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附件)

摘 要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受各界的关注,它最早出现在发达国家,其受到高度重视的原因在于随着它的产生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基于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加上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我国新生儿的比例逐渐减少,人口老龄化于1999年崭露头角。老龄化导致的人口结构变化将会从消费结构、劳动力市场、资本供给、以及全要素生产力等各个方面冲击我国产业结构。本文基于目前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严重的情况下,运用数据分析、文献索引等方法充分的研究其对产业结构造成的影响。本文引用我国2002年到2016年的统计数据,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建立eviews模型,这个模型直接反映人口老龄化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直观地说明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而总结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的时代将给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问题与机遇,如此我们便可以在这基础上给出一定的建设性意见。
目录
一、 引言 1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
(三)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2
二、 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的发展 3
(一)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3
(二) 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4
三、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传导机制 5
(一) 消费结构方面 5
(二) 劳动市场方面 5
(三)资本供给方面 5
(四)全要素市场生产力方面 6
四、实证过程与结果 7
(一)模型与指标选取 7
(二)数据使用 7
(三)估计方法与结果 8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9
(一)政府政策方面 9
(二)企业投资方面 9
(三)个人理财方面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2
一、前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不只是意味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伴随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是经济环境中各个组成部分的重要主体,人口结构一直以来都是经济研究的中心问题,因此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成为学者们研究探讨的热点。19世纪后期,法国首次出现人口老龄化,成为老年型国家。随着时间的变迁,人口老龄化不再只是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的问题,世界其他国家也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同时中国也在1999年开始出现老龄化,老龄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相反地劳动人口在数量上呈现下降的态势,如此人口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另外充沛的劳动力一直是我们国家前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即“人口红利”,由于老龄化的到来逐渐消失。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更加重视经济结构的对称性,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可持续的发展问题。我国早期经济发展主要靠第一、二产业来支撑,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我国开始着眼于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寻求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通过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方式不断实现产业结构间的升级以及产业内部的优化。人口结构是影响经济结构升级至关重要的变量,人口老龄化必定改变人口结构,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高技术含量、高素质的劳动人口是我们国家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主要的驱动力。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发展居多,第三产业相对落后。另外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多必定导致老龄化基数大,基于我国基本国情,人类老龄化发展速度迅猛,医疗保健的进步也使得我国老龄人口的高龄化,这些问题都将导致我国养老困难,因此引领企业发展养老产业至关重要。当然,老年人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以及消费方式,具体研究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深入了解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找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绊脚石,这将帮助国家和企业发展“银发产业”指出更加明确的方向,更加科学有利地解决时下严峻的养老问题,从而使我国能够加快经济转型的进程。
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下多数学者是从劳动供给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来对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讨论,其中的代表人物钟若愚(2005)即如此认为。有些学者则从统计学出发,例如杨光辉(2006)通过统计结果得出供需不是人口老龄化影响产业结构的唯一通道,城市的发展有快有慢,通过各个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与经济增长的不平衡这个渠道也能体现出来。王美艳与蔡昉(2012)发觉人口老龄化将导致我国的“人口红利”一点点地消失,使得适龄的劳动人口比重下降,如此便意味着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逐渐丧失比较优势,阻碍我国经济转型的脚步。徐建炜、茅锐(2014)在中国城镇居民的研究调查分析中得出结论,消费结构会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主要因为人口老龄化直接改变人口结构,人口结构直接影响消费结构。彭冬冬、刘玉飞(2016)调查研究推翻了一些人的误解(认为老龄化将减缓产业结构升级),他们得出的数据表现出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说老龄人口比重的增加将有益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Nugent(2006)统计了19602005年多个国家的数据显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是有地域性差异的。 Annabi(2009)等人从劳动薪资的角度思考得出老龄化尽管削减了适龄劳动力的数量,根据供需原理,这将提高劳动力的平均薪资水平,反过来就增大了人工成本,促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商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Siliverstovs等学者(2011)利用了51个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19702004 年间的面板数据来进行实证调查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显示人口老龄化对就业结构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其对农业发展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出负相关的关系,对金融等服务业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本文试图通过结合近年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采用理论分析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理论研究可以通过文献检索获取,数据分析则是通过统计数据搜索,运用国家统计局等国家相关部门权威数据和学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建立eviews模型,借助模型结果更加直观地反映老龄化与经济结构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说明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经济结构。
二、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的发展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国际上通用的判定老龄化的标准是:超过60岁的占国家所有人口达到10%,超过65岁的人口占国家总人口达到7%均算作人口老龄化社会[1]。根据这个标准,我国1999年开始步入老龄社会,直到2000年我们国家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们国家65岁及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将近9000万人口,约占总人口7%,达到60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约10%左右,将近1.3亿人口。图1反映的是我国20022016年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变动折线图,总体上表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2010年,是第六次中国进行人口普查,图1中可以看出2010年是个转折点,相较于2009年老龄人口增速大,但在2011年老龄人口有所下降,这一年我国大于或等于65岁的老龄人口占比已经达到8.9%。2011年之后我国老年人口直线上涨,直到2016年末,根据抽象调查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峰,约占10.1%。据统计,我国老龄化程度将在2050年达到30%40%的水平,这就意味着每10个人中就有3到4个老年人,以目前我们国家的养老体制来讲,每个家庭的养老负担将大大增加。中国经济自改革开发以来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相对发达国家来讲,我国的产业结构层次仍然比较落后,第三产业的占比没有达到一半的水平,就业率也不足4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23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