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附件)

摘 要特色林果业已成为新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并成为新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点、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支撑点。红枣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林果产品,也是新疆最有发展优势的特色林果产品。新疆具有发展红枣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资源优势。如今红枣产业已经成为新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新疆红枣发展迅速,面积和产量迅速扩大,形成了我国独有的红枣产业,它对农民脱贫致富、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从2005年开始,新疆红枣开始走规模化发展的方向,产业化发展出现端倪。新疆凭借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中国红枣生产基地。?首先本文从国内外红枣产业的研究现状入手,通过分析,找出目前红枣产业的发展存在哪些难题,以及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其次着重分析了新疆红枣产业的市场分析和发展现状,。接着根据前文的现状和特点总结出新疆红枣产业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再次对新疆红枣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根据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分析,提出适合新疆红枣产业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关 键 词新疆红枣;产业;对策AbstractCharacteristics of horticulture has become one of the leading industries of agricultur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and and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optimization of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xinjiang, point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promote the highlight of the farmers income and promoting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points. The red date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istic of our country, and also the most im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xinjiang. Xinjiang has the advantages of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climate resources of developing red date industry. The xinjiang red jujube has developed rapidly, the area and output expanded rapidly, formed the unique red jujube industry in China, it to farmers out of poverty to get ric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Beginning in 2005, the red jujube of xinjiang began to develop in the direction of scale development,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ed. Xinjiang with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the full support of the local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and guidance, in the near future will become red jujube production base in China. First of all, this article obtains from the research status of red jujube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through the analysis, find out and what are the problems the development of jujube industry, and what are the most urgent problem at presen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rke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red date industry in xinjiang.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eword, the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d date industry in xinjiang are summariz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jujube industry in xinjiang.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etitive evaluation system,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he red date industry in xinjiang.Key words: Red dates in xinjiang; Industry; Countermeasures1 绪论 1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1研究目的 11.1.2研究意义 11.2红枣产业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1国外研究现状 11.2.2国内研究现状 21.3论文的主要内容 31.4主要研究方法 32 新疆红枣产业的概述 42.1 新疆红枣产业简介 42.2 新疆红枣产业发展优势 42.2.1日照资源丰富 42.2.2土地资源的优势 42.2.3 地区决定了产品特色的优势 42.3 新疆红枣产业发展历程 53 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现状 73.1 新疆红枣产业市场调查与分析 73.1.1 生产市场 73.1.2 物流市场 73.1.3 消费市场 83.2 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93.2.1 生产现状 93.2.2 消费现状 103.2.3 物流现状 104 新疆红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24.1 枣农欠缺主动开拓市场的能力 124.2 新疆产业链的不完整 124.3 新疆红枣缺乏专门的大型产地批发市场、消费地批发市场 124.4 农业税 135 新疆红枣产业发展对策 145.1 新疆红枣产业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45.2 对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14结 论 16参考文献 17致 谢 191 绪论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 研究目的 本研究将对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现状、新疆红枣产业市场前景、新疆红枣产业在发展面临的问题、新疆红枣产业消极影响的解决措施等进行研究,选取疆内多个枣区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结论。新疆红枣产业已经在新疆整体果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疆要充分利用特殊的自然环境资源和区域资源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红枣,根据新疆不同地州和兵团不同农业师团自然环境及气候资源特点,根据因地制宜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原则,做好新疆红枣生产及加工的区域规划,在新疆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红枣生产区域和加工产业集聚带,逐步建立具有新疆比较区域优势的红枣技术体系,逐步推进红枣在新疆的集约化产业经营模式,最终实现新疆红枣的产业化发展,使新疆红枣成为自治区的重要支柱产业。1.1.2 研究意义新疆建设兵团大力发展红枣种植业,为广大团场职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显示出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新疆红枣品质受到追捧,国内外出现热销新疆红枣的态势。新疆具有发展红枣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资源优势。目前红枣产业已经成为新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近几年发展非常迅猛,已经成为新疆的优势。新疆红枣发展迅速,面积和产量迅速扩大,形成了我国独有的枣产业,它对农民脱贫致富、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具有重要意义。1.2 红枣产业国内外研究现状红枣是中国的特产,在国际市场上是一种紧缺果品,红枣市场需求量大,供不应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红枣浓缩汁和速溶粉逐渐成为人们消费枣加工品的一大品种,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1.2.1 国外研究现状红枣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特有的果树。一直以来,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红枣出口商,由于国外消费者对红枣的认识不足,红枣在国际市场上流通极为缓慢。在能够查阅的文献中还未见国外关于红枣产业化发展的研究。Victoria Hirschberg(2004)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柑橘如何种植和运输进行了研究。Amrs.Jnae(2003)针对水果与蔬菜的使用态度、食物味道偏好及相关营养知识等进行了调查分析。FulkerM.J.(2001)对水果消费与健康进行了研究。笠原浩三(2006)对日本水果流通和盈利率进行了调查研究,找出来存在的问题并研究了对策。Huang(2004)|认为全球果蔬贸易带来了国家杂货,(2005)Huang对美国超市采购新鲜水果蔬菜的质量安全的多样性进行研究;SandraKipe(2004)从生产和贸易流向标准进行分析研究;Watkins,ChrisB(2005)对世界新鲜水果市场进行的分析。1.2.2国内研究现状疆内学者对新疆红枣产业化发展问题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马元忠(2003)等概述了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及新疆红枣市场前景,对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认为发展红枣产业符合新疆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外市场需求,有利于新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许多学者认为新疆发展红枣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史彦江(2005)等提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红枣的发展空间,他们的研究指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新疆各地对红枣主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大力改善,加快了和完善了对外流通的渠道建设和销售平台建设。因此新疆应大力打造红枣的精品优势,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王良良(2014)在“浅析河北省枣加工企业竞争行为”一文中从价格、产品质量、差异化、品牌、广告行为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枣加工企业的竞争行为,提出了提升枣加工企业市场绩效的建议。 新疆农业大学李焕荣教授(2016)认为,我们不能总是卖干枣,在研究消费心理、提升原有品质的同时,应该琢磨红枣深加工深开发等更多可能性。比如第一种方法用红枣做成枣粉,增加更多食用途径。第二种方法鲜枣做成丰富的零食。当然,有发展的优势必然也有发展的劣势的问题,史彦江(2005)认为要依托于建设合理的科技支撑体系,进而促使新疆红枣产业的健康发展。汪智军(2007),余国新(2008)等提出应通过调整红枣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即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红枣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战略对未来实现新疆红枣产业可持续、快速、健康、高效发展。从上述综述来看,本研究以红枣产业化发展的经济理论基础为支撑,及各红枣主产区红枣发展的现状,对新疆红枣产业发展进程进行判断,并设计出未来新疆红枣产业转型期市场主导型产业化发展模式。1.3论文的主要内容本文首先介绍了新疆红枣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通过对新疆红枣产业简介、新疆红枣产业发展优势及新疆红枣产业发展历程的相关阐述;第三部分分析了新疆红产业的的生产市场、物流市场、消费市场及对应的生产现状、消费现状、物流现状;第四部分提出了新疆红枣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提出了新疆红枣产业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及对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第六部分结论。1.4主要研究方法本文以传统文献检索手段为主,辅以网络、数据库等手段,开展资料收集、数据整理等。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为研究做准备;比较分析法比较国内外、区内外不同地区之间教育实习的差别,从中找出改进的对策。在课题研究过程还将广泛征集其它高师院校的做法,努力使课题更加完善,更有现实意义。2 新疆红枣产业的概述2.1 新疆红枣产业简介红枣产业是各个行业和部门通过分工合作,围绕红枣产品展开的一切活动,例如对红枣的种植、管理、加工和销售等活动。在传统的红枣种植当中,农民都是粗放管理,从不修剪枣树,任由它们自油生长,枣园质量低、效益差,抗风险的能力差,持续经营的能力差,销售渠道单一,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和生产技能,技术水平低下,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水平低。这两年,提升大枣种植者的人力资本水平,应用科学的技术对红枣的种植和管理,采用现代化的经营模式,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经营模式。通过大力推广红枣优良品种,对枣树实行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制定出简单方便又实用、农民又容易了解的一整套技术规程。达到高产量、优品质、高效率、源生态、安全的红枣生产经营形式。2.2 新疆红枣产业发展优势2.2.1日照资源丰富新疆常年干旱少雨,晴天多,空气透明度高,光热资源非常丰富,是典型的干旱灌溉型农业区。新疆的年日照有2750-3029小时,有效积温3800℃-4100℃,日照时间特别长。特别是每年4-10月累计日照时间达2027小时,平均每天的日照时间长达10小时以上,而且光照很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红枣糖分的积累。为全国绝无仅有;无霜期达200天以上。气候条件适宜优质高产量的红枣栽培。2.2.2土地资源的优势全疆有大面积的荒漠化土地和无污染的碱性沙化土壤,并且有天山雪水和地水下进行灌溉,为优质红枣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各地州除了大量的耕地外,还有许多待开垦土地。新疆的土地的开发,水源是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种植抗旱、耐瘠薄的红枣,只要采用适当的节水方法,大多数的土地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为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的可靠作保证。2.2.3 地区决定了产品特色的优势新疆降水少,气候干燥,光照充足,自然条件有利于红枣自然成熟和制干,单产高,品质好。若羌灰枣的干枣的总糖含量达到了68.73%,维生素C含量达到了15.41毫克/100克,分别比河南省新郑市所产出的灰枣高出21.62个百分点和12.48毫克/100克;鲜果的含糖量达41.9%,制干率达到51.8%,可食率达到97%。冬枣的鲜果含糖量达到35.4%。制干的红枣肉厚,肉质细腻,有弹性;新鲜的红枣细脆,甜且汁多,贮藏性强,所有指标均超过内地原产区。南疆的冬季平均80厘米的冻土层,使许多的害虫无法繁殖和度过冬季,平衡的生态,有利于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而内地大部分红枣主产区降雨多,病虫害重,红枣不容易充分成熟,制干条件差,干枣品质下降。表2.1 不同地区红枣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结果红枣类别抽取三个红枣样品的维生素C的含量/(10ˉ3mgˉ1)平均值交城骏枣0.22780.22320.23010.2270柳林木枣0.17710.17840.18640.3807新疆和田骏枣0.17150.17720.17380.2742数据来源根据新疆统计局的数据通过对三个地方红枣维生素C含量平均值的对比较,可以看出三个地方的红枣三个地方的红枣维生素C的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产品产地特征分析中可将这种差异性作为鉴定参考依据之一。2.3 新疆红枣产业发展历程世界的红枣在中国,中国的红枣看新疆。中国是红枣的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枣生产国,占世界红枣树种植面积和产量的98%以上,国际贸易的红枣几乎100%来自中国。新疆红枣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家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退耕还林政策,这给新疆红枣产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河北的赞皇金丝大枣、阜平婆枣,河南的灰枣,陕西的骏枣等名优品种涌入新疆,内地许多枣农到新疆传授大枣栽培的种植技术,新疆红枣迅速发展。早在1988年,新疆就规划南疆的洛浦、泽普、疏附3个县为红枣基地。1999年,巴州若羌县从河南新郑引进枣苗50万株进行种植,成绩显著。到2006年为止,已经陆陆续续引进灰枣、骏枣、赞皇大枣、冬枣、金丝小枣和梨枣等20多个品种的苗木1300多万株,种植面积达到了12万亩。在若羌的带动下,且末、温宿、沙雅、巴楚、疏附、民丰和洛普等县及生产建设兵团也开始大力的发展红枣的种植,目前南疆地区枣种植面积已达139.5万多亩,其中,结果树面积达60万亩左右,年产鲜枣5万吨左右。据统计,目前,新疆红枣种植面积已突破650万亩,跃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产量120万吨。从去年开始,大片的新疆大枣进入盛果时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50%以上。 3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现状3.1 新疆红枣产业市场调查与分析3.1.1 生产市场 新疆光热水土资源丰富,是理想的红枣生产基地。从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枣树种植面积快速增加。新疆红枣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呈快速递增的态势。红枣已发展成为新疆林果业中的特色优势产业。图3.1 2009-2016年新疆红枣种植面积数据来源根据新疆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新疆红枣种植面积达到765万亩,2009年至2015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1%。2016年新疆红枣种植面积达780万亩。得益于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下游产业对红枣需求持续增长以及红枣的种植为农民带来了良好的致富效应,我国红枣种植业呈现了增长的势头。3.1.2 物流市场近年来新疆红枣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进入盛果期的红枣向市场供应大量的红枣,红枣不再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而且早在2005年的时候新疆红枣市场就已经进入了买方市场。按照现在的需求状况,价格压力一定会增大,如果不尽快的开拓市场,将来就会出现“枣贱伤农”的尴尬状况。新疆枣农中有组织的种植大户,也有很多分散、种植面积较小的小户。大部分的枣农都把经历放在了种植和管理上,却忽视了去开拓市场。红枣的收购也有许多的中间环节,除了一些产品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以外,新疆的枣农很少去和内地的销售建立直接的联系,新疆的红枣也避免不了多级一起被收购。大多数的种植小户缺乏市场的意识,在销售红枣时很少主动找市场,而是等待枣商上门来收购红枣,由于没有及时的了解红枣市场的信息,很容易被中间商压价,将红枣低价卖出,照成利益损失。现在新疆红枣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协会尚不完善,而且大部分都是只关注种植和管理,往往忽视了销售环节。没有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3.1.3 消费市场图3.3 2009-2015年红枣人均销售量与增长率数据来源根据新疆统计局的数据人均消费较低,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红枣属于大众类休闲食品,2014 年人均年消费量在6.11kg,2015年达到了7.23kg,但在国内消费刚刚起步,远没有达到行业的顶峰。行业未来仍可以维持增长10%-15%,主要考虑到一是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提升了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二是龙头企业主动宣传提高消费者对红枣认知度;三是红枣深加工产品的推出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由于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新疆红枣品质受到追捧,国内外出现热销新疆红枣的场面,若羌红枣还出现了脱销的现象。目前红枣龙头加工企业也在向新疆集中。2009年哈密大枣地头收购价为25元/公斤,若羌红枣收购价为40元/公斤,阿克苏地区收购价为20元/公斤,和田地区收购价为30元/公斤。经过红枣加工企业的筛选、分级、哄干、精细包装后,零售价格已经超100元/公斤以上.2013年新疆炎热的天气促成新疆红枣大丰收,但炎热的天气反而使红枣品质下降。大型红枣企业放弃了对新疆红枣货源的控制,使新疆红枣在2013年12月初出现价格急剧下跌,为其它各级枣商抢滩各自的市场打开了空间。在原来内地红枣主产区打开了新疆红枣销售的市场,在全国各地原来没有销售新疆红枣的地方闯出了销售市场。新疆红枣以平价走进千家万户,从奢侈品变成普通商品,这些都是新疆红枣服务于国内市场的可喜变化,走平民路线是新疆红枣当下最适合的道路。3.2 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3.2.1 生产现状 近年来,在苹果、柑橘等大宗水果增势趋缓的情况下,枣树的产量稳步提高,红枣产业大力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时期。1982-2011年的30年间,我国红枣种植的总产量增长了7倍左右,其中从1995 年来,枣树的面积和产量年均增幅度都在10%以上。我国红枣产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图3.2 2009-2016年新疆红枣产量数据来源根据新疆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新疆红枣产量达到363.3万吨,2009年至2015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2.1%。2016年新疆红枣产量将达到了450.5吨。红枣的产量随着面积的增加也在逐年增加。3.2.2 消费现状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养生问题越来越被人们的重视,红枣产品的营养品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目前市场上卖得比较好的红枣主要有金丝小枣,根据产地的不同有河北沧州的、山东乐陵的,还有新疆哈密大枣、新疆和田枣等。在这些红枣中,最便宜的便是滩枣,而最贵的要数新疆的和田枣,其次是新疆哈密枣。为什新疆红枣比其它地方的红枣要贵呢?因为新疆红枣都是万里挑一的,有蛋大小。而且肉厚味甜,因为这些红枣都生长于新疆独特的环境下,新疆的气候干燥,日照时间比其他地方长,再加上昼夜的温差较大,种出来的枣糖分就会更高更甜,口感更好。所以即使新疆红枣价格高但是仍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3.2.3 物流现状新疆红枣收购既有固定的长期客户,也有枣商、农民经纪人自行流动式的收购。枣农们缺乏与内地市场直接对接的能力。大多数枣农都是孤立的个体存在的,他们在种植和林间管理上倾注了大量精力,而将销售则是留给了枣商,这是他们无法控制的力量。新疆枣农中有组织的种植大户,也有很多分散、种植面积较小的小户。大部分的枣农都把经历放在了种植和管理上,却忽视了怎样去开拓市场。主要收购方是红枣加工、销售企业和疆内外客商,其主要是通过企业自身的营销网络和批发市场的集散中心对红枣进行销售。主要内地的进货渠道是从一级市场批发,有的商户亲自前往产地采购,有的商户直接由新疆当地专门的人发货代销,运送方式是以“走快件”“拼车”的比较多。枣树的产量稳步提高,红枣产业蓬勃发展。新疆红枣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产量也在逐年增长。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养生问题越来越被人们的重视,红枣产品的营养品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同。新疆的气候干燥,日照时间比其他地方长,再加上昼夜的温差较大,种出来的枣糖分就会更高更甜,口感更好。所以即使新疆红枣价格高但是仍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新疆红枣的收购既有固定的长期客户,也有枣商、农民经纪人自行流动式的收购。枣农们缺乏与内地市场直接对接的能力,枣农们忽视了怎样去开拓市场4 新疆红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4.1 枣农欠缺主动开拓市场的能力近年来新疆红枣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进入盛果期的红枣向市场供应大量的红枣,红枣不再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而且早在2005年的时候新疆红枣市场就已经进入了买方市场。按照现在的需求状况,价格压力一定会增大,如果不尽快的开拓市场,将来就会出现“枣贱伤农”的尴尬状况。新疆红枣收购既有固定的长期客户,也有枣商、农民经纪人自行流动式的收购。枣农们缺乏与内地市场直接对接的能力。大多数枣农都是孤立的个体存在的,他们在种植和管理上倾注了大量精力,而将销售则是留给了枣商,却忽视了怎样去开拓市场。红枣的收购也有许多的中间环节,除了一些产品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以外,新疆的枣农很少去和内地的销售建立直接的联系,新疆的红枣也避免不了多级一起被收购的局面。大多数的种植小户缺乏市场的意识,在销售红枣时很少主动找市场,而是等待枣商上门来收购红枣,由于没有及时的了解红枣市场的信息,很容易被中间商压低价格,将红枣以初级产品低价卖出,直接造成自身利益的损失。现在新疆红枣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协会尚不完善,而且大部分都是只关注种植和管理,忽视了销售环节。4.2 新疆产业链的不完整红枣的产业链主要有育种、种植、加工、制造、贮藏和销售等阶段,可以归纳为4个环节原材料生产—加工制造—销售渠道—最终消费者。目前还是以鲜食、制干出售为主,观光采摘、精深加工滞后,产品市场流通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就现在而言新疆没有一家企业是做枣树苗培育的,但是从事种植企业和农户则是比较多的。加工制造方面也只是筛选-清洗-烘干-简单包装出售的流程的粗加工为主,深加工的企业较少。销售渠道的企业也只有几家,和其他传统红枣生产省相比较,就现在而言,新疆红枣产业加工的能力比较弱、产业链较短。 4.3 新疆红枣缺乏专门的大型产地批发市场、消费地批发市场虽然政府正在大力建设和改进这一环节,但是批发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于红枣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目前,新疆红枣的批发市场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市,主要的红枣批发市场有北园春瓜果批发市场、东环干果市场、火车南站批发市场、月明楼干果批发市场、红山农贸市场以及赛马场附近市场。存在着设施简陋、布局拥挤、缺乏仓储等问题。经销商认为批发市场的摊位费、管理费较高;批发市场有自己的网络平台,但是提供的相关信息质量不高;批发市场提供仓储的地方很有限,在北园春瓜果批发市场中,53位经销商都是另行安排仓储的。大部分产区没有专门的大型的批发市场,主要是以集贸市场和农贸市场为主,由于产地的大型批发市场直接服务于农民、农村、农业,能够解决市场营销渠道不畅通,效率不高,和农民增收难的问题,需要加大建设的力度。 4.4 土地自主经营税费虽然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但农业税在新疆任然存在。在新疆买土地的使用权时,仍然要交农业税。例如是30年的使用权,头7年不用上税,从第八年开始上税,税率逐年增加,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就不会增加了。往后的几年就按规定的比率增收。15年的土地的使用权。头3年不用上税。往后的几年税率也是逐年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不会上涨了。5 新疆红枣产业发展对策5.1 新疆红枣产业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第一控制红枣的种植面积,加快培育区域龙头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面对新疆红枣产业没有对枣树苗的培育、深加工的企业较少、销售渠道的企业也只有几家的风险,应该去完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面对其他省企业的进入,应当要多多培养本地的加工企业。改变出售初级产品的模式,提高红枣的深加工的能力。改变粗加工、简单包装的现状,明确新疆红枣的市场价格定位优势。第二政府应该培养枣农的观察市场行情的能力,建立一个让枣农们与内地市场直接对接的平台,因为新疆的枣农大多数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农民,他们不知道如何与市场建立直接的关系,他们需要有人进行专门的培训。他们也需要一个平台去了解外面的行情。还有就是政府应该组织起来制定一个价格区间,让枣农在这个价格区间中自由买卖。第三在红枣的主要产区建设大型的专业的批发市场,整合分散的小商户。构建以产区划分的批发市场体系,完善管理,建立良好的市场信息反馈体制,使红枣的资源配置得到有效的控制。批发市场可建立专属的配送中心,或是加快物流业的发展,进一步简化流通程序,提高流通效率。继续探索新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新的运作模式,即企业化经营模式。第四取消新疆的土地自主经营税费,可以在农民购买土地使用权时,按照土地等级的好坏提高土地的费用,让农民自主经营。5.2 对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林果业已经成为新疆农民致富的一个新的支柱产业。新疆林果产业相关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疆红枣产业的发展道路,看向红枣市场的需求走势,谋划红枣产业市场的开拓,促进新疆红枣产业提升产品影响力和竞争力。专家学者建议,新疆红枣产业应在品种规划、规范化建园、提高建园质量、大力推广有机果品种植技术、推进市场建设速度、提高加工仓储能力、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为未来5年新疆红枣产值达到500亿规模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陈彤建议,新疆枣产业要从生产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从单一生产型结构向市场化产业化转变、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化,通过发挥各方优势,使新疆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带动枣农可持续增收。 第一方面加快建设综合灾害防控体系,主要是在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以及加大建设综合防控队伍的能力方面,全面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二方面制定和完善整个红枣产业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水平的标准,建立标准化的生产体系和拥有专业技术的队伍。推动精细的管理水平,提高机械化作业的水平,积极的创建高效的外向型基地。第三方面争取用3~5年的时间,培养一批年销售收入达到上亿元的加工企业,形成鲜明的特色产业的集群。第四方面建设市场流通体系,支持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物流企业的发展,加快发展中介服务组织。 结 论本文以传统文献检索手段为主,辅以网络、数据库等手段,开展资料收集、数据整理等。本文论述了新疆红枣种植的优势的条件、面积和产量的现状,指出了新疆红枣产业发展存在的枣农欠缺主动开拓市场的能力,产业链不完整、当地企业成长压力加大,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市场营销体系不够健全,供给面临暴增趋势、市场价格存在着风险,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应调整红枣产业结构、扶持区域农业龙头企业。并提出新疆红枣产业长期健康的发展、规模化的发展、加强市场竞争力和逐步加强产后处理的能力等建议。参考文献[1] 宋伟,赵邦宏.阜平红枣产业现状及对策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11(34)[2] 王雨,李华西.巴州红枣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村科技.2011,23(12)[3] 漆联全.新疆红枣产业的现状、要求及其发展趋势[J]. 新疆农业科学.2010,20(S2)4-6[4] 白瑞甫,李永贵.兵团红枣产业发展问题分析[J], 市场论坛,2010,10(05)[5] 史彦江,宋锋惠.红枣在新疆的发展前景及对策[J], 新疆农业科学, 2005,20(06) 4-8[6] 李文健,林成,于礼,李根才,张丽伟,赵桂荣,桑丽文.新疆红枣产业做大做强的战略思考[J],林业实用技术, 2013,13(09) 56-58[7] 田亮,贾隽,冯天来.陕北红枣产业运作模式调查与研究[J], 科技信息,2013,5(26)20-25[8] 许胜,何健.新疆喀什地区红枣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J] ,河北林业科技,2013,2(02)25-30 [9] 王田利,邵存应.新世纪我国红枣产业发生的重大变化[J],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3,15(11)35-38[9] 王若一.新疆红枣产业:发展模式还需调整[J],农经,2012,20(01)33-39 [10] 陈文博,余国新,刘运超.基于新疆红枣产业景气分析的抗风险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 2015,15(02)20-26 [11] 玉苏甫?买买提,阿娜尔古丽?拜克热,阿丝叶?阿布都力米提. 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15,16(14) 18-22[12] 金新文,姚雪东,刘成江,林海,娄正,高振江.新疆南疆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 2014,14(10)10-15[13] 周禹含,毕金峰,陈芹芹,刘璇,吴昕烨,陈瑞娟,邵春霖.中国红枣加工及产业发展现状[J],食品与机械, 2013,33(04) 15-18[14] Cyong JC,Kiyomi C H.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in fruit[J]. Zizyphusjuiuba.phytochemudtry,1980,19:27-47.[15] Abbas M F etal. The effect of ethephon on the ripening of fruits of juibe [J].Journal of Hortscience, 1994,69(3):465-466.[16] 姜羽晗,王志彬.新疆南疆红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阿克苏为例[J],新疆农垦经济, 2012,25(12)20-25[17] 陶雪英.新疆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新疆农业科技,2011,2(04) [18] 漆联全.新疆红枣产业的现状、要求及其发展趋势[J],新疆农业科学,2010,8(S2)15-20致 谢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张丽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在学习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侮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导师们的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  这三年中还得到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
目 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78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