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农产品贸易潜力研究(附件)【字数:9975】
摘 要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不仅与百姓的收入有紧密联系,还会影响国家的发展,“一带一路”这一重要战略构想的提出为我国农产品贸易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有关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潜力的分析涉及较少,在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发展中,应把贸易畅通看作是“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发展的重点和基础。本文对我国农产品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贸易潜力进行分析研究,以探讨在此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并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加快对外开放速度,推动“一带一路”这一战略的实施,可以在中国和中亚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这有助于打破双方之间的贸易壁垒;各国都有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我们可以利用这种优势开展双边农产品贸易,使贸易产业趋于多元化;加强政府间的交流合作,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从而促进双边贸易顺利发展;充分发挥上合组织的作用,使贸易双方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摘 要 3
目 录
ABSTRACT 4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文献综述 2
1.3.1 “一带一路”战略分析 2
1.3.2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相关研究 2
第二章 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与贸易结构分析 4
2.1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4
2.1.1中国贸易总额分析 4
2.1.2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分析 4
2.2双边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 7
2.3小结 8
第三章 中国农产品贸易潜力实证分析 9
3.1数据及模型 9
3.2估测结果 9
3.3贸易潜力分析 10
第四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11
4.1结论 11
4.1.1双边贸易潜力非常可观 11
4.1.2双边农产品贸易规模增长迅速 11
4.1.3双边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 11
4.1.4双边农产品贸易具有不同的潜力空间 11
4.2政策建议 11
4.2.1建立中国中亚自由贸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区 12
4.2.2利用比较优势实施双边农产品贸易 12
4.2.3加强政府间的交流合作 12
4.2.4充分发挥上合组织的作用 12
结束语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2013年9月,习主席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的重要讲话上提出了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概念,一个月后,习主席又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战略构想,这两个被合称为“一带一路”战略并被写入中共三中全会《决定》,上升为国家战略。中亚经济带在“一带一路”经济中处于核心位置,是沿线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一战略的提出,预示着我国和中亚五国之间将逐渐加强经贸上的合作。对中国和中亚各个国家和地区来说,地理位置的优势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双方在运输上的成本,这使得在开展双边贸易时更趋于便利化。与此同时,针对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前景这一课题,也有不少学者开始了他们的研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促进农产品对外贸易及其竞争力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到2004年的“工业反哺农业”战略,再到2015年切实推动的“一带一路”战略,这些都是在推动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纵观世界,随着贸易自由化和交流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以及各行、各业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了国际竞争中来,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市场份额,我们必须不断优化经济体制。为此,世界各国都开始研究有关的国际竞争力,以提高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在世界经济领域中位于前列。农产品对外贸易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加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非常重要,这不仅可以促进农业及其周边产业的发展,还可以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繁荣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
1.2研究意义
国际贸易理论,在最早的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中就可以看到,这一理论的成型具有一段悠久的历史。期间,经历了比较优势理论、新增长贸易理论、战略贸易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与国际贸易竞争力相关的分析系统得到了不断完善,也做了很多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由传统的要素,例如资源禀赋、劳动、资本等,丰富到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经营规模及贸易壁垒等,理论成果越来越丰富。回顾改革开放到现在的这三十年来,我国的农产品对外贸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哪些力量改变了其发展的轨迹,并且影响了它的竞争力,同时,再推动它进入到下一个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产品的贸易潜力进行分析,研究影响其变动的因素,以调整农产品进出口政策,发挥其比较优势,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实现贸易自由化,这对实现中国的农业经济增长具有广泛的意义。
农产品对外贸易及其竞争力的研究,对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并建立起工业化和城市化,具有非常直接的现实意义。随着 “一带一路”这一战略的提出,我国的农业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沿线国家及其他地区的青睐,尤其是在新兴农产品与农业新技术方面,这给我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带来新的机遇。作为在世界上传播本国农产品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内需要要充分满足国内需求、以保证国内的市场,对外则需要开拓我国具有优势的农产品的国际市场。虽然我国的自然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并且劳动力资源也非常的充足,但是,这些都没能使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农产品可以被划分为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在劳动力和土地都很富足的情况下,这两种类型的农产品按理说应该具有竞争优势,然而,近年来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却显示出了与国际贸易理论相悖的结果。在世界市场上,中国的农产品不仅缺少优势,竞争力也不足。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中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并且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更具竞争力的建议和对策。
1.3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一带一路”战略分析
袁新涛对“一带一路”的地位做出了解释,认为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继承古代丝绸之路辉煌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想要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是推动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繁荣富强、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一带一路”的建设,只靠中国一个国家必然是完不成的,这需要沿线各个国家和人民共同努力、团结一致、共同发展,一起建设一条新时代的“新丝绸之路”。
目 录
ABSTRACT 4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文献综述 2
1.3.1 “一带一路”战略分析 2
1.3.2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相关研究 2
第二章 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与贸易结构分析 4
2.1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4
2.1.1中国贸易总额分析 4
2.1.2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分析 4
2.2双边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 7
2.3小结 8
第三章 中国农产品贸易潜力实证分析 9
3.1数据及模型 9
3.2估测结果 9
3.3贸易潜力分析 10
第四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11
4.1结论 11
4.1.1双边贸易潜力非常可观 11
4.1.2双边农产品贸易规模增长迅速 11
4.1.3双边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 11
4.1.4双边农产品贸易具有不同的潜力空间 11
4.2政策建议 11
4.2.1建立中国中亚自由贸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区 12
4.2.2利用比较优势实施双边农产品贸易 12
4.2.3加强政府间的交流合作 12
4.2.4充分发挥上合组织的作用 12
结束语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2013年9月,习主席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的重要讲话上提出了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概念,一个月后,习主席又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战略构想,这两个被合称为“一带一路”战略并被写入中共三中全会《决定》,上升为国家战略。中亚经济带在“一带一路”经济中处于核心位置,是沿线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一战略的提出,预示着我国和中亚五国之间将逐渐加强经贸上的合作。对中国和中亚各个国家和地区来说,地理位置的优势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双方在运输上的成本,这使得在开展双边贸易时更趋于便利化。与此同时,针对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前景这一课题,也有不少学者开始了他们的研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促进农产品对外贸易及其竞争力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到2004年的“工业反哺农业”战略,再到2015年切实推动的“一带一路”战略,这些都是在推动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纵观世界,随着贸易自由化和交流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以及各行、各业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了国际竞争中来,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市场份额,我们必须不断优化经济体制。为此,世界各国都开始研究有关的国际竞争力,以提高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在世界经济领域中位于前列。农产品对外贸易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加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非常重要,这不仅可以促进农业及其周边产业的发展,还可以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繁荣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
1.2研究意义
国际贸易理论,在最早的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中就可以看到,这一理论的成型具有一段悠久的历史。期间,经历了比较优势理论、新增长贸易理论、战略贸易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与国际贸易竞争力相关的分析系统得到了不断完善,也做了很多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由传统的要素,例如资源禀赋、劳动、资本等,丰富到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经营规模及贸易壁垒等,理论成果越来越丰富。回顾改革开放到现在的这三十年来,我国的农产品对外贸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哪些力量改变了其发展的轨迹,并且影响了它的竞争力,同时,再推动它进入到下一个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产品的贸易潜力进行分析,研究影响其变动的因素,以调整农产品进出口政策,发挥其比较优势,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实现贸易自由化,这对实现中国的农业经济增长具有广泛的意义。
农产品对外贸易及其竞争力的研究,对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并建立起工业化和城市化,具有非常直接的现实意义。随着 “一带一路”这一战略的提出,我国的农业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沿线国家及其他地区的青睐,尤其是在新兴农产品与农业新技术方面,这给我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带来新的机遇。作为在世界上传播本国农产品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内需要要充分满足国内需求、以保证国内的市场,对外则需要开拓我国具有优势的农产品的国际市场。虽然我国的自然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并且劳动力资源也非常的充足,但是,这些都没能使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农产品可以被划分为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在劳动力和土地都很富足的情况下,这两种类型的农产品按理说应该具有竞争优势,然而,近年来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却显示出了与国际贸易理论相悖的结果。在世界市场上,中国的农产品不仅缺少优势,竞争力也不足。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中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并且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更具竞争力的建议和对策。
1.3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一带一路”战略分析
袁新涛对“一带一路”的地位做出了解释,认为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继承古代丝绸之路辉煌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想要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是推动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繁荣富强、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一带一路”的建设,只靠中国一个国家必然是完不成的,这需要沿线各个国家和人民共同努力、团结一致、共同发展,一起建设一条新时代的“新丝绸之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