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研究
摘 要服装行业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支柱型产业,近年来,我国服装行业发展迅猛,在服装外贸这一块尤为引人注目。在2015年,我国服装行业出口总额高达2838.5亿美元,占据世界各国服装外贸出口总额第一位。本文通过对我国服装行业近年来发展的研究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对提升我国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提出相关建议。本文分析了其他国家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找出其优势,给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再从我国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提出增强国际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要求。
目 录
前言 1
第一章 我国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2
1.1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 2
1.2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2
第二章 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 3
2.1服装行业概念的界定 3
2.2国际服装行业发展现状 3
2.3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 4
第三章 我国与国际服装行业的比较分析 7
3.1美国服装行业发展现状 7
3.2越南服装行业发展现状 7
3.3对我国服装业发展启示 7
第四章 影响我国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9
4.1积极因素 9
4.2消极因素 9
第五章 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11
5.1政府的政策引导 11
5.2企业的积极应对 12
结束语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前言
服装行业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现如今,由于科技的进步,国家政策的扶持,我国充足的劳动力市场和国际服装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服装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稳稳地站住了脚跟。与其他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我国的服装外贸出口总额牢牢占据世界第一位,年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让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另一方面,我国服装产业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缺乏自己的品牌效应,出口服装质量也难以令人完全满意,因此,在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局限性。
2012年中国纺织品出口总额为2460.9亿美元,2013年,中国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织品出口总额为2739.9亿美元,2014年增加为2984.9亿美元,到了2015年出现了下降,总额是2838.49亿美元,同比下降约为4.9%。继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导致服装行业出口额急剧下降之后,我国服装外贸出口总额首次出现下跌。此次下跌与2009年不同,更多的是由于我国传统出口优势消失与内外部不利环境叠加导致的结构性下跌。因此,研究我国服装出口现状及面临问题,从而改善现有格局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我国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纺织业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紧密相关,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如今,我国纺织行业规模巨大,体系完善。但是,我国出口服装价格低廉,这与我国目前国情有很大联系。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初级纺织工业制品的出口为主,无法生产附加值更高的其它产品。而且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缓慢,各地贸易保护严重,我国服装出口遇到了瓶颈。笔者认为,我国服装行业发展太过单一,若解决存在的问题,那么,我国服装行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潜能。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服装外贸现状,找出存在问题,以期提升我国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一章 我国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各国的竞争力相比较,其创造的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比较著名的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有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等。
1.1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
其中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是用来分析国际竞争优势的一种工具,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某一行业国际竞争优势由以下六点组成: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企业策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行为;机遇。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是对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形势的一种概括,而且它对于预见未来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分析作用,对研究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国家钻石”模型对于分析我国服装行业国际竞争优势有重要意义。就生产要素而言,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相对廉价,与其他大多数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资源丰富,地大物博,有巨大的出口竞争优势。就需求状况而言,我国出口的服装多为廉价的初级加工产品,在世界各地拥有庞大的消费人群。就相关产业而言,与服装行业紧密相联的为机械行业、广告业、展览业等,这些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欣欣向荣,为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就竞争对手而言,我国的服装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分为两种,一是欧美等生产附加值较高的服装产品的发达国家,二是与我国相似的印度、越南等生产初级加工服装的发展中国家。就政府行为而言,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来刺激服装行业对外贸易,比如出口退税等。就机遇而言,贸易的自由化导致国际间有更多的合作机会,这也刺激了我国服装行业的繁荣发展。
1.2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可以这样解释:两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是不等的,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该生产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处于相对劣势的国家应该生产其劣势较少的产品,然后两个国家通过贸易往来、商品流通来实现资源共享,这可以节约劳动力,也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就中国而言,劳动力成本低廉,但是资金相对来说短缺,因此,中国适合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服装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中国人口数量众多,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因此,服装行业能够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而像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尽管服装行业也有很好的发展,但是这些国家以生产高档时装为主,因此并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认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
第二章 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
2.1服装行业概念的界定
服装行业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行业,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文明的进步紧密相关。服装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已能用兽皮等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人们开始种植棉花,并发明了纺织技术,从此服装功能得到改善。从18世纪的工业革命开始,服装行业就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的更新发展为主导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纺织行业迎来了蓬勃地发展,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制作工艺也显著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服装行业的界定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从广义上解释,服装行业包括服装设计业、服装技术业、服装制造业和服装销售业。其中设计是指构思、造型等,而服装设计就是指解决人们的穿着体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具有创造性、艺术性的行为。服装设计业与文化、美术、历史、宗教、流行、娱乐等行业紧密相关,需要大量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服装技术业是指解决服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能提高生产效率的行业,包括生产服装的机械的更新换代、解决面料不达标、服装的水洗染色的创新等。服装制造业是指生产成衣、鞋袜的工厂所组成的行业,此行业的主要特点为存在大量劳动力,生产数量一般为数千件,有时能达到上万件。服装销售行业是指各大门店、商场、网络营销平台以及服装外贸公司等所组成的行业,服装销售行业是整个服装行业中利润最高的一块,拥有大量销售人才,为服装行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直接而重大的贡献。
目 录
前言 1
第一章 我国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2
1.1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 2
1.2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2
第二章 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 3
2.1服装行业概念的界定 3
2.2国际服装行业发展现状 3
2.3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 4
第三章 我国与国际服装行业的比较分析 7
3.1美国服装行业发展现状 7
3.2越南服装行业发展现状 7
3.3对我国服装业发展启示 7
第四章 影响我国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9
4.1积极因素 9
4.2消极因素 9
第五章 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11
5.1政府的政策引导 11
5.2企业的积极应对 12
结束语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前言
服装行业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现如今,由于科技的进步,国家政策的扶持,我国充足的劳动力市场和国际服装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服装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稳稳地站住了脚跟。与其他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我国的服装外贸出口总额牢牢占据世界第一位,年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让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另一方面,我国服装产业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缺乏自己的品牌效应,出口服装质量也难以令人完全满意,因此,在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局限性。
2012年中国纺织品出口总额为2460.9亿美元,2013年,中国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织品出口总额为2739.9亿美元,2014年增加为2984.9亿美元,到了2015年出现了下降,总额是2838.49亿美元,同比下降约为4.9%。继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导致服装行业出口额急剧下降之后,我国服装外贸出口总额首次出现下跌。此次下跌与2009年不同,更多的是由于我国传统出口优势消失与内外部不利环境叠加导致的结构性下跌。因此,研究我国服装出口现状及面临问题,从而改善现有格局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我国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纺织业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紧密相关,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如今,我国纺织行业规模巨大,体系完善。但是,我国出口服装价格低廉,这与我国目前国情有很大联系。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初级纺织工业制品的出口为主,无法生产附加值更高的其它产品。而且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缓慢,各地贸易保护严重,我国服装出口遇到了瓶颈。笔者认为,我国服装行业发展太过单一,若解决存在的问题,那么,我国服装行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潜能。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服装外贸现状,找出存在问题,以期提升我国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一章 我国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各国的竞争力相比较,其创造的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比较著名的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有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等。
1.1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
其中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是用来分析国际竞争优势的一种工具,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某一行业国际竞争优势由以下六点组成: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企业策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行为;机遇。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是对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形势的一种概括,而且它对于预见未来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分析作用,对研究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国家钻石”模型对于分析我国服装行业国际竞争优势有重要意义。就生产要素而言,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相对廉价,与其他大多数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资源丰富,地大物博,有巨大的出口竞争优势。就需求状况而言,我国出口的服装多为廉价的初级加工产品,在世界各地拥有庞大的消费人群。就相关产业而言,与服装行业紧密相联的为机械行业、广告业、展览业等,这些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欣欣向荣,为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就竞争对手而言,我国的服装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分为两种,一是欧美等生产附加值较高的服装产品的发达国家,二是与我国相似的印度、越南等生产初级加工服装的发展中国家。就政府行为而言,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来刺激服装行业对外贸易,比如出口退税等。就机遇而言,贸易的自由化导致国际间有更多的合作机会,这也刺激了我国服装行业的繁荣发展。
1.2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可以这样解释:两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是不等的,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该生产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处于相对劣势的国家应该生产其劣势较少的产品,然后两个国家通过贸易往来、商品流通来实现资源共享,这可以节约劳动力,也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就中国而言,劳动力成本低廉,但是资金相对来说短缺,因此,中国适合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服装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中国人口数量众多,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因此,服装行业能够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而像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尽管服装行业也有很好的发展,但是这些国家以生产高档时装为主,因此并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认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
第二章 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
2.1服装行业概念的界定
服装行业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行业,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文明的进步紧密相关。服装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已能用兽皮等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人们开始种植棉花,并发明了纺织技术,从此服装功能得到改善。从18世纪的工业革命开始,服装行业就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的更新发展为主导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纺织行业迎来了蓬勃地发展,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制作工艺也显著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服装行业的界定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从广义上解释,服装行业包括服装设计业、服装技术业、服装制造业和服装销售业。其中设计是指构思、造型等,而服装设计就是指解决人们的穿着体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具有创造性、艺术性的行为。服装设计业与文化、美术、历史、宗教、流行、娱乐等行业紧密相关,需要大量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服装技术业是指解决服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能提高生产效率的行业,包括生产服装的机械的更新换代、解决面料不达标、服装的水洗染色的创新等。服装制造业是指生产成衣、鞋袜的工厂所组成的行业,此行业的主要特点为存在大量劳动力,生产数量一般为数千件,有时能达到上万件。服装销售行业是指各大门店、商场、网络营销平台以及服装外贸公司等所组成的行业,服装销售行业是整个服装行业中利润最高的一块,拥有大量销售人才,为服装行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直接而重大的贡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