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 要竞争与倾销,既是重合的又是冲突的,只有把两者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位,把公平竞争与贸易保护之间的关系协调好,这样的话,国际贸易关系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在WTO法律体系中,反倾销方面的法律,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变的越来越迅速的这种现象,做为一种非关税壁垒,贸易保护者们不断地运用反倾销,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损害了竞争的自由化,以及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国内外经济学家、经济法学家和从事外贸的企业家都对反倾销的应对策略研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而且他们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他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我国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的现状、遭受的原因,而且还有一些非常有用的应对策略。本文对他们的研究成果也作出了很多补充,描述了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叙述了反倾销的概念,分析了其经济效应。其次,从我国遭遇反倾销的总体趋势和被指控的产品的产品类别分析,得出了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的现状与特点。另外,用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案例,总结出了我国反倾销的总体特征和特点。最后,本文还分析了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1
第二章 反倾销的概念与经济效应 2
2.1反倾销的概念 2
2.2经济效应 2
第三章 我国遭遇反倾销的现状与特点 5
3.1我国遭遇反倾销的总体趋势分析 5
3.2我国遭遇反倾销指控的产品类别分析 5
第四章 西方国家对我国反倾销的典型案例影响 7
4.1典型案例介绍 7
4.2西方国家对我国反倾销的总体特征分析特点总结 9
第五章 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11
5.1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持续增强 11
5.2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反倾销措施的滥用 11
5.3国外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 12
5.4我国出口企业应诉不力 12
第六章 我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14
6.1多元化的调整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口贸易战略 14
6.2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地位 14
6.3合理利用WTO规则赋予的权利 15
6.4完善企业反倾销应诉机制 15
结束语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我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遭遇反倾销调查,已经成为世界上遭遇出口商品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我国企业采取的不应诉或者应诉不得力状况也是倾销调查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对此,表明我国在对外贸易上缺乏组织力和完整的法律体系保障。特别是当起诉国是贸易出口大国时,反倾销的调查更过。其中不免也有很多进口国家,也对我国进行反倾销调查,一次又一次地采取回应策略,对我国产品不断发起反倾销调查,从而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目前,不应诉或应诉不力的问题,在我国反倾销应诉研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找出问题的原因和对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十几年期间,我国的出口贸易额迅猛增长,但是仍然不断的遭受其他国家指控,我国的反倾销案例数量依然是全球之首。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在数量、国家和产品上,我国遭受的反倾销指控的趋势是扩展的。对于我国的出口贸易的发展,遭受反倾销的话会直接受到损害。
我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和西方国家的双边贸易,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有了迅速的发展。其中西方国家认为,在对外贸易中我国大概处在顺差地位。这样的话,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刺激到国外有些竞争者,他们或许会利用反倾销法,来实施反倾销,不断地指控我国出品商品的倾销问题。
第二章 反倾销的概念与经济效应
2.1反倾销的概念
反倾销的概念:进口国所采取的对抗措施,是为了针对其他国家对本国的倾销行为的一种措施。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利用反倾销行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在WTO的规则下使用贸易救济措施是可以的,这是一种针对进口国本土产业保护的一种重要措施,其保护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上且保护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壁垒直接有效的影响该产品的经济效应,效应的表现主要有四种,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会做简单的介绍。引发的经济效应会不断地削弱国内进口竞争产业的保护作用,而且还会增加企业的出口成本。
2.2经济效应
对进口国来说,反倾销和其他的贸易措施不一样,最后征收的反倾销税和反倾销方面是根据进口市场来进行的调查确认的。反倾销投诉是反倾销措施的利用最多的手段。反倾销主要反对的是不公平的贸易,反倾销税收取力度、大小都决定了反倾销措施的水平。反倾销的具体措施实行的目标大多是出口企业,出口企业出口的国家/地区的不同会受到不同强度的反倾销措施。这些对进口国来说都和其他的贸易措施不同,它是多边贸易体制的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是一种例外。
2.2.1贸易转移效应分析
发生贸易转移效应的原因有很多种,只要有进口商对一种商品的对外关税不一样,就会有发生贸易转移发生的可能性。下面先解释一下贸易转移效应的概念,最先用于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分析中的贸易转移概念,指的是进口商不从第三方进口,而从成员国进口,但是如果关税同盟在内部不征收关税,则统一对外关税。实际上,对某一个产业有针对性的实行反倾销措施必然会导致该产业的贸易效应转移。一方面贸易转移效应产生是由于进口国对该产业的企业征收高额的税收,对于不是该产业的企业的关税则因此相对降低。另一方面是说国外严厉的税收使国外市场上我国出口的产品价格上升,刺激了国内很多潜在的出口商出口贸易的产生。
2.2.2投资跨越效应分析
反倾销领域也显示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密切关系。跨国公司进行的对外国的直接投资,这是为了要打破贸易投资壁垒的投资。为了突破东道国贸易投资障碍即东道国设立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抬高进入门槛,跨国公司投资形式成为新型投资形式。国际直接投资以及国际贸易之间的互相关系,也不断地被影响着。国际直接投资分以下4种:1、突破贸易壁垒型2、劳动成本寻求型3、投资资源寻求型和4、市场寻求型。在WTO规则中,反倾销的行政程序能在某种程度上对出口企业产生无形的压力。
一般情况下,进口国对出口国的反倾销保护,是一种贸易壁垒,它还鼓励出口企业在进口国投资设立工厂,或者,在没有遭受反倾销指控的第三国家投资设立工厂,最后,再出口,以克服反倾销保护,这样就无形中产生了投资跨越效应。
2.1.3上下游产业的继发性保护效应分析
反倾销措施主要保护的对象是上游产业的产品,通过保护上游产品会使得下游产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以此来降低下游产品的竞争力。下游产业在一定情况下也会进行反倾销申诉,如果申诉通过的话,继发性保护效应,就会在最先提起的反倾销的上游产业中产生。从政治经济学的方向来看,某个行业会因为是否会获得保护的预期效益,而决定是否申诉反倾销保护。伴随着反倾销措施的长期实施,会使从上游行业不断的向下游行业进行扩散。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1
第二章 反倾销的概念与经济效应 2
2.1反倾销的概念 2
2.2经济效应 2
第三章 我国遭遇反倾销的现状与特点 5
3.1我国遭遇反倾销的总体趋势分析 5
3.2我国遭遇反倾销指控的产品类别分析 5
第四章 西方国家对我国反倾销的典型案例影响 7
4.1典型案例介绍 7
4.2西方国家对我国反倾销的总体特征分析特点总结 9
第五章 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11
5.1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持续增强 11
5.2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反倾销措施的滥用 11
5.3国外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 12
5.4我国出口企业应诉不力 12
第六章 我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14
6.1多元化的调整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口贸易战略 14
6.2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地位 14
6.3合理利用WTO规则赋予的权利 15
6.4完善企业反倾销应诉机制 15
结束语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我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遭遇反倾销调查,已经成为世界上遭遇出口商品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我国企业采取的不应诉或者应诉不得力状况也是倾销调查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对此,表明我国在对外贸易上缺乏组织力和完整的法律体系保障。特别是当起诉国是贸易出口大国时,反倾销的调查更过。其中不免也有很多进口国家,也对我国进行反倾销调查,一次又一次地采取回应策略,对我国产品不断发起反倾销调查,从而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目前,不应诉或应诉不力的问题,在我国反倾销应诉研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找出问题的原因和对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十几年期间,我国的出口贸易额迅猛增长,但是仍然不断的遭受其他国家指控,我国的反倾销案例数量依然是全球之首。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在数量、国家和产品上,我国遭受的反倾销指控的趋势是扩展的。对于我国的出口贸易的发展,遭受反倾销的话会直接受到损害。
我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和西方国家的双边贸易,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有了迅速的发展。其中西方国家认为,在对外贸易中我国大概处在顺差地位。这样的话,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刺激到国外有些竞争者,他们或许会利用反倾销法,来实施反倾销,不断地指控我国出品商品的倾销问题。
第二章 反倾销的概念与经济效应
2.1反倾销的概念
反倾销的概念:进口国所采取的对抗措施,是为了针对其他国家对本国的倾销行为的一种措施。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利用反倾销行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在WTO的规则下使用贸易救济措施是可以的,这是一种针对进口国本土产业保护的一种重要措施,其保护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上且保护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壁垒直接有效的影响该产品的经济效应,效应的表现主要有四种,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会做简单的介绍。引发的经济效应会不断地削弱国内进口竞争产业的保护作用,而且还会增加企业的出口成本。
2.2经济效应
对进口国来说,反倾销和其他的贸易措施不一样,最后征收的反倾销税和反倾销方面是根据进口市场来进行的调查确认的。反倾销投诉是反倾销措施的利用最多的手段。反倾销主要反对的是不公平的贸易,反倾销税收取力度、大小都决定了反倾销措施的水平。反倾销的具体措施实行的目标大多是出口企业,出口企业出口的国家/地区的不同会受到不同强度的反倾销措施。这些对进口国来说都和其他的贸易措施不同,它是多边贸易体制的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是一种例外。
2.2.1贸易转移效应分析
发生贸易转移效应的原因有很多种,只要有进口商对一种商品的对外关税不一样,就会有发生贸易转移发生的可能性。下面先解释一下贸易转移效应的概念,最先用于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分析中的贸易转移概念,指的是进口商不从第三方进口,而从成员国进口,但是如果关税同盟在内部不征收关税,则统一对外关税。实际上,对某一个产业有针对性的实行反倾销措施必然会导致该产业的贸易效应转移。一方面贸易转移效应产生是由于进口国对该产业的企业征收高额的税收,对于不是该产业的企业的关税则因此相对降低。另一方面是说国外严厉的税收使国外市场上我国出口的产品价格上升,刺激了国内很多潜在的出口商出口贸易的产生。
2.2.2投资跨越效应分析
反倾销领域也显示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密切关系。跨国公司进行的对外国的直接投资,这是为了要打破贸易投资壁垒的投资。为了突破东道国贸易投资障碍即东道国设立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抬高进入门槛,跨国公司投资形式成为新型投资形式。国际直接投资以及国际贸易之间的互相关系,也不断地被影响着。国际直接投资分以下4种:1、突破贸易壁垒型2、劳动成本寻求型3、投资资源寻求型和4、市场寻求型。在WTO规则中,反倾销的行政程序能在某种程度上对出口企业产生无形的压力。
一般情况下,进口国对出口国的反倾销保护,是一种贸易壁垒,它还鼓励出口企业在进口国投资设立工厂,或者,在没有遭受反倾销指控的第三国家投资设立工厂,最后,再出口,以克服反倾销保护,这样就无形中产生了投资跨越效应。
2.1.3上下游产业的继发性保护效应分析
反倾销措施主要保护的对象是上游产业的产品,通过保护上游产品会使得下游产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以此来降低下游产品的竞争力。下游产业在一定情况下也会进行反倾销申诉,如果申诉通过的话,继发性保护效应,就会在最先提起的反倾销的上游产业中产生。从政治经济学的方向来看,某个行业会因为是否会获得保护的预期效益,而决定是否申诉反倾销保护。伴随着反倾销措施的长期实施,会使从上游行业不断的向下游行业进行扩散。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