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

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2020042803]
摘要:本文基于城镇化视角,运用1978-2012年相关数据进行VAR模型上的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探讨了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金融体系规模的扩大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拉动作用,而金融效率的提高则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城镇化进程推进也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据此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金融发展;城镇化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3
一、引言 3
(一)问题的提出 3
(二)相关文献综述 3
1.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3
2.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4
二、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变化趋势及影响机理分析 5
(一)我国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变化趋势 5
1.货币化指标研究我国金融发展 5
2.信贷指标研究我国金融发展 6
(二)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与变化趋势 7
(三)基于城镇化视角下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分析 8
1. 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8
2. 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9
3. 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9
三、指标设定、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10
(一)指标设定与数据说明 10
(二)实证研究方法 11
四、实证分析 11
(一)ADF单位根检验 11
(二)协整检验 12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12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3
(一)研究结论 13
(二)政策建议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4
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率;金融发展水平也获得长足的进步,2012年我国货币化比率(M2/GDP)达到了1.88。然而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水平相对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明显扩大的趋势, 1978 年我国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 2.56:1,绝对收入差距仅为 209 元;而到 2012 年,我国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达到了 3.10:1,绝对收入差距更是上升到了 8172 元。近年来,政府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从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五个统筹”,首先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而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再到十八大提出了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可以看出,政府已经将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作为了当前及以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的因素有很多,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制度层面、人力资本以及金融发展等多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本文仅从金融发展角度探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众多文献也从金融发展的角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巨大的原因进行解释,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原因,导致金融系统在城乡资源配置方面明显向城镇倾斜,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严重,所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而城镇化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此,本文尝试探讨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发挥金融体系在城乡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这对现阶段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1.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于上个世纪90年代便开始了关于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在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理论中,最著名的是库兹涅茨效应: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存在一个倒U型关系,即收入分配不平等会在社会发展的初期先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收入分配差距会逐渐缩小。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通过建立内生增长模型,假设金融服务存在 “门槛效应”的条件下,证明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确实存在库兹涅茨效应:在金融发展初期阶段,金融市场规模不大,获得资金成本较高,只有少数人享受金融服务,收入分配差距会进一步扩大;但随着金融水平的提高,金融体系逐渐完善,金融服务逐渐覆盖到所有人,会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均衡。Townsend和Ueda(2001)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进行改进,以动态的视角探讨二者的长期关系的变化趋势与规律,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Aghion和Bolton(1997)通过对资本市场展开研究,发现资本积累存在“涓滴效应”:当资本积累率较低时,金融发展会扩大收入差距;但随着资本积累到一定存量,收入分配将进入较为稳定和均衡的状态。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和收入差距之间符合库兹涅茨的倒U型分布。
除了倒U型关系,还有学者认为金融发展有利于收入差距的缩小。Li,Squire和Zou(1997)通过构建金融发展与基尼系数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出结论: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基尼系数越小,收入不平等程度越低。认为金融深化有利于低收入者扩大投资方式,从而获得较高的资本回报率,缩小与高收入者之间的差距。Jalilian和kirkPatrick(2001)通过研究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和收入差距三者关系,得出结论为:金融发展会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具有减贫效应,所以金融发展间接地缩小了收入差距。Clarke,Xu和Zou(2003)基于全球多个国家3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并没有呈现“倒U型”特征,发现金融中介的发展会显著降低一国收入分配差距。另外,Ang(2008)通过研究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机制,发现金融发展能有效缩小收入差距,但金融自由化却会加剧收入不平等。Jeanneney和Kpodar(2008)通过对贫困人口进行研究,发现贫困人口仅在方便交易和促进储蓄方面获得金融服务,但他们却无法享受信贷支持,在金融市场不稳定情况下,经济利益还会受到损害。
不过,Galor和Zeira (1993),Banerjee和Newman (1993)认为在金融市场扭曲情况下,金融发展未必会使收入差距缩小,相反会造成最初的财富分配不公使收入差距扩大。所以他们认为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相反由于金融市场的缺陷会造成收入差距的扩大。Philip Arestis,Asena Caner(2004) 通过研究关于金融自由化影响贫困的途径,提出由于穷人缺乏运用和管理借贷资金的能力,导致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反而不利于穷人收入的真实增加,最终会扩大收入差距。
2.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针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国外研究的深入以及国内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学者们也着手从金融发展角度探讨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章奇等(2003)利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检验分析,用银行借贷与GDP的比值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结果发现金融发展显著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效率低下的正规农村金融不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财政支出的扩张却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张立军,湛泳(2006)利用实证检验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三大效应,并通过M2/GDP衡量金融发展水平,论证了我国金融发展可能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杨俊、李晓羽、张宗益(2006) 利用金融机构中私人部门所占贷款总额与GDP的比值作为衡量金融发展的指标,也得到相类似结论:金融发展显著扩大了全国城乡之间收入不平等程度。
金融发展拉大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国家财政政策和金融发展政策向城市倾斜,金融中介在配置资源时存在明显的城市倾向。在这方面,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城镇化是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陆铭、陈钊( 2004) 指出,城镇化进程伴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流动,促进城乡间要素报酬的均等化,从而实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姚耀军(2005) 把城市化水平作为一个控制变量引入计量模型,就短期而言,从Granger条件因果关系上看,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也是有极其显著的影响。孙永强( 2012) 通过引入城市化中间变量,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金融发展、城市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最终发现整体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同时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的缓解则延缓了城市化进程。
国内外学者以实证研究为主,从整体金融发展的角度探讨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运用不同的研究框架得到不同的结论。本文在总结学者们丰硕成果的同时,并加进城镇化这一重要影响因素,探讨我国金融发展、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内在影响机理,以便对提高我国金融配置效率,加快城乡金融体系改革,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二、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变化趋势及影响机理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76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