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
本文构建了一个系统化的贸易便利化测度体系,对东盟十个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然后根据拓展的引力模型,探究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通过具体实证发现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差异显著,除贸易便利化外,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东道国人口数量对中国对外直接贸易也有显著促进作用;距离成本的效应不明显。本文认为,中国在与贸易便利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经贸往来的同时,需要增加对与中国贸易量大的国家的投资,更有助于占领当地市场。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 、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4
(一)贸易便利化的现实意义 4
(二)贸易便利化的界定和测算 4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驱动因素的理论研究 5
(二)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 5
1. 流量蝉联全球第二,比重首超一成 5
2. 对外投资并购领域广泛,数量金额创历史之最 6
3.非金融类流量的近七成来自非公有经济控股投资主体 6
4.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行业分布和区域分布 6
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 6
三、 贸易便利化水平测度与分析 6
(一)样本国家选择 6
1. 选择研究的国家 6
2.2016年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情况 6
(二)指标体系构建 7
(三)数据处理和权重确定 7
四、 模型构建 8
(一)变量描述 8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8
(三)回归模型建立 8
五、 实证分析 9
(一)回归方程 9
(二)对回归结果的解释 9
六、 结论与建议 10
(一)研究结论 10
(二)政策建议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表 1 2016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7
表2 各指标及二级指标说明7
表 3东盟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结果8
表 4 实证分析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果 9
贸易便利化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
引言
引言:1991年,中国和东盟开始了对话进程。经过20年的共同努力, 双方政治互信显著提高,经贸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其他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中国——东盟关系充满生机,发展前景广阔。经济上,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目前, 中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在2016年,双边贸易量达到4522亿美元。2014年8月,双方同意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谈判。自2004年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业投资峰会每年都在广西南宁举行,峰会已成功举办了14届,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了东南亚国家,以促进建立一个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他提议签署《中国与东盟国家睦邻合作条约》,准备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举措。在2017年11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与东盟领导人的对话,强调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是相互信任、相互谅解、互惠互利、相互帮助的战略伙伴。中国坚持真诚友好的理念,坚定发展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坚定支持东盟共同体的建立,坚决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核心作用,促进“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与东盟发展战略接轨,创造更高层次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将进一步向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迈进,为亚太地区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注入新的动力。
我国与东盟的联系日益密切,尤其是经济上的联系,双方间的贸易额和投资额都快速增长,合作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
贸易便利化是当前国际贸易领域的焦点。许多研究结论都表明,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两国之间的贸易有很大的正面影响。此前已经有不少学者探讨过贸易便利化与贸易量的关系,但是贸易便利化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还鲜少有人研究。所以本文将研究分析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东道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是会增加还是减少直接投资额。本文选择东盟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具有现实基础和意义,并会通过研究结果给出政策建议。
一 、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一)贸易便利化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 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其前身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致力于推进成员国开放市场,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世界平均关税水平已大幅下降,许多非关税贸易壁垒被削减,传统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少。与此同时,“贸易的非效率”作为一种看不见的市场准入障碍日益引起许多国际组织、政府和贸易界的广泛关注,促使人们密切关注贸易便利化问题,并且想要消除跨境贸易过程中的机制性和技术性障碍,降低贸易成本和减少困难(曾铮、周茜,2008)。亚洲开发银行(2008)的评估也认为,交易成本所占的比重大约是国际贸易中货物价值的1%15%。亚太经合组织的评估结果将繁琐的海关程序和条例作为与关税等同的最大问题 (APEC, 2000)。
增加基础建设投资后,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国家和地区可以明显地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Shepherd and Wilson(2008)选取东盟国家贸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区域内的贸易流量对单一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相当敏感。
(二)贸易便利化的界定和测算
评估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工作是复杂而艰巨的。一些?定?量?研?究?用贸易?的“时间成本”来衡?量贸易便?利化。与?现有?的?研?究结果相结合,贸易时间成本?可?以作如下?定?义:由于?海关管理、安?全?检查、贸易融?资、安?全事?务、?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等?限?制和规?定而?导?致?的贸易时间延?误。Hertel et al(2001)基于?日本和新加坡之间?的贸易协?定,?在取消关?税和配?额?的基础上优化贸易手?续,?以减?少时间成本,并?利?用CGE模?型来模?拟,?研?究发?现:该措施能?能能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Beh Myers (Hummels, 2001)?建?立?了引?力模?型,使?用美国?的?月?度贸易数?据,并通过“支?付?意?愿”来估算各种?商?品贸易时间?的等价关?税。基于?这个基础上,?赫?迈尔斯等(2007)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发?现国?际贸易时延?所?产生?的壁垒效应往往高于关?税。Strutt等(2008)使?用相?同?的方法和?更新?的数?据来?探?究?非?洲贸易?的时间成本。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 、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4
(一)贸易便利化的现实意义 4
(二)贸易便利化的界定和测算 4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驱动因素的理论研究 5
(二)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 5
1. 流量蝉联全球第二,比重首超一成 5
2. 对外投资并购领域广泛,数量金额创历史之最 6
3.非金融类流量的近七成来自非公有经济控股投资主体 6
4.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行业分布和区域分布 6
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 6
三、 贸易便利化水平测度与分析 6
(一)样本国家选择 6
1. 选择研究的国家 6
2.2016年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情况 6
(二)指标体系构建 7
(三)数据处理和权重确定 7
四、 模型构建 8
(一)变量描述 8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8
(三)回归模型建立 8
五、 实证分析 9
(一)回归方程 9
(二)对回归结果的解释 9
六、 结论与建议 10
(一)研究结论 10
(二)政策建议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表 1 2016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7
表2 各指标及二级指标说明7
表 3东盟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结果8
表 4 实证分析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果 9
贸易便利化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
引言
引言:1991年,中国和东盟开始了对话进程。经过20年的共同努力, 双方政治互信显著提高,经贸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其他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中国——东盟关系充满生机,发展前景广阔。经济上,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目前, 中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在2016年,双边贸易量达到4522亿美元。2014年8月,双方同意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谈判。自2004年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业投资峰会每年都在广西南宁举行,峰会已成功举办了14届,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了东南亚国家,以促进建立一个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他提议签署《中国与东盟国家睦邻合作条约》,准备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举措。在2017年11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与东盟领导人的对话,强调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是相互信任、相互谅解、互惠互利、相互帮助的战略伙伴。中国坚持真诚友好的理念,坚定发展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坚定支持东盟共同体的建立,坚决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核心作用,促进“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与东盟发展战略接轨,创造更高层次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将进一步向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迈进,为亚太地区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注入新的动力。
我国与东盟的联系日益密切,尤其是经济上的联系,双方间的贸易额和投资额都快速增长,合作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
贸易便利化是当前国际贸易领域的焦点。许多研究结论都表明,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两国之间的贸易有很大的正面影响。此前已经有不少学者探讨过贸易便利化与贸易量的关系,但是贸易便利化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还鲜少有人研究。所以本文将研究分析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东道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是会增加还是减少直接投资额。本文选择东盟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具有现实基础和意义,并会通过研究结果给出政策建议。
一 、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一)贸易便利化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 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其前身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致力于推进成员国开放市场,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世界平均关税水平已大幅下降,许多非关税贸易壁垒被削减,传统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少。与此同时,“贸易的非效率”作为一种看不见的市场准入障碍日益引起许多国际组织、政府和贸易界的广泛关注,促使人们密切关注贸易便利化问题,并且想要消除跨境贸易过程中的机制性和技术性障碍,降低贸易成本和减少困难(曾铮、周茜,2008)。亚洲开发银行(2008)的评估也认为,交易成本所占的比重大约是国际贸易中货物价值的1%15%。亚太经合组织的评估结果将繁琐的海关程序和条例作为与关税等同的最大问题 (APEC, 2000)。
增加基础建设投资后,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国家和地区可以明显地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Shepherd and Wilson(2008)选取东盟国家贸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区域内的贸易流量对单一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相当敏感。
(二)贸易便利化的界定和测算
评估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工作是复杂而艰巨的。一些?定?量?研?究?用贸易?的“时间成本”来衡?量贸易便?利化。与?现有?的?研?究结果相结合,贸易时间成本?可?以作如下?定?义:由于?海关管理、安?全?检查、贸易融?资、安?全事?务、?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等?限?制和规?定而?导?致?的贸易时间延?误。Hertel et al(2001)基于?日本和新加坡之间?的贸易协?定,?在取消关?税和配?额?的基础上优化贸易手?续,?以减?少时间成本,并?利?用CGE模?型来模?拟,?研?究发?现:该措施能?能能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Beh Myers (Hummels, 2001)?建?立?了引?力模?型,使?用美国?的?月?度贸易数?据,并通过“支?付?意?愿”来估算各种?商?品贸易时间?的等价关?税。基于?这个基础上,?赫?迈尔斯等(2007)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发?现国?际贸易时延?所?产生?的壁垒效应往往高于关?税。Strutt等(2008)使?用相?同?的方法和?更新?的数?据来?探?究?非?洲贸易?的时间成本。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