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及对策(附件)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出现新型的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也随之起步,并且覆盖面和功能不断扩大和丰富,各项综合服务逐渐走向成熟。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的部分业务产生了业务重叠现象,对传统的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艰难的任务和挑战,双方原本竞争与合作关系也逐渐变得越来越紧张,利益冲突也在不断增加。本文简要介绍了第三方支付的含义、目前发展现状、未来趋势的预测等,并且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最后,为商业银行提出了应该利用政策优势、完善自身支付体系、加强创新力度等建议以及应对措施,得出了双方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合作关系,取长补短,实现互惠共赢的结论。
目 录
一、 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2
(一)第三方支付的定义与概述.....................................2
(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三)第三方支付发展的未来趋势...................................3
三、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4
(一)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4
(二)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 7
四、 商业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的对策与建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一)完善自身支付体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二)加大创新力度 . . . . .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三)充分利用政策优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四)实现双方互惠共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总结...............................................................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13
一、引言
研究背景
中国最早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出现于1990年,成长速度飞快,短时间内就小有规模。到2018年初,中国共有485个大大小小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中。第三方支付最开始出现的时候主要依托于商业银行生存,但随着时间的发展,第三方支付以其创新精神,尝试新的领域,推出新业务和新产品,迅速的在支付领域中占据一席之位。在许多方面,由第三方支付提供的服务和商业银行产生的商业服务重叠,双方从最初的密切合作转变为互相竞争。例如,商业银行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与第三方支付推出的理财基金等小微型贷款已形成竞争。
研究意义
第三方支付业务的短时间内的成长和完善,使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受到一定的挑战和影响。面临第三方支付发出的这一挑战,银行如何接招保住自己的优势地位成为本篇研究的重点。同时,商业银行应该用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这一挑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完善自身的不足,优化服务模式,加强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巩固银行自身的主体地位。目前有关于相关方面的理论发展并不完善,因此,丰富和完善这一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谢平(2014)在研究第三方支付模式的过程中发现,第三方支付已经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种发展趋势下,金融行业可能会出现第三方金融融资模式,即第三方支付模式。
董建虹(2016)以合水县为例,对支付结算类的中间业务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支付结算类的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发现,存在法律法规建设相对落后的情况,这也是导致第三方支付风险出现的主要原因。
张文健(2016)认为第三方支付的出现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的发展造成了阻碍。主要体现在客户群体方面,指出了第三方支付的支付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基础客户群造成了分流,分散了原有的客户量,使得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减少,并建议商业银行支付模式转型,发展自己的创新道路及市场策略。[1]
2.国外研究现状
欧盟(2000)颁布了《电子货币指引》这一法律文件,提出第三方支付应该规模化发展,想要长远发展走国际路线,就需要具备正规化的营业执照经营发展,同时也起到了规范整个国际支付市场的作用。
Rachard(2015)提出了第三方支付在法律法规和市政监管等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和欠缺,需要政府的介入和完善,虽然增加了政府和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难度,但是使第三方支付有了政策上的支持。[2]
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第三方支付定义与概述
第三方支付是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和信誉担保的第三方独立机构,通过在交易过程中与国内银行签约的支付平台,这是一个“交易平台”,主要用于支付缺乏信用保护或法律支持的交易中的资金[3]
第三方支付模式为:买方选择货物后,注册并登录第三方提供的账户支付购买商品,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账时间、提出发货要求;买方收到商品,检查商品,确认后通知第三方支付,由第三方再将钱款存入卖家的账户中。[4] 整个交易过程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连接互联网进行跨区域交流,买卖双方无需见面交易。
(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
1.第三方支付平台取得许可证的数量继续增加
2010年,为了推动第三方支付的产品服务标准化发展,把握风险控制,促进第三方市场的长远稳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一个管理办法。[5] 规定了此后的第三方支付只有在人民银行下发经营许可证之后才可以合法经营,开展一切服务业务。
目 录
一、 引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2
(一)第三方支付的定义与概述.....................................2
(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三)第三方支付发展的未来趋势...................................3
三、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4
(一)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4
(二)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 7
四、 商业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的对策与建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一)完善自身支付体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二)加大创新力度 . . . . .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三)充分利用政策优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四)实现双方互惠共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总结...............................................................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13
一、引言
研究背景
中国最早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出现于1990年,成长速度飞快,短时间内就小有规模。到2018年初,中国共有485个大大小小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中。第三方支付最开始出现的时候主要依托于商业银行生存,但随着时间的发展,第三方支付以其创新精神,尝试新的领域,推出新业务和新产品,迅速的在支付领域中占据一席之位。在许多方面,由第三方支付提供的服务和商业银行产生的商业服务重叠,双方从最初的密切合作转变为互相竞争。例如,商业银行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与第三方支付推出的理财基金等小微型贷款已形成竞争。
研究意义
第三方支付业务的短时间内的成长和完善,使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受到一定的挑战和影响。面临第三方支付发出的这一挑战,银行如何接招保住自己的优势地位成为本篇研究的重点。同时,商业银行应该用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这一挑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完善自身的不足,优化服务模式,加强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巩固银行自身的主体地位。目前有关于相关方面的理论发展并不完善,因此,丰富和完善这一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谢平(2014)在研究第三方支付模式的过程中发现,第三方支付已经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这种发展趋势下,金融行业可能会出现第三方金融融资模式,即第三方支付模式。
董建虹(2016)以合水县为例,对支付结算类的中间业务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支付结算类的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发现,存在法律法规建设相对落后的情况,这也是导致第三方支付风险出现的主要原因。
张文健(2016)认为第三方支付的出现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的发展造成了阻碍。主要体现在客户群体方面,指出了第三方支付的支付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基础客户群造成了分流,分散了原有的客户量,使得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减少,并建议商业银行支付模式转型,发展自己的创新道路及市场策略。[1]
2.国外研究现状
欧盟(2000)颁布了《电子货币指引》这一法律文件,提出第三方支付应该规模化发展,想要长远发展走国际路线,就需要具备正规化的营业执照经营发展,同时也起到了规范整个国际支付市场的作用。
Rachard(2015)提出了第三方支付在法律法规和市政监管等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和欠缺,需要政府的介入和完善,虽然增加了政府和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难度,但是使第三方支付有了政策上的支持。[2]
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第三方支付定义与概述
第三方支付是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和信誉担保的第三方独立机构,通过在交易过程中与国内银行签约的支付平台,这是一个“交易平台”,主要用于支付缺乏信用保护或法律支持的交易中的资金[3]
第三方支付模式为:买方选择货物后,注册并登录第三方提供的账户支付购买商品,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账时间、提出发货要求;买方收到商品,检查商品,确认后通知第三方支付,由第三方再将钱款存入卖家的账户中。[4] 整个交易过程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连接互联网进行跨区域交流,买卖双方无需见面交易。
(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
1.第三方支付平台取得许可证的数量继续增加
2010年,为了推动第三方支付的产品服务标准化发展,把握风险控制,促进第三方市场的长远稳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一个管理办法。[5] 规定了此后的第三方支付只有在人民银行下发经营许可证之后才可以合法经营,开展一切服务业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