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附件)【字数:12152】

摘 要随着近些年来贸易开放度扩大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大部分经济学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目光逐渐转移到二者之间的关系上。高度重视起对外贸易的开放度和经济增长二者的之间互相起到的作用。从改革开放以来,因为不断加深的国际分工的原因,我国的外贸形式出现了新一轮的发展与变化。在此期间,出现了一个特别突出的现象,我国现如今身处的国际生产网络体系是一个垂直专业化的网络体系。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全球的产值的增速已早早的被国际贸易的增长率甩在了身后。本文首先探讨了中国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背景和意义,并回顾了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理论等相关理论,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其次总结分析了贸易开放和经济增长的现状,以及导致此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而运用统计数据描述了2007年至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和贸易开放的宏观经济形势,最后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科学性的验证,并分析实证研究数据的结果,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研究意义 2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3
2.1理论基础 3
2.2文献综述 3
第三章 中国贸易开放度和经济增长的现状 6
3.1中国贸易开放度的现状 6
3.2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 6
第四章 贸易开放度和经济增长关系的量化分析 9
4.1数据说明 9
4.2单位根检验 9
4.3协整检验 10
4.4 误差修正分析 11
4.5格兰杰因果检验 12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13
5.1 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结论 13
5.2政策建议 14
5.2.1促进转变贸易发展模式 14
5.2.2增加利用外资和有效利用外资 15
5.2.3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 15
结束语 17
致谢 17
参考文献.................................................18
第一章 绪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 选题背景
从现在这个大时代而言,不断加深的国际分工越来越复杂,新的变化也出现在了各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方面。这里最突出的情况表现是,世界产量的增长速度早已远远落后于国际间的贸易的增长速率了,特别还是在如今这么一个国际专业生产的网络体系之下。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采取的重要政策取向是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这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30几年来,我国日益加紧这和世界国际市场之间的联系。我国将持续扩大这贸易规模,同时也不会落下开放程度。这些年,我国在对外贸易上取得了烁烁的战果。我国的商品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7.79万亿元,比之前增长十个百分点也不止,大大改善了前两年对外进出口下降的窘境。
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对国际上的投资的加深得益于1978年所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开放不断在发光发热,我国的对外开放力度也在不断的扩大和深化,随之而来的结果便是我国飞速增长的国民经济。由此可见,倘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外资和贸易总量想要达到理想的程度,那么这个国家的或地区的贸易开放度必须与之匹配,因为这个贸易开放度所起到的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作用。根据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历史发展趋势和经济增长的实际,中国在从几乎自给自足的经济发展到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带动了人们的贸易、资源、资金和科技流动进一步加深了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这无疑影响了同期中国的经济增长。
同时,事物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与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相同,不仅仅是我国,同样适用于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市场的成本越高,本国的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也会受到影响,越来越高。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能够淘汰掉落后的生产线,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理论,同样能增加国家内的良性竞争。这样的一系列的推动,便会使我国不管是在国际市场的哪个方面都能具有较强的实力与别国竞争。然而,如果对外贸存在高度的依赖则表明中国的经济过度的依赖外需,这将会增加中国经济受世界经济影响的风险,并将给中国经济安全带来诸多隐患。美元与人民币心照不宣,一升一跌加之美国爆发的威胁全球经济进而引发金融危机的次贷危机。都出现了一个个危险的信号,他们都会极力的带来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的进口贸易方面。国外需求下降,也是大幅波动中国国民经济的一大祸首。造成了大幅下降的进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这是一把“双刃剑”无时无刻不悬在我国的头顶,提醒中国高度依赖外贸也会带来威胁。由此看来,充分意识到贸易开放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采用如何的机制来达到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来更好地去参与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怎么样去把这把“双刃剑”握在手中,更顺手的去使用它,是十分具有思考意义的。
1.2研究意义
反映一个国家市场开放度一个不可或缺的变量就是贸易开放度。特别是在研究经济增长和开放中。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还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就需要用贸易开放度这个变量来解释评估了。如果一个国家关闭边界并使其经济处于封闭状态,或者即使实行自由化,它的开放程度也不会很高,经济繁荣也会下降,更不用说最初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如果一个国家只注重贸易开放形式,而不关注方式,时机和结构,那么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氛围下,参与国际经济的能力和竞争力不仅不会提高,同时国家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也不会增加、扩大,也会对其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产生严重影响,最终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国际产业无法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国际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有负面的影响,国内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已经上升,严重时甚至导致经济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 发展迅速的中国,经济水平持续增长, 国力也相应提高。在过去的20年中, 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9.8%。中国经济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10.8%,7.9%,12.0%,83%和8.8%。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难以看到这种高速增长,中国出现的“双顺差”现象也不寻常。从这些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可以看出,贸易开放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这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它们之间真的存在着这种固有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吗?如果是的话,他们具体的内在行动机制是什么?因此,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中国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影响,对贸易和经济增长开放具体过程的分析和内部机制。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首先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找出了贸易开放度对这些因素的影响。可以更充分理解中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其次,在早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对外的实际情况, 建立了一个综合指标体系来衡量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对中国开放性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参考。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积极意义,对中国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8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