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农商银行盈利模式优化研究

摘 要习主席总书记提出的“经济新常态”这一新概念指出,我国经济正在步入一个增长速度下行、结构转型升级和增长要素由外生驱动向内生驱动转变的新常态之中。在此过程中,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速、金融脱媒的加剧、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我国商业银行以利差为导向的传统盈利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因此,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如何优化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确保新形势下的商业银行收益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选择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常熟农商银行作为调研对象,分析农村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相关问题。从常熟农商行目前的经营现状,财务指标以及常熟农商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从个体到普遍性,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问题进行引申分析,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参考。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研究综述 2
1.3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3
1.3.1研究方法 3
1.3.2研究内容 3
2.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4
2.1相关概念界定 4
2.1.1盈利模式 4
2.1.2经济新常态 4
2.2理论基础 5
2.2.1多元化经营理论 5
2.2.2金融创新理论 5
3.常熟农商银行盈利模式现状分析 6
3.1常熟农商银行基本情况 6
3.2常熟农商银行营业收入分析 7
3.2.1利息净收入结构 7
3.2.2非利息净收入结构 8
3.3常熟农商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9
4.常熟农商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12
4.1盈利模式较为单一,传统业务为主导 12
4.2中间业务种类较少,创新程度不够 12
4.3盈利模式存在局限性 12
5.优化常熟农商银行盈利模式的对策建议 14
5.1转变经营模式 14
5.2大力发展和创新中间业务 14
5.3细分市场找准定位 实现差异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化经营 14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十几年取得巨大成就之后,我国的商业银行获得了长久的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低利息储蓄和高利率放贷来实现营业收入的增长,银行的利润来自巨额的存贷差,利差主导的模式占了我国银行业的半壁江山。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金融脱媒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这种以存贷差为主导的传统盈利模式难以长久的持续下去。
2018年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峰会正式发布了“中国金融科技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场景研究报告”,详细说明了A(人工智能)B(区块链)C(云计算)D(大数据)四大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在金融业的应用,预测了金融技术未来的七大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技术创新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倒逼原有金融模式的改变。阿里巴巴、京东金融等一些新型的互联网公司的兴起,P2P、小贷公司的发展,资产管理方式日益增多,新兴金融业给银行带来了不断地挑战,使得银行的利润被各种形式取代。
本文选择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常熟农商银行作为调研对象,分析农村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相关问题。从常熟农商行目前的经营现状,财务指标以及常熟农商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从个体到普遍性,对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问题进行引申分析,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参考。
1.1.2研究意义
在经济新常态下,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不断优化升级,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及服务业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日益增加,只有不断优化自身的盈利模式,不断适应经济新常态,完善自身业务,创新自身特色产品,商业银行才能够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作为多功能的金融百货公司,是我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中介机构,是宏观调控的工具,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经济逐步下行的压力和监管日益严格的趋势下,通过分析常熟农商银行盈利模式,探求一条新型的盈利路径,对提高银行自身的利润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通过对自身盈利模式的探究,提高自身金融创新的能力,优化了金融服务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支持和帮助。
1.2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认为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利差主导型和非利差主导型两类,随着经济增长和经济形势的变化,非利差主导型的盈利模式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趋势。下面三类是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
(1)商业银行想要优化盈利模式,必须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创新业务。陈国喜(2006)近几十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之所以长期保持高额利润,是因为与其在批发业务中的主要地位密切相关,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对批发业务服务形式进一步创新,加大对批发业务的研发投入。张育红、张宗益(2010)在对影响我国银行业净利差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商业银行应注重产品多元化,拓展中间业务,逐步改变传统盈利模式和收入结构。乔桂明、吴刘杰(2013)分析了盈利模式转变的迫切性和现有基本条件后,提出商业银行应加强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改变以往不合理的盈利模式。李宏瑾(2015)通过研究得出,在当前净利差缩小的宏观经济条件下,传统的扩大存贷款规模的粗放型利润增长模式已不再适用,银行应该专注于中间和零售业务的发展。
(2)通过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来分析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优化措施。杨继荣(2011)当前我国以利差主导的传统盈利模式已经受到利率市场化及宏观经济政策等的巨大冲击。杨继荣(2011)由于国家逐步放开存贷款利率,银行的利润极其不稳定。如果银行想要保持稳定的盈利,就必须要推动其业务的多样化改革。张楠慕(2013)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之后,银行的净利差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银行要改变不利局面,必须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宋建华(2014)研究互联网金融发现,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的原因,离不开网络的便捷和低成本的价格优势,这对银行业务有了一定的冲击,银行应依靠发展多年积累的自身资源进行多元化经营以提高自身的盈利水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49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