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在外饮食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四川成都市为例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户外就餐,在外饮食在居民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居民在外饮食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对成都市居民在外饮食消费的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主要采用描述性的统计分析以及Heckman两步法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在外饮食消费结构,主要是畜产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同时,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等与在外饮食水平呈正相关,家庭结构以及食品安全等影响因素对在外饮食有负的影响。旨在通过研究了解人们在外饮食消费的最新情况,以便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提供依据,同时,也能帮助相关部门更加科学地制定相关食品政策。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2
二、 文献综述 2
(一)在外饮食的衡量方法 2
(二) 在外饮食变化及影响因素 2
1、收入水平 2
2、家庭人口 3
3、消费偏好与生活习惯 3
4、时间机会成本的上升 3
三、 数据与模型构建 4
(一)在外饮食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4
1、模型设定 4
2、变量选择 4
(二)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5
1、数据来源 5
2、在外饮食变化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
3、在外饮食结构变化的交叉分析 6
四、 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8
五、 结论及政策性建议 10
(一)基本结论 10
(二)政策性建议 11
六、 本文的不足之处 12
致谢 12
图 1 在外饮食食品消费结构 6
图 2 在外饮食畜产品消费结构 6
图 3 在外饮食消费结构和年龄的交叉分析 7
图 4 在外饮食消费结构和收入的交叉分析 7
图 5 在外饮食畜产品消费和年龄的交叉分析 8
图 6 在外饮食畜产品结构与收入的交叉分析 8
表 1 变量定义与统计描述 5
表 2 在外饮食参与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策的Probit模型回归结果 9
表 3 在外饮食支出水平的OLS回归结果 9
城市居民在外饮食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引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2016年相关数据,截至2016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增长8.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上年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比上年增长8.2%。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111元,比上年增长8.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079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130元,增长9.8%。虽然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但是食品消费支出在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仍排在第一位。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居民在外饮食消费支出的增加,这一变化在城镇居民中犹为明显,并且呈现出快速上涨的趋势。
国外对在外饮食的差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较为细致和全面。如收入与在外饮食存在强烈的正相关(McCraken and Brandt,1987);单亲及没有孩子的家庭在外饮食的次数较多(Hayden,2004);全职工作的妻子与非全职工作的妻子在外饮食方面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差异(Kinsey,1983)等。国内研究起步较晚,如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每提高1%,在外饮食消费支出平均增加2.35元(徐秋艳,2015);四川省和重庆市农村居民的在外饮食水平显著高于山东,而山东和吉林农村居民的在外饮食水平无显著差异(马恒运,2001)等。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广泛应用,影响人们在我饮食的因素也在不断变化,使得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如近年来,化学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所造成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人们对合理膳食的关注日益提升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参与在外饮食的决策。
对此,本课题以四川省成都市城镇居民为例,运用Heckman两步法以及描述性统计分析,从在外饮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两方面进行探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影响因素,将其纳入经济学模型中。旨在通过研究了解人们在外饮食消费的最新情况,以便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提供依据,同时,也能帮助相关部门更加科学地制定相关食品政策。
二、 文献综述
(一)在外饮食的衡量方法
关于在外饮食的衡量方法,大部分学者是用在外饮食消费支出来作为衡量在外饮食的标准的。例如,按SSB提供的数据和1995年城镇居民消费可比价格计算,城镇居民在外饮食消费由1991年的89.8元上升到1998年的203.6元,增长了126%(马恒运,2000);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中国城镇居民实际年人均在外食物消费支出从1995年的37元增加到2010年的177元,年人均在外食物消费支出占人均食物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9.1%上升至2010年的21.2%(郑志浩,2012)。
也有学者用在外饮食支出占总饮食支出的比例来衡量,从1954到1978年,在外饮食支出占家庭总饮食支出的比例由25%上升到35%(Kinsey,1983);从20002012年,我国在外饮食消费支出所占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从14.7%逐步增加到21.8%(徐秋艳,2015)。还有学者是用在外就餐次数来衡量的,国外在对家庭在外消费餐厅类型的研究中,调查了三天内家庭平均在外用餐的次数(McCraken and Brandt,198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18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