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视角的制造业发展分析(附件)【字数:11901】

摘 要制造业是经济之基石,自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美国的“再工业化”再次成为了目前全球热议话题,再加上我国推行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可见世界制造业的格局相较以往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德国、日本以及我国不再像以前一样纯粹依靠地理优势或是资源优势,而是依靠提高技术优化其价值链,带动产业链的优化,但是基于产业链的视角,制造业在优化升级中依然出现了许多阻碍因素,因此本文选择基于产业链的视角,以价值链为主要出发点,对制造业进行发展分析,结合国内与国外的制造业发展现状,通过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法,找出我国制造业升级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以此探索出如何实现我国制造业的优化升级。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2
1.3研究内容 2
第二章 中外关于产业链的研究综述 3
2.1国内相关产业链理论概述 3
2.2国外相关产业链理论概述 3
第三章 产业链视角下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5
3.1制造业产业链的相关概念及特点 5
3.2产业链视角下德国装备制造业现状分析 6
3.3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制造业现状分析 9
第四章 产业链视角下制造业的阻碍因素 13
4.1价值链视角的阻碍因素 13
4.2供应链视角的阻碍因素 13
4.3企业链和空间链视角的阻碍因素 15
第五章 制造业产业链攀升实例——装备制造业 16
5.1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16
5.2我国各类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17
5.3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攀升的途径 18
第六章 制造业产业链创新及建议 19
6.1宏观角度 19
6.2微观角度 20
结束语 23
致 谢 24
参考文献 25
引言
1.1研究背景
制造业的兴衰是影响国家实业和名族强盛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升我国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段之一就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再者,我国的制造业目前处于深化阶段,优化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又是经济增长的基石,所以打造优质的制造业产业链是我国经济实施创新的推动力,也为我国制造业的攀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结合国际背景,金融危机阶段,世界制造业的分工格局出现了重大调整,由于实体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许多发达国家为了提高本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选择重新振兴制造业,为此出台并实施制造业“再工业化”的战略。 自唐纳德.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他重新开始了“美国的再工业化”,旨在通过提高技术能力来改善制造业,打造优质的产业链;德国的“工业4.0”计划选择使用智能技术带动制造业作为其核心;英国出版了一份关于未来制造业的报告,该报告建立了7个高价值的知识,以促进研究和发展为制造业发展中心;2015年韩国政府主张将提高科技技术打造智能制造作为未来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战略目标。
结合国内背景,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使得出口需求低,同时外贸加工订单下降,短时间内没有变化,再者产业链方面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信贷紧缩,让许多中小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015年6月15日,李克强总理提出以“中国制造2025”计划为核心,打造“中国装备”的特色制造业,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系统已经变得丰富和自给自足,这一现象引领了大量的相关产业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
最后从产业链角度出发,以价值链为核心进一步推动技术提高与突破。加快制造业产业的集聚,是目前我国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目标。
1.2研究意义
近几年我国制造业迅速发展,产业规模首屈一指,结合产业价值链优化升级的国际背景,从产业链视角分析制造业的发展并以此提出建议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纵观目前的制造业发展情况,我国在制造业的资金投入方面,依然采取的大进小出的方式, 这对于一个拥有独立市场主体的国家来说依然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因此,“走出去”的政策可以使我国竞争激烈的制造业尽快挤进全球价值链的行列。另一方面,制造业在产业链方面加工制作环节有很好的竞争优势,但是在产品设计、产品销售环节以及品牌打造方面仍处于劣势地位,所以从产业链角度出发研究制造业的发展有助于顺应国际资本转移以及产业机构调整的趋势,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的高端攀升,实现制造业产业链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发展。
研究课题面向国内角度,有助于推动我国国内产业链的升级与调整,加快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可以优化制造业企业外部的产业资源配置,还对企业内部技术研究,劳动力配置以及品牌建设有着借鉴意义。
1.3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从制造业产业链发展的不同视角对我国的制造业现状进行分析,创新地使用产业链相关理论和案例相结合,发现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升级中存在的阻碍性因素,借助国内外制造业产业链升级创新的经验,以此构建和完善我国制造业产业链。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集中解决以下四个问题:(1)以德国装备制造业为例的国外制造业发展现状;(2)我国制造业产业链的现状分析;(3)从产业链视角出发,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阻碍因素;(4)构建和完善制造业产业链的建议和做法。本文主要借鉴国内外产业链相关理论,以此达到促进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创新的目的以及借鉴国外制造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制造业产业链的现状分析奠定基础。
中外关于产业链的研究综述
2.1国内相关产业链理论概述
2.1.1产业链的形成机制
基于产业链的中间产品的定价,蒋国俊对此做了研究,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他只研究了在一个公司内部的产品价格的最优定价,没有涉及到企业和企业之间中间产品的定价方法。 而吴金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突破,发现全面产业链的形成机理可分为三种基本模式,他认为价值链、供应链、技术和空间链的多维概念构成了产业链的整体,四者之间联系紧密,密不可分。 更具体地划分了产业链的范围。
2.1.2构建产业链的研究
龚勤林博士在构建制造业产业链方面研究了关于提升制造业产成品价格的方法、延伸产业链和区域与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解释贯彻了产业链的经济因素和区际效应问题,构建产业链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产业链的联合和产业链的扩展与延伸,龚勤林博士在蒋国俊的基础上做出了突破,他认为区域性产业链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的形成。
2.2国外相关产业链理论概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5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