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网购农产品现状的调查研究太原于江浙沪消费者的对比分析
近年来,电子商务逐渐发展成为主流的交易模式,电子商务与农产品的结合无疑为农产品贸易注入新的活力。但现阶段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从消费者角度去分析问题所在,才能从根本上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此文章通过发放电子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到太原与江浙沪地区用户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看法,并从消费者视角对太原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问题、影响因素、市场前景等进行分析,就其现状与江浙沪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做比较并分析总结出太原地区现阶段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不成熟、农产品需求与供给在时间上得不到良好对接、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低价与质优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最后,文章对太原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目录
目录
一、引言 4
二、文献综述 5
三、消费者网购农产品现状的实证分析 6
(一)样本及数据来源 6
(二)受访者基本情况 7
(三)访者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相关看法及意愿 7
1.用户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前景的看法 7
2.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使用情况 8
3.用户网购农产品最注重的因素 9
4. 产品本身以外会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因素 9
5.网购农产品原因 10
6.农产品网购长期发展的原因 10
7.用户线上线下购买意愿 11
8.太原地区用户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体验与评价 11
(四)基于顾客满意度视角看太原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11
四、太原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2
(一)太原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
1.农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在时间上得不到良好对接。 12
2.太原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不够成熟。 12
3.冷藏技术体系不完善,物流时间难以保证,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12
4.低价与质优之间存在矛盾 12
(二)建议 12
1.创建农产品线上预购平台 12
2.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12
3.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中第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三产业部分的供给,提高用户满意度 13
4.扶持发展农产品电商发展,提高农产品电商规模化经营水平 13
消费者网购农产品现状的调查研究
——基于太原与江浙沪消费者的对比分析
引言
引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主要粮食、棉花、蔬菜、水果和一些养殖品等都相继出现了流通不畅、价格下跌的情况。从其根本原因上讲,是我国农业户经营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的进一步体现,是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引起的负面作用。农产品“卖难买贵”现象频频发生,严重阻碍了当前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农产品的销售愈发引起众人的重视。而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作为新型的贸易模式迅速发展起来,电子商务作以其开放性、全球性、低成高效率的特点超越了作为一种贸易形势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农产品的电商化可以有效的减少贸易交流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节约成本,同时打破了区域限制,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易的桥梁,极大的扩大了市场消费者的范围,能为贸易双方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电子商务与农产品的结合无疑为农产品贸易注入新的活力。
电子商务这种消费模式不仅是对线下销售的替代,同时也拉动了全社会交易量的增长。这种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对三四线城市的影响更为显著。通过近几年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电子商务市场的城市格局。发展最快的是以江浙沪为首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其次为珠江三角洲以及包括北京、大连、天津这样城市的渤海湾。而中西部地区为后备梯队。太原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省会城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太原盆地,深居内陆,西、北、东三面环山,具有研究我国中西部电子商务现状的代表性优势,以太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未来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具有示范性作用。
不得不说我们现在的生产生活已经很难离开电子商务,作为消费者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想要研究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先理清楚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的看法。只有通过给予消费者视角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影响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进农产品的影响因素,才能切实有效的掌握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脉搏。同时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分析,有方向性的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以能促进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文旨在从消费者视角深入了解太原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在查找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太原与江浙沪地区消费者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数据,通过将太原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较成熟的地区江浙沪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出太原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此希望对中西部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数据,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发力。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保持着飞速增长的势头。聚美优品、京东、阿里巴巴先后在美国上市,我国电子商务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商自建物流与第三方快递业市场规模也持续扩大。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到了140亿件,同比增长了52%,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据监控数据显示,在2010年,仅有3%的私人消费来自于线上,而到了2015年,中国网络购物者总数近乎翻了三倍,达到4.1亿,线上渠道的消费总额已占私人消费的15%。随着购物市场的飞速发展、典型电商企业像三四线城市升值农村市场的扩张及国际化战略的布局,未来几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仍将保持30%左右的符合增长,经预测显示,到2020年私人网上消费将占到私人消费总额的24%之多。
将视角放到电子商务中农产品的电子商务上来看,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特别提出了借助电子商务经济来带动农产品的发展的战略。近年来,农产品“卖难买贵”现象频频发生,农户的大量产出堆积腐烂在地里卖不出去而市场的价格又降不下去,这严重阻碍了当前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仔细分析一下农业大市场体系中每一个关节部位,无论是农用物资的买进或是农产品的订货、销售、运输、加工及付款等等无不伴随着信息的流动,那么解决农产品买卖之间的矛盾就要将农业大市场信息的流动畅通起来,让供给方与需求方的信息得到有效的对接。电子商务技术的新起使现代农业大市场的有效运作成为可能。而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与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从农产品供应商即农民来看,我国是拥有巨大农业人口数的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比例大且受教育程度低,因而农户大多对电脑、网络、通讯技术缺乏了解,农户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高,农户传统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生产方式仍旧统治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从而制约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农村范围内的普及速度。从农产品电子商务分发展环境看,信息化基础设施、冷链物流体系、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的建设不成熟,例如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因特网的建设依然一片空白,在在乡镇一级的普及速度依旧很低。在一些县以及县级企业和相关部门对因特网的利用程度很低,还处在电子商务的起步阶段。相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互联网用户少从源头制约了电子商务价值的实现与增值;冷链物流的水平的落后使许许多多的中小企业发展止步于高损耗,而无法加入电商行列;农产品电子商务相关政策管理制度并不成熟完善,农产品标准、食品安全、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得不到全面的系统的制度体系的制约等等都制约了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
目录
目录
一、引言 4
二、文献综述 5
三、消费者网购农产品现状的实证分析 6
(一)样本及数据来源 6
(二)受访者基本情况 7
(三)访者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相关看法及意愿 7
1.用户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前景的看法 7
2.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使用情况 8
3.用户网购农产品最注重的因素 9
4. 产品本身以外会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因素 9
5.网购农产品原因 10
6.农产品网购长期发展的原因 10
7.用户线上线下购买意愿 11
8.太原地区用户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体验与评价 11
(四)基于顾客满意度视角看太原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11
四、太原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2
(一)太原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
1.农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在时间上得不到良好对接。 12
2.太原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不够成熟。 12
3.冷藏技术体系不完善,物流时间难以保证,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12
4.低价与质优之间存在矛盾 12
(二)建议 12
1.创建农产品线上预购平台 12
2.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12
3.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中第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三产业部分的供给,提高用户满意度 13
4.扶持发展农产品电商发展,提高农产品电商规模化经营水平 13
消费者网购农产品现状的调查研究
——基于太原与江浙沪消费者的对比分析
引言
引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主要粮食、棉花、蔬菜、水果和一些养殖品等都相继出现了流通不畅、价格下跌的情况。从其根本原因上讲,是我国农业户经营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的进一步体现,是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引起的负面作用。农产品“卖难买贵”现象频频发生,严重阻碍了当前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农产品的销售愈发引起众人的重视。而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作为新型的贸易模式迅速发展起来,电子商务作以其开放性、全球性、低成高效率的特点超越了作为一种贸易形势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农产品的电商化可以有效的减少贸易交流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节约成本,同时打破了区域限制,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易的桥梁,极大的扩大了市场消费者的范围,能为贸易双方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电子商务与农产品的结合无疑为农产品贸易注入新的活力。
电子商务这种消费模式不仅是对线下销售的替代,同时也拉动了全社会交易量的增长。这种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对三四线城市的影响更为显著。通过近几年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电子商务市场的城市格局。发展最快的是以江浙沪为首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其次为珠江三角洲以及包括北京、大连、天津这样城市的渤海湾。而中西部地区为后备梯队。太原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省会城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太原盆地,深居内陆,西、北、东三面环山,具有研究我国中西部电子商务现状的代表性优势,以太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未来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具有示范性作用。
不得不说我们现在的生产生活已经很难离开电子商务,作为消费者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想要研究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先理清楚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的看法。只有通过给予消费者视角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影响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进农产品的影响因素,才能切实有效的掌握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脉搏。同时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分析,有方向性的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以能促进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文旨在从消费者视角深入了解太原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在查找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太原与江浙沪地区消费者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数据,通过将太原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较成熟的地区江浙沪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出太原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此希望对中西部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提供有效数据,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发力。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保持着飞速增长的势头。聚美优品、京东、阿里巴巴先后在美国上市,我国电子商务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商自建物流与第三方快递业市场规模也持续扩大。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到了140亿件,同比增长了52%,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据监控数据显示,在2010年,仅有3%的私人消费来自于线上,而到了2015年,中国网络购物者总数近乎翻了三倍,达到4.1亿,线上渠道的消费总额已占私人消费的15%。随着购物市场的飞速发展、典型电商企业像三四线城市升值农村市场的扩张及国际化战略的布局,未来几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仍将保持30%左右的符合增长,经预测显示,到2020年私人网上消费将占到私人消费总额的24%之多。
将视角放到电子商务中农产品的电子商务上来看,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特别提出了借助电子商务经济来带动农产品的发展的战略。近年来,农产品“卖难买贵”现象频频发生,农户的大量产出堆积腐烂在地里卖不出去而市场的价格又降不下去,这严重阻碍了当前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仔细分析一下农业大市场体系中每一个关节部位,无论是农用物资的买进或是农产品的订货、销售、运输、加工及付款等等无不伴随着信息的流动,那么解决农产品买卖之间的矛盾就要将农业大市场信息的流动畅通起来,让供给方与需求方的信息得到有效的对接。电子商务技术的新起使现代农业大市场的有效运作成为可能。而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与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从农产品供应商即农民来看,我国是拥有巨大农业人口数的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比例大且受教育程度低,因而农户大多对电脑、网络、通讯技术缺乏了解,农户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高,农户传统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生产方式仍旧统治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从而制约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农村范围内的普及速度。从农产品电子商务分发展环境看,信息化基础设施、冷链物流体系、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的建设不成熟,例如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因特网的建设依然一片空白,在在乡镇一级的普及速度依旧很低。在一些县以及县级企业和相关部门对因特网的利用程度很低,还处在电子商务的起步阶段。相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互联网用户少从源头制约了电子商务价值的实现与增值;冷链物流的水平的落后使许许多多的中小企业发展止步于高损耗,而无法加入电商行列;农产品电子商务相关政策管理制度并不成熟完善,农产品标准、食品安全、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得不到全面的系统的制度体系的制约等等都制约了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