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林牧渔业与农副产品加工业企业经营绩效对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涉农上企业的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从大农业的概念出发,选取了77家涉农上市企业,通过对比我国传统农林牧渔业企业与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的经营绩效,利用因子分析,计算出了我国涉农企业的绩效及排名,研究发现传统的农林牧渔企业绩效显著低于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通过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多元化经营的程度对于我国涉农企业的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此,本文建议,我国传统农林牧渔企业应该基于自己的主导产品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净利润,而基于主导产品来进行相关多元化经营也更有利于多元化战略的成功。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 引言 2
二、 文献综述 2
(一) 公司绩效评价的研究 2
(二) 农业类公司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3
三、 研究设计 4
(一)样本数据 4
(二)变量选取 4
四、 实证分析 5
(一)描述性分析 5
(二)计算绩效得分 6
(三)模型实证 7
五、 全文结论与政策含义 8
致 谢 9
参考文献: 10
我国传统农林牧渔业与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经营绩效
对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涉农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金善宝实验班(经济管理类) 丁文雁
引言
引言
农业作为国民生计的基础性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农业产业的风向标,农业上市公司肩负着带动农民增产创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使命,其经营水平代表着我国农业产业的现实状况和发展前景。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绩效水平与其应有的市场地位并不相称。与其他非农业类上市公司相比,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明显偏低,范黎波(2012)统计了20062010年五年来所有上市公司与农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平均净利润,从对比中发现,农业上市公司绩效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并且这种经营状况连续五年都没有任何改善。
不仅如此,本文基于农业的广义概念,统计了2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02014年五年来传统农林牧渔服务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四项指标发现,正如范黎波得出的结论一样,农业上市企业的绩效偏低,在农业上市企业中,传统的农业企业的绩效明显低于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02014年平均值
传统农林牧渔服务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152691.05
601639.04
净利润(万元)
6047.44
19447.04
总资产(万元)
277386.12
373257.46
每股基本收益
0.19
0.40
数据来源:根据网易财经五年的数据计算而得。
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企业联结农户形成的“农业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陈灿和罗必良,2011),具有一定的制度优势,但是农业龙头企业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多数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存在着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带动农户能力较弱、体制结构不健全、生产方式和营销方式落后等(陈超等,2002)。鉴于本文统计的涉农类上市公司的绩效较低,而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对于我国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研究分析涉农上市公司十分必要且重要。但是由于非农企业的样本量过大研究难度过大,本文另辟蹊径,在大农业的概念下,以两类涉农企业即传统农林牧渔服务业企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的经营绩效对比的视角,探究导致农业企业绩效低下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针对涉农类企业的经营建议。
文献综述
公司绩效评价的研究
综合前人的研究来看,公司绩效衡量和评价主要有三种标准,其一是财务指标,我国传统上主要采用这一标准来进行绩效评价,如采用每股收益EPS、 资产收益率ROA、 净资产收益率ROE等指标;其二是市场指标,常以公司托宾Q值、超额价值、股票年收益率等作为衡量公司绩效的标准;其三是数量经济计量指标,即全要素生产率指标。这些指标有利有弊,财务指标很多且综合性强,可以代表公司短期的经营状况,但易受会计方法和盈余管理的影响;而市场指标的非上市企业部分数据难以获得,难以确定指标的真实性;计算全要素生产率时,即使获得齐全的产出、资本、劳动力数据,但隐含在资本、劳动力及其相关的不可比因素,使测量出来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率及其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度数值的可信度不高。由此,我国有很多学者通过计量方法采用综合财务指标来进行绩效评价,最常见的是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法以及DEA分析。
由于上市公司的数据易获得性,部分学者针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潘琰和程小可(2000)利用了主成分分析法,选用了9个财务指标对上证30只样本股进行分析,结果证明盈利因素为对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最大,它是最主要因素。顾文炯(2005)从他选用2004年农业上市公司的15项财务指标,采用SPSS因子分析技术,从企业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质量四个方面,对我国18家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财务业绩进行评价,计算出了综合绩效得分,并进行了排名。徐勇(2007)等在分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绩效评价指标,并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31家上市龙头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许彪(2000)等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成长能力、还债能力、有股本扩张能力五个方面对农业类上市公司整体状况、绩效成因进行了评价分析。
另外,还有部分研究者通过一些管理决策模型来进行公司的绩效评价,黄敏(2010)等从功能、行为、绩效三个方面构建农业龙头企业综合评价模型(FBP),对江西省宜春市21家农业龙头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
农业类公司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林乐芬(2004)运用Excel和SAS统计软件包,对1055家上市公司中27家农业样本的上市公司,选取12项财务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出27家农业上市公司3年业绩的总得分,得出结论农业上市公司自身业绩总得分虽是负增长,但负增长的速度已经放慢;科技控股型和农产品深加工型的股份公司是农业上市公司成长中的绩优选择。彭熠(2006)通过因子分析对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及相关影响因素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以财务分析、案例分析、回归分析、均值分析、相关分析等手段,对影响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非农化经营、财税补贴政策等一系列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78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