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20191212132750]
摘 要
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贸易是广东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绝大部分产业,构成了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加工贸易在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它就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因此我国在多年前就提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这几年,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一直在摸索中进行着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本文第一章节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阶段和现状。本文第三章从珠三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原因出发,主要从国内和国际的两个角度来分析原因,来阐明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然性。本文在第四章中总结了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要表现,包括出口产品不断优化、加工贸易增值率变化、加工贸易方式变化等。第五章重点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如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问题、资源配置问题、产业进入与退出壁垒问题等,进而在第六章中提出促进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如提出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等。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对策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引言 1
第2章 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基本情况分析 2
2.1珠三角加工贸易发展阶段 2
2.2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的现状 2
第3章 珠三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然性 4
3.1国内原因 5
3.1.1要素禀赋条件 5
3.1.2政策的支持 5
3.1.3技术进步 6
3.2国际原因 6
3.2.1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 6
3.2.2外商直接投资,成为升级推动力 6
3.2.3跨国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入 7
第4章 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要表现 7
4.1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8
4.2加工贸易方式 8
4.3加工贸易增值率变化 9
4.4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自主品牌意识加强 10
4.5集约化发展和产业集聚态势显著 10
第5章 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问题 11
5.1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问题 11
5.1.1盲目兴建,园区重复建设、同质化严重 11
5.1.2产业集群内的功能性问题 11
5.2转型升级中的资源配置问题 11
5.2.1过度依赖外资,自我发展融资难 12
5.2.2劳动力资源缺乏,劳动力成本上升 12
5.2.3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13
5.3难以参与产业链增值环节 13
5.4进入与退出难题 13
5.5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14
5.5.1加工企业的技术基础薄弱,科研水平低 14
5.5.2加工企业思维定势,经营理念落后 14
5.5.3领导厂商的战略控制 14
第6章 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建议 15
6.1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产业集群战略 15
6.1.1加强加工贸易产业园区的建设 15
6.1.2促进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功能升级 15
6.2资源重新配置 16
6.2.1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转型升级中的融资难题 16
6.2.2资源危机应对策略 16
6.3制定加工贸易进入与退出标准 16
6.4加工贸易发展方向 17
6.4.1向服务贸易发展 17
6.4.2加工贸易的西进 17
6.4.3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境外加工贸易 17
6.5 加工贸易企业自我发展之路 18
6.5.1破除思维定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加工贸易企业核心竞争力 18
6.5.2建立“学习型”企业,摆脱领导厂商控制 18
结束语 18
参考文献 19
第1章 引言
一直以来,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在全国中位居前列的,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加工贸易仍然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可以说,加工贸易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其方式包括:来样加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等。[1]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之间的产业联系越来越密切,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更加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在经济危机发生之前,加工贸易本身就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一直处于加工制造及零件的中低端、遭遇“民工荒”、生产成本增高等问题。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深陷出口的“寒冬”。因此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更加显得迫在眉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从一般意义上讲,是加工贸易企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建自主品牌,从而达到更高的水平。从更高的层面来讲,整个加工贸易行业在原先从事加工贸易活动的基础上,首先使得劳动型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得到发展,然后加以政策指导、调整,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结构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加工贸易结构转型。2008年金融危机后,本地区的加工贸易出口额首次遭遇负增长,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加工贸易企业纷纷遭遇倒闭、减产、搬迁、转型等不同的命运。至今,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已经经历一场洗牌,有些企业看准时机成功转型。例如广州市晶华电子有限公司,原来是OEM企业,主要依赖国外订单。继2009年收购美国商标“ExploreScientific”和德国“BRESSER”,该企业实现了身份的转换,从OEM变成了一个品牌经营商。但是我们关注的是整个加工贸易的情况,我们更加发现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处境艰难,很多在风雨中飘零,摇摇欲坠。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加工贸易向高层次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转型升级,是我们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第2章 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基本情况分析
2.1珠三角加工贸易发展阶段
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地区之一,其加工贸易产业发展得相对很成熟。我国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于1978年在珠海市成立,加工贸易在本地区起步,也是在我国真正的起步,加工贸易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一度占据了我国贸易出口的重要位置。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区域性的协作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为本地区甚至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本地区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调整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图2.1)。现今的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已经处于第三个阶段。
图2.1 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发展阶段
2.2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的现状
据2012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和珠三角地区九市统计年鉴统计得出:2012年,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为5176.06亿美元,占本地区进出口总值9432亿美元的54.88%。广东省进出口总值在创新高,为9838.2亿美元,珠三角九市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所占比达到52.61%。珠三角地区2012年加工贸易出口占该地区出口额的57.83%,成为珠三角地区的主要出口方式(图2.2)。珠三角九市实际吸收外资215.23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10.21%;合同外资金额306.20亿美元,占广东省的87.5%。此外,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企业为本地区解决了300万人的就业问题。
图2.2 2012年珠三角地区出口贸易方式(%)
资料来源:根据珠三角地区九市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统计编制
珠三角地区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逐年上升,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对外贸易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2%以上。表2.1中显示,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额从2005年4110.75亿美元增长至2012年的9432亿美元,加工贸易总额从2005年的2718.10亿美元增长至4917.1亿美元。
表2.1 加工贸易进出口在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中的比重
(单位:亿美元;%)
年份 对外贸易额 加工贸易进出口额 比重
2005 4110.75 2718.10 66.12%
2006 5069.41 3230.50 63.73%
2007 6101.14 3761.82 61.66%
2008 6569.13 3877.77 59.03%
2009 5848.23 3291.13 56.28%
2010 7513.03 4123.50 54.88%
2011 8742.89 4779.05 54.66%
2012 9432.00 4917.10 52.13%
资料来源:根据2005-2012年珠三角地区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出
注:因无法找到佛山市历年加工贸易进口额数据,此处未将佛山市加工贸易进出口相关数据计算其中。
图2.2中显示,2005至2012年,珠三角地区出口总体情况良好,大致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2273.18亿美元增长至2012年5477.30亿美元,增长了2.41倍,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额从1714.63亿美元增长至3167.63亿美元,增长了1.85倍。
图3.1 珠三角地区2005-2012年出口额和加工贸易出口额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2005-2012年珠三角地区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出
另外,据不完全统计,珠三角地区将迎来世界500企业中43家,投资额将达到302.64亿元。装备制造业,主要涉及高端电子、船舶、汽车等,其增加值将超过10000亿元。
第3章 珠三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然性
我国对外贸易环境恶化,加工贸易企业需转型升级应对危机。2005年至2012年,整体加工贸易出口情况呈上升的。但是从2006年开始,本地区的出口情况有了变化,出现了增速下滑的情况,特别是在2009年,经济危机发生后,首次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加工贸易出口一并出现了增速下滑的问题,达到了-14.12%(图3.2)。可以看出,经济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很大,对整个加工贸易产业产生了威胁,2008年至今,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倒闭数千家。因此在这种危机之下,加工贸易企业纷纷转型,寻求出路。这次经济危机,也是很多传统加工贸易企业转型的信号。珠三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然性,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部分来阐述。
图3.1 2005-2012年出口额和加工贸易出口额增长率
资料来源:根据2005-2012年珠三角地区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出
3.1国内原因
3.1.1要素禀赋条件
要素禀赋条件是影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基础因素。[2]加工贸易结构会跟着要素禀赋结构变化而发生变化。事实上,本地区的要素禀赋条件已经改变。从出口方面来看,加工贸易出口额增幅很大,但是加工贸易整体优势还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通常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或以贴牌为主。虽然劳动力依然是要素禀赋优势之一,但是随着工资提高,东南亚廉价劳动力的威胁,我国的劳动力优势正在锐减。原材料的上涨,使得传统的加工贸易企业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企业也意识到其传统优势不再,被迫必须需找新的利益增长点。
3.1.2政策的支持
国家政策支持也成为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一种重要力量。政府在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颁布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例如,2012年5月11日实行了跨关区外加工贸易免收保证金试点工作。这项政策一实行,更加方便了企业在各海关间展开加工贸易活动,不需要再缴纳保证金或者银行保函。深圳和惠州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10000多家加工贸易企业将最先享受此优惠政策。因此,国家政策的支持,也是促使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一大动力。
3.1.3技术进步
作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强大动力的技术进步,往往会引起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流动,促进资本密集进口代替产业的迅速成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从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技术进步是新产业部门出现、成长,进而促使贸易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方向演进的主要推动力。[3]尽管,我国的技术水平落后于广大发达国家,但是我们仍然看到,我国的技术水平在整体提高。技术进步将促进加工贸易配套产业的发展,加速加工贸易机构的升级。
3.2国际原因
3.2.1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
加工贸易企业的进步也得益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面对来自国际上的竞争,企业为了自身的利润和市场,会做出明智的选择,会努力地开发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来不断地适应国际竞争。另外,加工贸易企业会不断改善自身的市场生存条件,为自己赢得市场。其次,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到某一国家,就必须生产与该国家标准相适应的产品。如果想要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就必须正视发达国家对产品的标准,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就必须生产出高标准的产品,来符合发达国家的要求。
摘 要
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贸易是广东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绝大部分产业,构成了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加工贸易在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它就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因此我国在多年前就提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这几年,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一直在摸索中进行着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本文第一章节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阶段和现状。本文第三章从珠三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原因出发,主要从国内和国际的两个角度来分析原因,来阐明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然性。本文在第四章中总结了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要表现,包括出口产品不断优化、加工贸易增值率变化、加工贸易方式变化等。第五章重点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如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问题、资源配置问题、产业进入与退出壁垒问题等,进而在第六章中提出促进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如提出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等。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对策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引言 1
第2章 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基本情况分析 2
2.1珠三角加工贸易发展阶段 2
2.2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的现状 2
第3章 珠三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然性 4
3.1国内原因 5
3.1.1要素禀赋条件 5
3.1.2政策的支持 5
3.1.3技术进步 6
3.2国际原因 6
3.2.1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 6
3.2.2外商直接投资,成为升级推动力 6
3.2.3跨国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入 7
第4章 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要表现 7
4.1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8
4.2加工贸易方式 8
4.3加工贸易增值率变化 9
4.4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自主品牌意识加强 10
4.5集约化发展和产业集聚态势显著 10
第5章 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问题 11
5.1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问题 11
5.1.1盲目兴建,园区重复建设、同质化严重 11
5.1.2产业集群内的功能性问题 11
5.2转型升级中的资源配置问题 11
5.2.1过度依赖外资,自我发展融资难 12
5.2.2劳动力资源缺乏,劳动力成本上升 12
5.2.3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13
5.3难以参与产业链增值环节 13
5.4进入与退出难题 13
5.5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14
5.5.1加工企业的技术基础薄弱,科研水平低 14
5.5.2加工企业思维定势,经营理念落后 14
5.5.3领导厂商的战略控制 14
第6章 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建议 15
6.1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产业集群战略 15
6.1.1加强加工贸易产业园区的建设 15
6.1.2促进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功能升级 15
6.2资源重新配置 16
6.2.1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转型升级中的融资难题 16
6.2.2资源危机应对策略 16
6.3制定加工贸易进入与退出标准 16
6.4加工贸易发展方向 17
6.4.1向服务贸易发展 17
6.4.2加工贸易的西进 17
6.4.3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境外加工贸易 17
6.5 加工贸易企业自我发展之路 18
6.5.1破除思维定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加工贸易企业核心竞争力 18
6.5.2建立“学习型”企业,摆脱领导厂商控制 18
结束语 18
参考文献 19
第1章 引言
一直以来,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在全国中位居前列的,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加工贸易仍然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可以说,加工贸易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其方式包括:来样加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等。[1]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之间的产业联系越来越密切,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更加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在经济危机发生之前,加工贸易本身就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一直处于加工制造及零件的中低端、遭遇“民工荒”、生产成本增高等问题。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深陷出口的“寒冬”。因此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更加显得迫在眉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从一般意义上讲,是加工贸易企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建自主品牌,从而达到更高的水平。从更高的层面来讲,整个加工贸易行业在原先从事加工贸易活动的基础上,首先使得劳动型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得到发展,然后加以政策指导、调整,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结构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加工贸易结构转型。2008年金融危机后,本地区的加工贸易出口额首次遭遇负增长,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加工贸易企业纷纷遭遇倒闭、减产、搬迁、转型等不同的命运。至今,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已经经历一场洗牌,有些企业看准时机成功转型。例如广州市晶华电子有限公司,原来是OEM企业,主要依赖国外订单。继2009年收购美国商标“ExploreScientific”和德国“BRESSER”,该企业实现了身份的转换,从OEM变成了一个品牌经营商。但是我们关注的是整个加工贸易的情况,我们更加发现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处境艰难,很多在风雨中飘零,摇摇欲坠。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加工贸易向高层次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转型升级,是我们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第2章 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基本情况分析
2.1珠三角加工贸易发展阶段
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地区之一,其加工贸易产业发展得相对很成熟。我国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于1978年在珠海市成立,加工贸易在本地区起步,也是在我国真正的起步,加工贸易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一度占据了我国贸易出口的重要位置。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区域性的协作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为本地区甚至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本地区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调整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图2.1)。现今的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已经处于第三个阶段。
图2.1 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发展阶段
2.2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的现状
据2012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和珠三角地区九市统计年鉴统计得出:2012年,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为5176.06亿美元,占本地区进出口总值9432亿美元的54.88%。广东省进出口总值在创新高,为9838.2亿美元,珠三角九市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所占比达到52.61%。珠三角地区2012年加工贸易出口占该地区出口额的57.83%,成为珠三角地区的主要出口方式(图2.2)。珠三角九市实际吸收外资215.23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10.21%;合同外资金额306.20亿美元,占广东省的87.5%。此外,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企业为本地区解决了300万人的就业问题。
图2.2 2012年珠三角地区出口贸易方式(%)
资料来源:根据珠三角地区九市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统计编制
珠三角地区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逐年上升,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对外贸易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2%以上。表2.1中显示,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额从2005年4110.75亿美元增长至2012年的9432亿美元,加工贸易总额从2005年的2718.10亿美元增长至4917.1亿美元。
表2.1 加工贸易进出口在珠三角地区对外贸易中的比重
(单位:亿美元;%)
年份 对外贸易额 加工贸易进出口额 比重
2005 4110.75 2718.10 66.12%
2006 5069.41 3230.50 63.73%
2007 6101.14 3761.82 61.66%
2008 6569.13 3877.77 59.03%
2009 5848.23 3291.13 56.28%
2010 7513.03 4123.50 54.88%
2011 8742.89 4779.05 54.66%
2012 9432.00 4917.10 52.13%
资料来源:根据2005-2012年珠三角地区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出
注:因无法找到佛山市历年加工贸易进口额数据,此处未将佛山市加工贸易进出口相关数据计算其中。
图2.2中显示,2005至2012年,珠三角地区出口总体情况良好,大致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2273.18亿美元增长至2012年5477.30亿美元,增长了2.41倍,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额从1714.63亿美元增长至3167.63亿美元,增长了1.85倍。
图3.1 珠三角地区2005-2012年出口额和加工贸易出口额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2005-2012年珠三角地区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出
另外,据不完全统计,珠三角地区将迎来世界500企业中43家,投资额将达到302.64亿元。装备制造业,主要涉及高端电子、船舶、汽车等,其增加值将超过10000亿元。
第3章 珠三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然性
我国对外贸易环境恶化,加工贸易企业需转型升级应对危机。2005年至2012年,整体加工贸易出口情况呈上升的。但是从2006年开始,本地区的出口情况有了变化,出现了增速下滑的情况,特别是在2009年,经济危机发生后,首次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加工贸易出口一并出现了增速下滑的问题,达到了-14.12%(图3.2)。可以看出,经济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很大,对整个加工贸易产业产生了威胁,2008年至今,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倒闭数千家。因此在这种危机之下,加工贸易企业纷纷转型,寻求出路。这次经济危机,也是很多传统加工贸易企业转型的信号。珠三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然性,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部分来阐述。
图3.1 2005-2012年出口额和加工贸易出口额增长率
资料来源:根据2005-2012年珠三角地区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出
3.1国内原因
3.1.1要素禀赋条件
要素禀赋条件是影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基础因素。[2]加工贸易结构会跟着要素禀赋结构变化而发生变化。事实上,本地区的要素禀赋条件已经改变。从出口方面来看,加工贸易出口额增幅很大,但是加工贸易整体优势还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通常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或以贴牌为主。虽然劳动力依然是要素禀赋优势之一,但是随着工资提高,东南亚廉价劳动力的威胁,我国的劳动力优势正在锐减。原材料的上涨,使得传统的加工贸易企业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企业也意识到其传统优势不再,被迫必须需找新的利益增长点。
3.1.2政策的支持
国家政策支持也成为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一种重要力量。政府在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颁布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例如,2012年5月11日实行了跨关区外加工贸易免收保证金试点工作。这项政策一实行,更加方便了企业在各海关间展开加工贸易活动,不需要再缴纳保证金或者银行保函。深圳和惠州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10000多家加工贸易企业将最先享受此优惠政策。因此,国家政策的支持,也是促使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一大动力。
3.1.3技术进步
作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强大动力的技术进步,往往会引起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流动,促进资本密集进口代替产业的迅速成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从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技术进步是新产业部门出现、成长,进而促使贸易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方向演进的主要推动力。[3]尽管,我国的技术水平落后于广大发达国家,但是我们仍然看到,我国的技术水平在整体提高。技术进步将促进加工贸易配套产业的发展,加速加工贸易机构的升级。
3.2国际原因
3.2.1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
加工贸易企业的进步也得益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面对来自国际上的竞争,企业为了自身的利润和市场,会做出明智的选择,会努力地开发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来不断地适应国际竞争。另外,加工贸易企业会不断改善自身的市场生存条件,为自己赢得市场。其次,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到某一国家,就必须生产与该国家标准相适应的产品。如果想要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就必须正视发达国家对产品的标准,因此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就必须生产出高标准的产品,来符合发达国家的要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