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目 录
1 引言 1
2 开放型经济概述 1
2.1 开放型经济的概念1
2.2 开放型经济的特征 1
3 淮安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3
3.1 对外贸易情况分析 3
3.2 外经合作情况分析 5
3.3 利用外资情况分析 5
4 淮安市开放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6
4.1 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意识逐步提高 6
4.2 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不断增强7
4.3 对优势产业的嫁接步伐不断加快 7
4.4 对外经贸载体的培育力度不断加大7
4.5 外来投资的环境和服务不断优化 7
5 淮安市发展开放型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8
5.1 淮安发展开放型经济存在的问题8
5.2 淮安发展开放型经济滞后的原因分析 11
6 淮安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对策建议 13
6.1 更新观念,提高发展开放型经济认识 13
6.2 积聚人才,打造一支专业化外向型人才队伍 13
6.3 细化服务,打造优良投资环境 14
6.4 科学规划定位,提高开发区发展新水平 14
6.5 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城市竞争力 15
总 结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1 引言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的经济开始呈现出更加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在贸易出口、外资引进,还是在劳务提供、技术更新等诸多方面都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这种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今社会已经进入开放型经济的时代,我们必须继续加大我国的开放力度,努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才能更好的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迎来经济发展的新的契机。
一直以来,江苏苏南和苏中地区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快,而苏北地区相对落后。淮安作为苏北的一员,在经济发展中长期处于江苏乃至苏北的末流,这与淮安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滞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外,淮安的地理优势等落后于发达地区;在内,淮安自身的经济政策和体制等不完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制约了淮安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力度。所以,淮安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发挥淮安发展开放性经济的新的比较优势,进而调整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思路,充分利用好资源和市场,来使淮安的产业结构更好地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2 开放型经济概述
2.1 开放型经济的概念
开放型经济是指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能够较自由地跨越边境流动,按照市场规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1]。在开放型经济中强调把国内经济和整个国际市场联系起来,要求各国尽可能充分的参加国际分工 ,同时在国际分工中发挥出本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从而使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市场化程度提高,来达到实现开放型经济的目的。可见,在经济全球化 的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各国的主流选择[2]。总之,开放型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高级发展形态,运行于国际分工与协作中,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是全球化经济中必然选择的经济体制。
2.2 开放型经济的特征
尽管由于各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各国的开放型经济多种多样,但从总体上看,各国的开放型经济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
(1)实行开放的贸易制度
①发展市场经济。加快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服务市场、产权市场
等市场的发展,是使得贸易制度开放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不发展,生产要素不能流动,就不可能形成开放的贸易制度,也就不可能发展开放型经济[3]。
②国内各地区、各行业的市场相互开放,杜绝地方保护和相互封闭。对内开放是对外开放的基础。
③实行对外开放的贸易制度。在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贸易的体制方面,国内必须打破对外贸易的垄断经营,降低关税,逐渐取消对进口贸易的数量限制,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积极引进外资。
④对国内外企业和居民实行非歧视原则。允许他们自由、平等地从事国内贸易和贸易开放,这是实行开放的贸易制度的核心。
总之,实行开放的贸易制度是开放型经济的本质特征,处于核心地位。这是因为国际上看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首先就是看它的贸易制度。
(2)较为健全的开放型经济法律和政策体系
这是开放型经济在制度上的特征。经济学是研究稀缺性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学,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目的也就是使资源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而这种优化配置只能通过在国际市场中一系列复杂的交易行为实现。因为国际市场极为复杂、多变、不确定,而每个交易当事人的理性确实是有限的,人们为达成交易,就必须支付交易费用(包括金钱、时间、精力等信息成本)。另外,如果人们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收益产权得不到法律保障,就很难有积极性去发展开放型经济,所以说,人们从事开放型经济的动力来自其交易收益大于费用的差额利益以及这种利益受到保障的程度。可见,开放型经济必须在开放型经济法制健全的制度中进行。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中,法律、法规、政策等制度的作用在于通过提供一系列规定来界定人们从事国际贸易的信息成本、不确定性和风险、规范国际竞争、减少过度投资造成混乱无序,把阻碍国际经贸合作进行的因素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与国际经贸相关的产权并保障人们获得合法的经济收益,促进国际经贸活动[4]。
(3)形成市场化汇率,实现货币的可自由兑换和资本的国际性流动
这是开放型经济在金融方面的特征。汇率是国际经济的神经,资本流动是国际经
济的血液循环系统。开放型经济区别于封闭型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依托较为宽松的宏观金融环境,特别是一个正常发育而且与国际货币市场紧密接轨的外汇市场,形成市场化汇率,实现货币的自由兑换,来引导资本等资源在国际上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国际市场与货币可自由兑换是开放型经济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本质特点。
(4)实现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这是开放型经济在要素传递方式上的特征。开放型经济的特点和进步意义就是市场范围从国内扩大到国际,从而扩大资本、技术、人才、商品等生产要素的流动范围,提高各国范围内经济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使其更广、更深地加入国际分工合作,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从生产要素流动的路径看,开放型经济的特点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而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也就是看其引进和输出资金、人才、商品、服务和技术等知识产权介入国际分工的程度[5]。从封闭经济到半开放型经济,再到开放型经济,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要经历的过程。
按合作领域划分,2013年,淮安市外经合作主要以境外工程承揽和境外劳务输出为主,其中工程合同额和营业额分别达4726816万美元和8688.1万美元。
按合作市场划分,淮安市外经合作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及南美洲地区,其中境外工程市场主要集中在非洲及南美洲市场,劳务市场主要集中在新加坡、以色列、阿联酋、科威特、日韩以及台湾市场。
1 引言 1
2 开放型经济概述 1
2.1 开放型经济的概念1
2.2 开放型经济的特征 1
3 淮安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3
3.1 对外贸易情况分析 3
3.2 外经合作情况分析 5
3.3 利用外资情况分析 5
4 淮安市开放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6
4.1 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意识逐步提高 6
4.2 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不断增强7
4.3 对优势产业的嫁接步伐不断加快 7
4.4 对外经贸载体的培育力度不断加大7
4.5 外来投资的环境和服务不断优化 7
5 淮安市发展开放型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8
5.1 淮安发展开放型经济存在的问题8
5.2 淮安发展开放型经济滞后的原因分析 11
6 淮安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对策建议 13
6.1 更新观念,提高发展开放型经济认识 13
6.2 积聚人才,打造一支专业化外向型人才队伍 13
6.3 细化服务,打造优良投资环境 14
6.4 科学规划定位,提高开发区发展新水平 14
6.5 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城市竞争力 15
总 结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1 引言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的经济开始呈现出更加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在贸易出口、外资引进,还是在劳务提供、技术更新等诸多方面都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这种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今社会已经进入开放型经济的时代,我们必须继续加大我国的开放力度,努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才能更好的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迎来经济发展的新的契机。
一直以来,江苏苏南和苏中地区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快,而苏北地区相对落后。淮安作为苏北的一员,在经济发展中长期处于江苏乃至苏北的末流,这与淮安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滞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外,淮安的地理优势等落后于发达地区;在内,淮安自身的经济政策和体制等不完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制约了淮安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力度。所以,淮安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发挥淮安发展开放性经济的新的比较优势,进而调整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思路,充分利用好资源和市场,来使淮安的产业结构更好地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要求。
2 开放型经济概述
2.1 开放型经济的概念
开放型经济是指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能够较自由地跨越边境流动,按照市场规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1]。在开放型经济
2.2 开放型经济的特征
尽管由于各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各国的开放型经济多种多样,但从总体上看,各国的开放型经济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
(1)实行开放的贸易制度
①发展市场经济。加快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服务市场、产权市场
等市场的发展,是使得贸易制度开放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不发展,生产要素不能流动,就不可能形成开放的贸易制度,也就不可能发展开放型经济[3]。
②国内各地区、各行业的市场相互开放,杜绝地方保护和相互封闭。对内开放是对外开放的基础。
③实行对外开放的贸易制度。在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贸易的体制方面,国内必须打破对外贸易的垄断经营,降低关税,逐渐取消对进口贸易的数量限制,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积极引进外资。
④对国内外企业和居民实行非歧视原则。允许他们自由、平等地从事国内贸易和贸易开放,这是实行开放的贸易制度的核心。
总之,实行开放的贸易制度是开放型经济的本质特征,处于核心地位。这是因为国际上看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首先就是看它的贸易制度。
(2)较为健全的开放型经济法律和政策体系
这是开放型经济在制度上的特征。经济学是研究稀缺性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学,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目的也就是使资源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而这种优化配置只能通过在国际市场中一系列复杂的交易行为实现。因为国际市场极为复杂、多变、不确定,而每个交易当事人的理性确实是有限的,人们为达成交易,就必须支付交易费用(包括金钱、时间、精力等信息成本)。另外,如果人们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收益产权得不到法律保障,就很难有积极性去发展开放型经济,所以说,人们从事开放型经济的动力来自其交易收益大于费用的差额利益以及这种利益受到保障的程度。可见,开放型经济必须在开放型经济法制健全的制度中进行。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中,法律、法规、政策等制度的作用在于通过提供一系列规定来界定人们从事国际贸易的信息成本、不确定性和风险、规范国际竞争、减少过度投资造成混乱无序,把阻碍国际经贸合作进行的因素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与国际经贸相关的产权并保障人们获得合法的经济收益,促进国际经贸活动[4]。
(3)形成市场化汇率,实现货币的可自由兑换和资本的国际性流动
这是开放型经济在金融方面的特征。汇率是国际经济的神经,资本流动是国际经
济的血液循环系统。开放型经济区别于封闭型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依托较为宽松的宏观金融环境,特别是一个正常发育而且与国际货币市场紧密接轨的外汇市场,形成市场化汇率,实现货币的自由兑换,来引导资本等资源在国际上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国际市场与货币可自由兑换是开放型经济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本质特点。
(4)实现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这是开放型经济在要素传递方式上的特征。开放型经济的特点和进步意义就是市场范围从国内扩大到国际,从而扩大资本、技术、人才、商品等生产要素的流动范围,提高各国范围内经济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使其更广、更深地加入国际分工合作,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从生产要素流动的路径看,开放型经济的特点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而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也就是看其引进和输出资金、人才、商品、服务和技术等知识产权介入国际分工的程度[5]。从封闭经济到半开放型经济,再到开放型经济,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要经历的过程。
按合作领域划分,2013年,淮安市外经合作主要以境外工程承揽和境外劳务输出为主,其中工程合同额和营业额分别达4726816万美元和8688.1万美元。
按合作市场划分,淮安市外经合作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及南美洲地区,其中境外工程市场主要集中在非洲及南美洲市场,劳务市场主要集中在新加坡、以色列、阿联酋、科威特、日韩以及台湾市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