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与产业发展研究(附件)

摘 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各地旅游业的知名度,各地采用了包括包装景点、综合旅游线路和旅游资源等方法以及各种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的竞争已经成为城市间的竞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协调内部诸多问题。在尊重当地现实的基础上,遵循一般规则,遵循规则整合资源,从而达到效果最大化。本文依据《山东省统计年鉴》,分析滨州市最近十年接待游客人口数量,研究滨州市旅游资源现状。在总结国内外诸多血河关于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的问题的基础上,以滨州市为模板,提出自己的意见,综合应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定性与定量分析、SWOT分析法等方法去分析滨州市区域旅游资源现状,并提出滨州市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方法,从而促进滨州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意义 2
二、滨州市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 3
(一)滨州市旅游资源优势(S)分析 3
(二)滨州市旅游资源劣势(W)分析 4
(三)滨州市旅游资源机遇(O)分析 5
(四)滨州市旅游资源威胁(T)分析 5
三、制约滨州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7
(一)旅游管理部门分散 7
(二)旅游产品体系不完善 7
(三)旅游文化挖掘不深 8
(四)未形成一体化区域联动 8
四、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与产业发展的机理 9
(一)推进结构演化 9
(二)促进产业集聚 10
(三)实现旅游共生 10
五、滨州市旅游资源整合与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 11
(一)打造具有滨州特色的旅游品牌 11
(二)加强区域协作 11
(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在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背景下,滨州市发展旅游业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滨州市旅游资源太过于单一,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此,本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在分析一些国内外学者就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问题的基础上,查阅关于滨州市旅游资源的各种资料,提出关于如何解决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问题,从而促进滨州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并带动起经济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旅游吸引物的论述
Ganner(1938)就旅游吸引物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释,旅游吸引物即旅游文化,如果一个旅游区域,没有自己的旅游文化,没有自己的旅游吸引物,那将不具备任何吸引力,也就没有其他种种类型的旅游服务、旅游接待设备,更谈不上区吸引旅游专业人才。旅游吸引物更是才懂整个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2)旅游整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MeinhlDoell(2006)提出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一些空间优化的方法,可以使得旅游行业健康发展。
MB.Land(2006)提出关于东南亚海岛的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为以后此类现象的解决提供了方法。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一些学者对各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与产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构思与想法。滨州市的一些学者就滨州市的旅游状况提出了一些关于滨州市旅游资源的理论供我们参考。
1)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研究
王小君,王琴琴,张元兴(2014)指出,陕甘宁蒙毗邻区因为其群众联系密切、自然条件较好,可以进行进行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其联动发展不仅可以在当地旅游业发展中拔得头筹,而且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朱磊(2015)指出,毫州市旅游资源丰富,其与滨州市一样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其历史文化与当地旅游产业相结合具有不俗的发展前景。
2)基于空间结构演进理论的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吕俊芳,李悦铮(2014)指出,辽宁旅游资源存量丰富与利用不足并存,旅游发展空间结构不太均衡,通过对辽宁旅游资源的圈层式和点轴式进行结合可以适度优化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提升旅游发展的整体水平。
陈婷婷,李新,左登华(2015)认为通过一些方式对滨州市滨海地区进行结构化处理,未来滨州市旅游业以滨海生态地区为主,响应“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的口号,促进滨州健康发展。
3)构筑产品体系的研究
王恒,王晓宇(2017)指出,旅顺区域在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优势,但是旅游产品体系并不是很完整,只有不断的完善其产品体系,旅顺旅游业才能发展的更快。
王欣(2018)指出,任何一个部门想要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健康快速的发展能力一定离不开优秀的管理系统,想要景区开发的更好,一定尽快解决产品体系的问题。
4)区域联动开发的研究
陈玉涛(2013)指出,滨州市和东营市在地理位上比较接近,从而两地的群众联系密切,最重要的是在自然景观等方面非常接近,二地方都是位于黄河三角洲,可以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联动开发,共同发展。
陈静(2015)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以黄土岭为例中指出,其周边旅游资源丰富,黄土岭能与周围景区形成互补和联系,相互借助,从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就理论意义而言,本文从不同角度对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与产业发展问题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反映了一个特点就是产业的关联度极强,本文利用实证分析,研究了滨州市的旅游资源整合与产业发展情况,并提出合理性对策建议,对于我国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与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实践意义
从经济角度来看,本文的提出可以对滨州市旅游资源整合的问题提出了理论基础,对滨州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可以产生集聚效应,从而促进整合旅游区的发展。
从社会角度来看,推进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可以在提供就业保障、提高家庭收入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从生态角度来看,本文对区域旅游资源采用可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合理的整合与规划,大力提倡绿色旅游出行方式,不仅仅能使滨州市景区之内充满绿色与健康,最重要的是对人们的观念产生严重的影响,从而使我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绿色。
二、滨州市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
(一)滨州市旅游资源的优势(S)分析
1.独特的湿地景观
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滨州市有着176350公顷的湿地面积,位列全省第四,滨州海岸带是黄河三角洲特有的淤泥质海岸,它是由黄河经过无数年的冲击而成。在山东省无棣县以北60公里的地方形成了滨州市特有的滨州贝壳堤岛,该地区的低洼地区已发展成为山东省最宽阔的滨海湿地带。该地风景优美,景观奇特,在整合滨州市旅游产业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图1:山东省湿地面积
资料来源:2017年《山东省统计年鉴》
2.海岸线独具特色
滨州市海岸带主要分布于无棣县和沾化区,海岸带足有240公里长,并且有很多条河流在汇聚于渤海湾。滨州海岸没有形成天然的海港,其中包括岛屿50余个,渔港5处。滨州海岸带海域内潮间带全布满着淤泥,并且产生了9万多公顷的滩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22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