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不计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以存贷款业务为主要的经营业务,利息收入也是主要收益来源,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随着金融自由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银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及资本市场融资的多样化,使得商业银行传统利息收益份额减少。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间业务凭借其低成本、低风险及较高收益成为商业银行核心业务。因此中间业务对在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从中间业务的发展因素入手进行理论及实证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一、绪论 2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2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2
(一)国外研究综述2 1.金融创新2
2.中间业务收入对银行收入结构的影响 2
(二)国内研究综述 3
1.我国目前中间业务滞后的现状 3
2.监管条件下中间业务的发展 3
3.我国中间业务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3
(三)总结 4
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4
(一)发展现状 4
1.品种范围较广,传统型业务为主导 4
2.发展迅速,但占比较低5
3.大型商业银行占据绝对优势6
四、实证分析 7
(一)影响中间业务发展因素分析 7
1.宏观因素7
2.微观因素8
(二)模型建立及变量定义 8
1.混合回归效应对固定效应 8
2.固定效应对随机效应9
3.模型建立 9
(三)结果分析 9
五、政策建议 10
(一)宏观政策10
1.加快经济发展10
2.放松利率管制,推动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 10
(二)微观政策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大力投入银行资本,促进业务创新10
2.合理利用巴塞尔协议11
3.加大对产品的开发的投入11
4.传统业务及中间业务平衡发展11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引言
绪论
研究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同业竞争环境日趋恶劣加之金融托媒以及企业融资的多元化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存贷业务所获取的利润增长逐渐下滑。
目前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受益来源为资产负债业务,而面对上述境况,商业银行传统利息收入引导型盈利模式已难以为继续。中间业务收入作为银行收益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较低的风险、较高的收益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弥补传统存贷业务缺的核心业务。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不计入银行资产负债表,降低了银行的风险,为银行提供了稳定受益来源,同时完善了商业银行的业务。
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过程中,中间业务占比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在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由此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的分析,对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1.金融创新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放松了对商业银行的利率管制,加之金融监管的加强,同时商业银行间竞争日趋激烈等一些列的内外部因素,西方银行业纷纷转变经营策略,转换盈利模式,渐渐的实行金融的自由化,这为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买下了伏笔。在这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西方学者纷纷开始转向研究金融创新理论,他们对金融创新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对金融创新的影响、利弊做出深刻的思考:
Pennacchi(1998) 提出了规避监管税收效应假说:表明在商业银行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若存款占比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那么相应的机会成本会大大增加,同时在面对政府的各类监管措施中,如果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大存款准备金的投入力度,也同样增加银行的经营管理成本,使得收益缩减。
Kane(1978)发表了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是为了有效规避政府的各方面的管制措施。政府颁布的管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提高银行经营成本,严重的阻碍的商业银行从事传统的盈利性业务,因此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来规避政府的管制,从而提高收益,实现利润最大化。
Niehans与Hicks(1994)提出了交易成本创新理论:金融创新会有效地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交易成本,低交易成本反过来又会作用于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创新的发展。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是交易成本,同时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前提。金融创新实质上是通过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业务交易成本,同时不断的降低交易成本商业银行就有余力去深入发展金融创新,改善金融业务,提高金融服务的种类及质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57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