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现状及影响研究(附件)【字数:10336】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开展,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成为一种趋势。目前,中国与相关国家签署了一系列的自由贸易协定,但在签订的领域与深度方面还比较欠缺。与此同时,TTP以及TTIP的谈判将中国排除在外,使得中国在全球化趋势中面临更多的挑战。另外,中国不仅没有建立起以自身为中轴的自由贸易协定合作范围,而且在亚洲的地区的开放性合作也不够深入。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状况,把握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状况,对于中国自由贸易协定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并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为本文的研究找到突破点。其次,对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发展战略进行阐述,分析了主要的自由贸易协定,已建成的自由贸易协定以及正在筹建的自由贸易协定。再者,阐述了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对中国的影响,并以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为例,阐述了两国间贸易与投资的现状。最后,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自由贸易协定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发展指明道路。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两点第一,运用最新的数据。第二,先总体描述自贸区发展状况,然后以中新自由贸易协定为例具体分析自由贸易协定签订对中国贸易的影响。摘 要 Ⅰ
目 录
ABSTRACT Ⅱ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研究方法与内容 1
1.3文献综述 2
第二章 自由贸易协定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4
2.1自由贸易协定概念 4
2.2自由贸易协定的理论基础 4
第三章 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现状及特点 6
3.1中国自由贸易协定战略现状 6
3.2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特点 7
第四章 中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 8
4.1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 8
4.2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以中新自由贸易协定为例 8
4.3中新自由贸易协定对双边投资的影响 10
第五章 中国自由贸易协定发展的政策建议 12
5.1主要结论 12
5.2政策建议 12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6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乌拉圭谈判之后,世界各国的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经济全球化雏形基本形成。而与此同时,WTO成员间的利益关系变得愈加难以协调,特别是在贸易开放领域方面,比如农产品、服务贸易、劳工待遇这几个方面。各方立场复杂且多样,更为严重的是各方很难达成一致意见,使得谈判受挫,开放程度难以进展。
在该背景之下,为了促进国家的贸易往来,加强国家间的经济合作,进而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开始借助自由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等方式积极开展合作。在一定的地域基础上,进行双边贸易协定或多边贸易协定的签订。根据WTO的有关数据可知,在2016年底,向其通报的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已达636个,其中的424个自由贸易协定开展的比较顺利,占比达68%。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自由贸易协定在各国间贸易往来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达30%,而由于贸易摩擦所受到的制裁也较多。为了避免该种现象,中国应该着力提高自身的开放程度,积极的与相关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
1.1.2研究意义
自由贸易协定是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体现,亦是世界经济的发展的关键。为此,本文将研究自由贸易协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把握其运行以及发展的规律,以期为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提供借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开展,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亦成为一种趋势。目前,中国与相关国家签署了一系列的自由贸易协定,但在签订的领域与深度方面还比较欠缺。与此同时,TTP以及TTIP的谈判将中国排除在外,使得中国在全球化趋势中面临更多的挑战。另外,中国不仅没有建立起一自身为中轴的自由贸易协定合作范围,而且在亚洲的地区的开放性合作亦不够深入。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状况,把握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状况,对于中国自由贸易协定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可得,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对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研究方法与内容
1.2.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对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现状以及影响进行研究。
首先,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该种方法指的是,文章的研究不仅以相关自由贸易协定的文献为基础。同时,对现实中的自由贸易协定进行分析,使得理论与实际真正结合。
其次,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文章对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现状进行了整体统计,包括已经签订和正在进行谈判的。同时,以中新自由贸易协定为例,以贸易以及投资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自由贸易协定对于中国的影响。
1.2.2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分析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并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为本文的研究找到突破点。其次,对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发展战略进行阐述,分析了主要的自由贸易协定,已建成的自由贸易协定以及正在筹建的自由贸易协定。再者,研究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先总述对中国贸易的影响,接着以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为例,阐述了两国间贸易与投资的现状,以此为凭借分析影响最后,在现状以及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自由贸易协定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发展指明道路。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研究
第一,关于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相关措施方面。张鸿(2009)指出采用合理的举措实施FTA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宋玉华、张海燕(2013)指出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发展面临较多挑战,应该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积极做出调整。朱福林(2015)以实际数据与理论文献为基础,分析了中国自由贸易协定发展战略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且以此为基础,为中国建立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协定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第二,关于特定的自由贸易协定合作方的实际合作分析。谢康(2005)研究指出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该以三方间的“经济性伙伴安排”为基础,并在此前提下不断深化合作。杨树明等(2007)从宏观层面具体探讨了中日韩自贸区签订的前提,以及相应的开放领域,建议保留关于农产品的相关关税。罗文宝(2006)在分析中国与印度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问题时指出,印度以内向型经济为主,在自由贸易协定建设方面双方应该采取循序渐进方式,从宏观到微观不断加深合作。
第三,关于其他国家自由贸易协定签订状况的研究。何娟(2007)研究指出,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缺乏相关经验,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经济借鉴美国关于自由贸易协定的相关谈判经验。任明等(2007)等研究指出,日本为了对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行一定的限制,正积极的开展与周边国家的FTA合作,并且开放领域正在不断扩大。陈文莹(2014)指出韩国在东北亚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在路径和方向上比较成功,中国可以进行适当的借鉴,以地域为基础,发挥自身优势,加强贸易合作。冯维江(2015)对签订FTA的相关国家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中国可以借鉴的合理措施。
1.3.2国外研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6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