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者认知偏差对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摘 要 股票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市场经济极度发展繁荣的产物。 其中,个体投资者作为股票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是否能够理性參与到投资活动中,直接影响到股票市场的发展。所以,关于股票投资者行为方面的研究一直以来就是个热点话题并且从未间断过,行为金融理论也由此应运而生。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至今只有20多年时间,与发展历史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西方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我国股票投资者并未表现出投资者该有的成熟程度,这与目前高速发展的投资市场是不相适应的,且在投资理念与心理等认知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目前来看中国投资者不免存在着各种投机行为,风险意识依旧很淡薄,所以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难以得到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关于股票投资者认知偏差对其行为影响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尤为有价值。 文章在内容上,首先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总结写作的思路框架;其次,对行为金融学理论加以阐述,指出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认知与行为偏差;再次,利用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方法对南京地区的股票投资者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抽样检验的方法,发现大部分股票投资者突出存在“过度自信”、“损失厌恶”、“羊群效应”等偏差。调查还发现:“个体自身差异”、“外部政策因素”都会强烈作用在投资者的认知心理层面,从而导致各种投资行为偏差的出现;最后,本文从投资者存在的主要行为偏差入手,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企图将中国股市推向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研究内容和思路 2
第二章 认知偏差与行为偏差的产生 4
2.1投资者心理与认知偏差 4
2.2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偏差 6
第三章 股票投资者认知与行为偏差的实证分析 8
3.1实证研究设计与准备 8
3.2实证研究过程与检验 9
3.3实证研究分析与结论 15
第四章 对我国股市健康发展的建议 16
4.1培养投资者理性决策的能力 16
4.2纠正上市公司的行为偏差 17
4.3完善政府行为 17
结束语 1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1 22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关于认知与行为方面的研究自经济学结合认知心理学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歇过。“传统的经济学”通常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个体,并且做出的各项经济决策是自我利益所驱动的必然结果。理性指的是投资者能够在大量可获得的信息中进行甄别与加工,作出最佳的投资决策。决策是在缜密权衡基础上,对未来所有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预判,具有前瞻性,也就是说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认定:投资者的各项经济行为取决于外在因素的,并被其所激励。“认知心理学”认为内在的动机决定人类的行为。与经济学观念所不同的是,认知心理学还认为感知和内在动机这两个因素对决策的制定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感知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感知,内在动机是由人的情感心理所支配。另外,决策者的以往的经验也对当判断以及接下来的行为有极其关键的影响。人类的最终行为是不确定性的,是各种因素互相影响、交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分析可以得知有众多的因素可以影响人类的决策行为,那么“完全理性”对于决策者来说就是难以实现的。首先决策者能够从市场中获得足够的信息并且是有效的;其次,决策者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可以持续的处理和甄别各种信息,这两点是投资者理性决策重要前提条件。当不完全具备理性思考能力时,投资者就会在认知过程中寻找捷径,于是各种系统性认知偏差就产生了,而这些认知偏差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反映为个体的种种不理性投资行为,即“行为偏差”。关于认知偏差的研究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传统西方经济学引入心理学概念,不同领域的学科交叉能够多角度、更全面的研究经济问题,这是行为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我国在心理与行为偏差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力图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股民的认知偏差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1.1.2研究意义
在股票市场中,投资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投资者在实体经济中是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但是其传递出的信息又能够直接对股票市场产生作用;其次,股票市场的信息会引导投资者作出相应的行为决策,进而又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对信息传递结果的不同是标准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主要不同:标准金融学的发展是以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的;而行为金融学的存在就是为了反驳标准金融学,其行为偏差理论是对标准金融学的假设观点:“投资者的行为应该是理性、毫无任何偏差”的一种背离。
翻阅国内外各大文献资料,发现行为金融学的研究领域多集中在研究投资者认知心理、行为特征方面,目前已经有较为成熟的理论被广泛认可。但是中国对这方面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认知偏差的研究开始时间不长,进度不佳,尤其是在深层次方面剖析中国股票投资者行为决策与认知心理的研究更是少。相反,我国投资者认知心理方面对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比西方国家更深刻。再加上我国特殊的国情,在经济政治体制上与西方国家也有区别,所以存在着一些特有的认知偏差,这些都需要我国学者花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如何用本土化的眼光去看待我国现有的认知偏差,并且加以分析归纳、提出相应的建议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再者,我国大部分的个体股票投资者尚没有经历股市腥风血雨的洗礼,在认知心理方面并不成熟,金融市场上存在投机的现象,且“国家调控”这只“手”过于强大,股市更容易出现投资偏差,财富从多数投资者手中流失转移,投资者积极性严重受挫,进而造成整个股市的动荡的局面。由此可以看出,进一步研究我国股票投资者认知偏差对其投资行为的影响,对于个人投资者、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国家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个体的认知偏差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而对行为金融的前景理论进行补充。一方面,本研究致力于将认知偏差理论应用于中国股民的投资生活中去,使得大部分投资者(包括个人和机构)都能够因此收获高额的利润回报。另一方面,股票投资者的认知和行为偏差方面的研究也能够使得相关管理者作出正确预判,更加合理的制定政策,从而有利于促进中国股市未来的健康发展。
1.2研究内容和思路
本论文从认知心理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以研究股票投资者认知偏差和其行为偏差为核心,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搜集大量数据,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考察我国股票投资者认知偏差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更深入的研究本论题,并对投资者提出相应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介绍行为金融学理论。本文首先归纳出投资者在判断和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有哪些,并对这些认知偏差的含义以及如何产生作出解释。
(2)文章的重点是对我国股票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目的是研究我国股票投资者突出存在哪几点认知偏差,并且这些认知偏差对投资者的行为又造成了何种影响。具体做法是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和线下证券营业部两种渠道分发给投资者,运用统计学方法得出一系列数据,绘制图表直观比较,对投资者的个体因素、风险和收益的把控程度等因素详细分析,最后证实我国股票投资者认知偏差对投资行为产生的影响。
(3)对论题加以实证分析后,文章还将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国股市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从微观层面看来,投资者应该努力保持理性思考且不断加强学习,对股票投资方面的知识应尽可能的多了解,弄清自身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尽量避免其对投资行为产生的不良影响;在宏观上,减少国家政策性干预、加强市场监、 鼓励金融创新等,这些都不失为好的策略。
综上所述,本文以认知心理学和行为金融学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方法来研究股票投资者认知偏差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对中国股市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研究思路图如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34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