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居民汽车消费信贷的因素分析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国民收入持续增加,人们消费结构发生改变以及消费信贷意识不断增强, 使得我国银行业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继房地产业之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然而我国开展此项业务的时间还比较短,并且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还处于较落后的现状,这严重制约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本文从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现状入手, 并利用调查问卷,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分析影响我国居民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因素,为商业银行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加强汽车信贷风险防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一)我国居民汽车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2
(二)我国居民汽车消费信贷的影响因素3
三、我国居民汽车消费信贷的现状分析3
四、我国居民汽车消费信贷的影响因素分析4
(一)理论分析 4
(二)描述分析5
1、样本数据来源5
2、样本数据的特征及分析5
3、小结8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8
致谢9
参考文献9
附录11
影响居民汽车消费信贷的因素分析
引言
引言
目前对汽车消费信贷的研究多侧重于宏观角度来研究关于汽车消费信贷的影响因素,而本文将从消费者对汽车消费信贷的需求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居民的汽车消费信贷行为,从而得出影响汽车消费信贷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使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促进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发展。

图1:我国居民私人汽车拥有量柱形图
资料来源:根据统计局网站数据
文献综述
(一)我国居民汽车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
第一,从消费者角度看:消费者消费信贷意识淡薄是当前汽车消费信贷的存在的一个问题。崔征(2014)、王舒(2009)及戴鸿广、闰俊峰(2003)指出我国目前个人消费信贷观念依然很薄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第二,从商业银行自身管理角度说:选择贷款对象时所要求的条件较严格,这使得汽车消费信贷的数量大大地减少,严重地制约了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赵萍(2001)及伍军、齐亚莉(2003)都提出这一问题,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对借款人条件的规定为汽车消费信贷定了一个较高的标准,这使能达到这个标准的消费者只占一小部分。同时田晓玲、王颖星(2007)提出信贷主体单一,不适应汽车金融服务多样化发展的要求。王景丽(2005)、伍军、齐亚莉(2003)及徐方(2012)也同样指出此问题。
第三,从相关体制和法律来看,崔征(2014)、樊永勤(2008)及刘聪、姚秋、刘岩(2005)都提出了中国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是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制约因素,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而透明度较低,因此许多人名义上的收入与实际收入会有很大差距,另外借款人所提供的资料只能表明当前的财务、信用状况,很难评估未来的发展情况,所以贷款期越长,发生损失的概率就越大。同时,张曙(2013)、雷蕾(2009)及张莉、吴凯(2008) 都从法律法规和监督体系缺失的角度展开了研究,指出与汽车信贷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政策还没有健全完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大多数学者所公认的问题之一。其中王舒(2009)、周爽(2007)、徐方(2012)和段向宁(2004)也在研究中提出这一问题。
(二)我国居民汽车消费信贷的影响因素
1、政治因素
李卫东(2013)指出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消费者个人信贷方面的条款较少,相关违约惩处的办法也不具体,造成了消费信贷的风险。同时消费信贷政策也存在不足。樊永勤(2008)刘聪、姚秋、刘岩(2005)补充提出了中国个人信用制度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张曙(2013)及雷蕾(2009)张莉、吴凯(2008) 都从法律法规和监督体系的缺失的角度展开了研究,指出与汽车信贷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政策还没有健全完善。
2、经济因素
目前消费者对于一般信贷消费的接受程度较高,需求也较高,但是对于汽车消费信贷的需求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张曙(2013)从影响消费者的汽车消费需求的要素上看,主要有两点:首先是消费者购买汽车车需要花费更多的费用,成本也逐渐增加。在购买阶段,消费者需要承担汽车购置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保险费、牌照费等各种费用,因而他们所需花费的成本就很高,这个贾怀东(2002)、王景丽(2005)及伍军、齐亚莉(2003)也提到。其次是目前汽车的配套设施的建设还不完善。一些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停车位等还比较落后。
3、社会因素
孙烨(2004)提出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消费者信贷消费倾向不高上。因为受到“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观念的渲染, 我国很多居民任然倾向于保守性消费 ,还很难接受“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的消费信贷方式。这就严重制约了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正如崔征(2014)、王舒(2009)及戴鸿广、闰俊峰(2003)所提出的这是当前汽车消费信贷存在的一大问题,因而是影响汽车消费信贷的重要因素之一。
4、技术因素
市场上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如抵押物风险、市场价格波动、银行利率变动等使商业银行面临技术上的风险,目前商业银行也没有相应的风险防范技术。郭珩(2003)指出目前,商业银行开展的汽车消费贷款一般是以消费者所购车辆作为抵押,这种做法虽然看似控制了资产,但实际上是存在风险的。贾怀东(2002) 、费晴霞(2000)及张鲤衡(2012)都指出当前汽车消费信贷缺乏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鉴于当前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仍存在许多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汽车消费信贷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为商业银行营销汽车消费信贷, 加强汽车信贷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我国居民汽车消费信贷的现状分析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产生于1995年,至今为止可以分为四个阶段。2003年10月,《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汽车消费信贷进入竞争阶段。汽车作为一种耐用消费品,它的产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消费信贷的推动,而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程度直接决定了汽车消费的规模。目前汽车消费信贷有如下几个特征:①提供汽车消费信贷的公司形式多样。当前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竞争主体有三个:银行、汽车经销商和汽车企业财务公司。②主要是针对个人发放。在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主要是指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其发放的对象主要是消费者个人。③贷款时间较长。贷款期限一般为3到5年之间。④担保方式多种多样,有抵押、质押、保证三种方式。⑤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还款。贷款一般是借款者在一次性偿还全款比较困难时减轻负担的选择,因此还款方式多为分期分次还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72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