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就业形势研究

在次贷危机过后到来的后金融危机时期,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和区域贸易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国际贸易有了新的动力源泉,中国的对外经济的发展是必然倾向,在外贸经济发展中尤为重要的外贸人才综合素质能力近年来与市场需求不相符,外贸人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本文分四个部分研究外贸人才就业问题原因,第一部分分析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第二部分根据数据得到不同因素对国贸毕业生就业意向的影响度,第三部分了解市场对国贸人才需求技能的变化和高校培养模式共同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结合前面三部分结论提出国贸人才就业建议。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后金融危机时期,国贸人才
目 录
1 引言 1
2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分析 1
2.1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变化 2
2.2 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贸易的新特征 3
2.3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国际贸易的面临现状 4
3 国贸毕业生就业分析 4
3.1 全国高校毕业人数及就业率 4
3.2 国贸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6
4 国贸人才需求要素及培养模式分析 9
4.1 国贸人才的需求变化 9
4.2 国贸人才的需求技能变化 10
4.3 国贸人才的职业分类 11
4.4 国贸人才培养模式及存在问题 11
5 国贸毕业生就业建议 13
5.1 培养专业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 13
5.2 扎实的英语四项基本功底 14
5.3 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拓展 14
5.4 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及职业融合度 15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 考 文 献 18
表1 2001201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变化表 5
表2 2001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图表 6
表3 2015年就业地域对国贸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选择影响度图表 7
表4 2015年企业对国贸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影响度图表 7
1 引言
在2008年美国爆发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后,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金融危机时期充斥着全球,各国对外贸易量大幅减少特别是发达国家受到严重冲击,据统计,美国2009年失业人数已增加到440万人,失业率上升至8.1%;对外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相比去年12月份下降4%;2008年12月份进口下降了5.5%。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出口的大国,次贷危机的影响首当其冲,2008年我国出口相比上年下降5.3%,对美国出口较上年滑落8.1%个百分点。全球经济的逐渐萎缩,使得国贸专业毕业生就业道路举步维艰,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加深,主要对外贸易国家经济回暖,中国对外贸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上涨,对国贸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国贸专业学生就业前景新的春天到来。
国贸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呈现一片大好的趋势,但据人才市场的总体显示仍出现供过于求的态势,调查表明原因如下: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各方面的技能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高校的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少特点,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繁杂,实践技能较弱和创新思维低活性适合不了公司对应聘者的要求;英语能力掌握的熟练度,外贸公司对国贸人才的英语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销售人才具备CET6及以上水平,听说读写的流利度,使许多国贸专业毕业生望而却步;学生没有面试经历及经验,面试的时候精神紧绷压力过大,以至于回答面试官问题时吐词不清,表达不流利,不能充分展示自己应有的实力,更有甚者在简历上造假工作经验被公司拆穿诚信问题大打折扣;心理认知及薪资问题,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胜任不了外贸工作而放弃,由于薪资过低而另谋工作。
本文以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发展对各国对外经济的影响为背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调查研究高校国贸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做到国际经济形势与市场国贸人才的技能需求情况及高校国贸专业毕业生的能力方面相联动的反应。并通过高校国贸毕业生实例调查研究,分析后金融危机时期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形及相关原因,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及改进建议,对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有着指导作用。
2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分析
美国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对世界各国的外贸经济都是一种猝不及防的打击,在危机面前各国纷纷实行强劲的经济政策,力求把损失遏止到最低,防止大萧条经济的出现。危机过后全球经济缓慢回转及增长的时期到来,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1]。
2. 1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变化
2008年的次贷危机传播速度快,冲击全球地域,破坏性大,持续时间长,对世界各国经济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及变化。
一、全球的生产和贸易格局产生了新的变化,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发达国家的手工制造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的趋势变缓,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发达国家重新拾起贸易保护政策,对发展中国家价格低廉的产品实习抵制措施,以便减少发达国家逐渐降低制造业比重过程中所应付出的代价[2]。第二方面,发达国家消费水平降低,货币储存度提高,经济结构和消费方式也与之对应的有所改变。第三方面,“新兴市场”的新起在国际贸易中的比例逐渐增大,同时吸引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目光。
二、全球金融体系的变化。由三点概括:第一点,由于美国爆发的这次金融危机对之经济影响巨大,美国在全球经济总量比重占比降低,在国际经济中的首要地位受到挑战,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投资数额的增加,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货币的大哥地位影响力将随之降低,长期处于全球资源配置中心的市场位置也将受到影响。第二点,随着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全球的金融地位下降,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与作用将得到提升。第三点,由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去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金融业,没有明确的方向与严格的监管,使金融危机对全球与自己产生巨大影响,在以后发展金融进程中应有着谨慎的态度。
三、“低碳经济”生活方式的到来。在全球化经济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程度不断加深与发展,在传统经济行业合作贸易中已大致饱和,况且全球人口数量急剧增长,汽车使用量的日渐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巨大,是臭氧层的破坏日益渐长,全球的气候问题越来越突出,大自然的超载负荷已达到上限而对人类做出反抗的回应,人类的生活环境亟须得到改善。发展在基础中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三低经济模式,尽可能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目标为开发新能源利用率、新技术的创新使用率、产业能耗使用降低率;本质为追求绿色经济发展,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的低碳经济[3]。且低碳经济理念的提出是各国未来合作领域的重要点,同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的经济前景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04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