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和社会养老需求的增加要求中国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但是目前针对我国有关机构养老服务进行规制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法律和政策,且养老机构存在突出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完善现有的法律规范,以清问题之源。也需要为所有养老机构发展存在的问题提供建议。本文通过论证养老机构的产权、结构、准入机制等问题,针对我国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目 录
第一章 养老机构内涵分析 1
1.1养老机构的概念 1
1.2养老机构的类型 1
1.3养老机构的性质 1
第二章 国外养老机构相关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3
2.1美国养老机构相关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3
2.2英国养老机构相关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3
2.3日本养老机构相关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5
第三章 我国养老机构发展的存在问题 7
3.1养老机构产权界定不明晰 7
3.2养老机构缺乏政策扶持 7
3.3养老机构供需失调 8
3.4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准入机制缺失 9
第四章 完善我国养老机构发展的对策建议 11
4.1明晰养老机构产权 11
4.2完善针对养老机构发展的政策扶持 11
4.3调整养老机构供需结构 12
结束语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 养老机构内涵分析
1.1养老机构的概念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年人高龄化加剧、病残化的老年人和空巢化家庭的增多都大大增加了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养老形势严峻。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体系,发展养老机构,壮大养老服务队伍是我国政府应对当前社会养老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
养老机构是指为老年人或病残失能的人提供集中居住、医疗保健、照料服务和文化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它的形式多样,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也可以是附属于其他机构的一个部门或者分支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构。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照料服务,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保证老人生活质量,以便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以及保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目的。
1.2养老机构的类型
养老机构可以按承办主体的性质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办养老机构另一种是民办养老机构。我国公办养老机构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举办的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而民办养老机构则是除国家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为主体举办的为老年人提供养老照料的机构。根据社会公益性,养老机构可以分为营利性和公益性养老机构。所有公办养老机构都是非营利性的公益机构,而民办养老机构既可以是营利性机构,也可以是公益性机构。根据其收养对象和服务类型的不同,养老机构可以分为传统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和养老院。敬老院和福利院都是社会救济性机构,养老院和老年公寓都是商业性机构。各个养老机构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对老人的服务照顾一般可分为自理、半自理和全护理三个档次。
1.3养老机构的性质
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按照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救助型、福利型和市场型。
一、救助型养老机构。
主要靠政府划拨专项资金,例如敬老院。其收养对象是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群,主要对象是农村五保户,也有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需要长期照料的老人和特殊贡献者。
二、福利型养老机构。
社会福利院是政府民政部门在城镇设立的养老机构,属于社会福利型事业单位。其费用一般由政府承担,享受国家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助。福利院的收养对象一般都是城镇里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没有亲朋好友依靠的三无人员。
三、市场型养老机构。
市场型养老机构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既带有社会福利性也带有民间投资的营利性,其收费水平较之其他两种养老机构偏高。老年人需要交纳一定数额的抵押金,以及每月需要向养老院交纳租金和管理费才能在此类养老院居住。这种类型的养老机构通过各种高水平的服务收费获取利润,例如我国的老年公寓。第二章 国外养老机构相关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2.1美国养老机构相关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政府颁发的《劳动力投资法案》和老年社区服务就业项目,极大的鼓励了老年人就业。该法案致力于为老年人就业提供帮助,例如咨询、培训等。美国政府通过老年社区服务就业项目给低收入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美国的老年团方案旨在利用老年人的技能和特长去解决社区问题,它既为老年人的志愿活动提供了便利,又能借此缓解社区问题。而且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可以使其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减少老年人无所事事的抑郁、增强老年人对社会的支持等。当然这也有不利之处,例如老年人会因此失去自己工作和休闲的时间、老年人需要自己支付对完成志愿活动所造成的花销等。
Ernest Gonzales教授系统梳理了当前美国老年人对社会生产的参与情况、政府颁发的有关养老服务的政策,我国可以学习借鉴。一方面我国在养老服务机制的建立上、政策的出台上、评估监管机制上仍存在问题,需要不断修正完善;另外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陷入困境无法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风险,因此美国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引进。
首先,资金资助必须是长期性的。美国现在有部分支持方案面临资金资助削减的问题,这大大削减了老年人对活动持续参与的热情和影响活动的延续性,而且对政策实施的效果也会造成负面影响。一项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最后效果的呈现都是需要一定周期的,对此,我国在制定方案时应当注重长远发展,制定长期的资助计划。
其次,面向群体要有范围性和针对性。美国颁布的政策忽略了少数民族或其他种族、移民、低收入者和失能老年人等群体。因此,我国在未来的政策制定中应当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政策内容既要包含所有老年国民,又要有重点针对对象,确保所有老年人的权益。
最后,鼓励方式要有多样性。美国针对老年人志愿活动参与度的问题,提出了不少方式,不仅有实物奖励、税务抵免还有非现金方式。特别是非现金方式中的时间银行,这为我国未来的政策规划开拓了新思路。美国杜克大学的吴蓓教授曾将“时间银行”的概念引入我国,她在上海的两个区做了试点尝试,鼓励年青人、有能力的老年人参与活动,并为其计算服务时间存入时间银行。同样的,服务者本人也可以从时间银行中支取服务时间来获得照料。虽然最后计划以失败告终,但不可否认“时间银行”的出现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2.2英国养老机构相关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二战之后,福利国家在英国逐渐减弱,新保守主义思潮兴起发展,于是诞生了社区照顾养老模式。1990 年英国颁布了《社区照顾》,1993年在全国推行,即1993年正式建立社区照顾养老模式。
“社区内照顾”和“由社区照顾”是英国社区照顾的两个主要表现形式。“社区内照顾”是指政府直接干预的,有制度的正规养老照料;“由社区照顾”是指没有政府直接干预的,仅通过他人照顾的非正规养老照料,一般包括亲属(家庭成员、兄弟姐妹等远亲)、非亲属(朋友、邻居)和非盈利组织(志愿者)三种。“社区内照顾”是补救性的,“由社区照顾”则是预防性、发展性的。英国成熟的社区照顾模式是通过长期发展而来的并形成了具有“英国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
目 录
第一章 养老机构内涵分析 1
1.1养老机构的概念 1
1.2养老机构的类型 1
1.3养老机构的性质 1
第二章 国外养老机构相关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3
2.1美国养老机构相关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3
2.2英国养老机构相关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3
2.3日本养老机构相关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5
第三章 我国养老机构发展的存在问题 7
3.1养老机构产权界定不明晰 7
3.2养老机构缺乏政策扶持 7
3.3养老机构供需失调 8
3.4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准入机制缺失 9
第四章 完善我国养老机构发展的对策建议 11
4.1明晰养老机构产权 11
4.2完善针对养老机构发展的政策扶持 11
4.3调整养老机构供需结构 12
结束语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 养老机构内涵分析
1.1养老机构的概念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年人高龄化加剧、病残化的老年人和空巢化家庭的增多都大大增加了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养老形势严峻。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体系,发展养老机构,壮大养老服务队伍是我国政府应对当前社会养老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
养老机构是指为老年人或病残失能的人提供集中居住、医疗保健、照料服务和文化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它的形式多样,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也可以是附属于其他机构的一个部门或者分支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构。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照料服务,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保证老人生活质量,以便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以及保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目的。
1.2养老机构的类型
养老机构可以按承办主体的性质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办养老机构另一种是民办养老机构。我国公办养老机构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举办的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而民办养老机构则是除国家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为主体举办的为老年人提供养老照料的机构。根据社会公益性,养老机构可以分为营利性和公益性养老机构。所有公办养老机构都是非营利性的公益机构,而民办养老机构既可以是营利性机构,也可以是公益性机构。根据其收养对象和服务类型的不同,养老机构可以分为传统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和养老院。敬老院和福利院都是社会救济性机构,养老院和老年公寓都是商业性机构。各个养老机构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对老人的服务照顾一般可分为自理、半自理和全护理三个档次。
1.3养老机构的性质
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按照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救助型、福利型和市场型。
一、救助型养老机构。
主要靠政府划拨专项资金,例如敬老院。其收养对象是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群,主要对象是农村五保户,也有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需要长期照料的老人和特殊贡献者。
二、福利型养老机构。
社会福利院是政府民政部门在城镇设立的养老机构,属于社会福利型事业单位。其费用一般由政府承担,享受国家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助。福利院的收养对象一般都是城镇里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没有亲朋好友依靠的三无人员。
三、市场型养老机构。
市场型养老机构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既带有社会福利性也带有民间投资的营利性,其收费水平较之其他两种养老机构偏高。老年人需要交纳一定数额的抵押金,以及每月需要向养老院交纳租金和管理费才能在此类养老院居住。这种类型的养老机构通过各种高水平的服务收费获取利润,例如我国的老年公寓。第二章 国外养老机构相关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2.1美国养老机构相关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政府颁发的《劳动力投资法案》和老年社区服务就业项目,极大的鼓励了老年人就业。该法案致力于为老年人就业提供帮助,例如咨询、培训等。美国政府通过老年社区服务就业项目给低收入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美国的老年团方案旨在利用老年人的技能和特长去解决社区问题,它既为老年人的志愿活动提供了便利,又能借此缓解社区问题。而且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可以使其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减少老年人无所事事的抑郁、增强老年人对社会的支持等。当然这也有不利之处,例如老年人会因此失去自己工作和休闲的时间、老年人需要自己支付对完成志愿活动所造成的花销等。
Ernest Gonzales教授系统梳理了当前美国老年人对社会生产的参与情况、政府颁发的有关养老服务的政策,我国可以学习借鉴。一方面我国在养老服务机制的建立上、政策的出台上、评估监管机制上仍存在问题,需要不断修正完善;另外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陷入困境无法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风险,因此美国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引进。
首先,资金资助必须是长期性的。美国现在有部分支持方案面临资金资助削减的问题,这大大削减了老年人对活动持续参与的热情和影响活动的延续性,而且对政策实施的效果也会造成负面影响。一项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最后效果的呈现都是需要一定周期的,对此,我国在制定方案时应当注重长远发展,制定长期的资助计划。
其次,面向群体要有范围性和针对性。美国颁布的政策忽略了少数民族或其他种族、移民、低收入者和失能老年人等群体。因此,我国在未来的政策制定中应当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政策内容既要包含所有老年国民,又要有重点针对对象,确保所有老年人的权益。
最后,鼓励方式要有多样性。美国针对老年人志愿活动参与度的问题,提出了不少方式,不仅有实物奖励、税务抵免还有非现金方式。特别是非现金方式中的时间银行,这为我国未来的政策规划开拓了新思路。美国杜克大学的吴蓓教授曾将“时间银行”的概念引入我国,她在上海的两个区做了试点尝试,鼓励年青人、有能力的老年人参与活动,并为其计算服务时间存入时间银行。同样的,服务者本人也可以从时间银行中支取服务时间来获得照料。虽然最后计划以失败告终,但不可否认“时间银行”的出现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2.2英国养老机构相关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二战之后,福利国家在英国逐渐减弱,新保守主义思潮兴起发展,于是诞生了社区照顾养老模式。1990 年英国颁布了《社区照顾》,1993年在全国推行,即1993年正式建立社区照顾养老模式。
“社区内照顾”和“由社区照顾”是英国社区照顾的两个主要表现形式。“社区内照顾”是指政府直接干预的,有制度的正规养老照料;“由社区照顾”是指没有政府直接干预的,仅通过他人照顾的非正规养老照料,一般包括亲属(家庭成员、兄弟姐妹等远亲)、非亲属(朋友、邻居)和非盈利组织(志愿者)三种。“社区内照顾”是补救性的,“由社区照顾”则是预防性、发展性的。英国成熟的社区照顾模式是通过长期发展而来的并形成了具有“英国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