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研究(附件)【字数:13310】

摘 要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进出口贸易总额也在不断提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达到36849.14亿美元。其中中小型外贸企业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江苏省作为我国的出口大省,而且中小型外贸企业数量较多,江苏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也在不断增加。但是企业遭遇出口信用风险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国外进口商拖欠货款,拒付货款频频发生,对江苏省中小型外贸企业对外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本文首先分析中小型外贸企业的风险管理现状,然后在分析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的出口信用风险及其原因。通过影响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帮助中小型外贸企业能够控制和解决面临的出口信用风险。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选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课题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文献综述 2
第二章 出口信用风险的概念与本质 4
2.1出口信用风险的概念 4
2.2出口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4
2.2.1国外企业恶意拖欠货款 4
2.2.2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管理制度不完善 5
2.2.3我国缺乏信用中介服务机构 6
第三章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状况及分析 7
3.1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概况 7
3.2出口信用风险分析 7
3.2.1国际环境分析 7
3.2.2国内环境分析 7
3.2.3 不同收汇方式下面临的风险 8
第四章 江苏省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问题 9
4.1中小型外贸企业 9
4.2江苏省中小外贸企业概况 9
4.3江苏省中小型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现状 9
第五章 信用风险与风险要素之间的实证分析 12
5.1 模型选取 12
5.1 数据来源 12
5.2 实证分析 12
5.2.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描述性统计 13
5.2.2 相关分析 13
5.2.3共线性检测 15
5.2.4 回归分析 15
5.3实证结果与总结 17
第六章 江苏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的对策 18
6.1企业建立合理的信用管理机制 18
6.2重视进口客户信用管理 18
6.3注重培训风险管理专业人士 19
6.4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 19
6.5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19
6.6投保出口信用保险 20
第七章 结束语 21
致 谢 22
参考文献 23
第一章 引言
1.1选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课题背景
2001年12月11日,经历了15年的艰辛,我国正式加入了WTO。入世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不断上涨,2004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1547.4亿美元,成为了第三大贸易大国。201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4.33万 亿元,其中出口额高达13.84万 亿元。而江苏省作为中国的一个出口大省,进出口总额为33634.4亿元,其中出口总额为21062.8亿元,同比增长了0.2%;进口总额12571.6亿元,同比下降了2.1%。但是,随着出口贸易额的不断增长,出口贸易风险也在增大,其中也包括出口贸易信用风险。
根据商务部研究院调查显示,我国出口业务的坏账率10倍甚至20倍高于发达国家,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出口信用风险所带来的货款拖欠和合同违约。所以出口信用风险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外贸出口的发展,尤其是中小型外贸企业,规模小,可周转资金少,如果不能及时收回资金,企业将很难顺利经营和发展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破产。本文主要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江苏省出口信用风险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1.2研究意义
2004年,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在中国外贸出口发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现阶段,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保证中小型外贸企业能够健康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大量资料表明,出口信用风险是制约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论文通过对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的研究,找出影响出口信用风险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助于加强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减少出口信用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研究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管理是帮助中小型外贸企业成功预防和应对出口信用风险的重要措施。虽然自中国入世以来,江苏省的出口贸易得到的快速增长,但是由于中小型外贸企业本身规模比较小,实力也不强,在出口业务上竞争力较差,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对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出口信用风险的因素,才能为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提出应对策略。
1.2文献综述
早期欧美发达国家较早的开展外贸业务,而且在实践过程当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为研究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出口信用风险提供了不少依据,有利于提出相应对策防范出口信用风险。我国对出口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从中国入世开始,中国外贸企业快速发展,对外贸易业务急速膨胀,随之而来的风险也逐步增加,其中尤其是出口信用风险。随着经济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1)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面临的问题的研究
金明华(2006)研究了中小企业防范国际贸易诈骗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国际贸易诈骗的对象从诈骗专业大公司转向了缺乏贸易经验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中小公司,而且受害者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转移到内地省份,中小型城市。[1]匡增杰(2012)总结了我国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的结构特点,并提出了我国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企业对信用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强,企业内部也没有建立防范出口信用风险的专门机构。[2]赵振智和高卓(2009)提出2007年的次贷危机使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受到重创,面临着很严峻的出口信用风险。一些国外企业刻意拖欠货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目前对如何惩治信用欺诈还没有相对完备的法律规定。[3]当然不只是这些原因,还有一些外部因素。赵寅(2016)认为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很少,信息数据库包含的数据量比较小,这样不能够做到有效的防范出口信用风险。[4]陈丹彤(2007)以广东省内的中小型外贸企业为例,讲述了广东省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概况,从政府方面和企业自身方面总结了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他认为出口信用风险增高不仅是因为法律保障缺乏,而且出口信用投保费率过高,企业难以承受,这就导致一些企业望而却步。[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7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