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场化趋势下中间业务发展与商业银行绩效的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业务规模及盈利能力受到遏制,商业银行的经营也面临着更大的利率波动风险。本文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分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将中间业务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非利息收入占比与银行绩效之间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中间业务能够有效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最后,针对我国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抓住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机遇,提高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2
二、文献综述2
三、利率市场化趋势下中间业务发展概况3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3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面临的挑战5
四、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绩效实证分析5
(一)变量选取与研究假设 5
(二)模型设定6
(三)面板数据描述性分析6
(四)商业银行绩效回归分析7
五、利率市场化趋势下中间业务发展措施10
(一)重视中间业务发展,改善商业银行盈利结构10
(二)创新产品种类,促进中间业务多元化发展10
(三)完善制度规范,有效控制和规避风险11
(五)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中间业务产品服务水平11
六、结论与展望11
(一)研究结论11
(二)研究展望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2
利率市场化趋势下中间业务发展与商业银行绩效的研究
——基于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
引言
引言
2012年6月8日,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这是我国首次打开存款利率的上浮管制;2013 年 7 月 20 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4年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预测存款利率管制将于两年内放开,表明我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银行利息收入的增速将逐步减缓,这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带来了挑战,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随着传统存贷利差收入的逐渐减少,商业银行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在金融创新和客户需求多元化的推动下,中间业务因拥有低成本、低风险、收益稳定等特点而成为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商业银行新的赢利增长点,能有效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通过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发展中间业务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改善经营模式和规避风险。而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处于尚不成熟的阶段,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般在 20%左右,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将迎来更大的挑战。
本文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背景,剖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特点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并通过中间业务发展与商业银行绩效的实证分析,从数据上证实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二、文献综述
2015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我国也正式进入了“准利率市场化时代”,面对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挑战,商业银行需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改善盈利结构,提高经营绩效。目前我国的利率形成机制存在着很多问题,霍楠(2007)认为,我国利率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僵化,减弱了市场的引导作用;商业银行内部资金往来与市场利率缺乏联动,资金得不到有效配置;长期的利率管制弱化了金融调控,不利于金融服务的改善 [2]。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福莱(Fry)[17]和盖尔博(Gelb)[18]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利率市场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也支持逐渐放开金融市场管制。同时,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所隐藏的风险,王曙光(2003)认为,利率市场化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但利率市场化所隐含的风险却一直没有较好的披露,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种长期的动态变迁的过程,因此我们要重视和研究利率市场化本身所隐藏的风险与成本 [1]。谢晓雪(2012)认为,利率市场化不利于商业银行定价风险的管理,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初期,会出现短期利率高于中长期利率的情况 [3]。张礼卿(2005)认为,利率市场化下名义利率的变动,将增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国家更有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危机,同时利率的上升会抑制一国经济金融的发展 [4]。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在逐步推进,彭兴韵(2003)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渐进式开展,因为一旦决策失误,还有矫错的余地,央行可以通过渐进式改革逐步找到均衡利率的范围,有利于改革的进一步推进[5]。
近两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很快,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巴曙松和严敏(2013)提到,目前,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占比普遍在40%左右,一些大型商业银行比如瑞士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更是达到60%70%。而从国内上市银行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不高且发展缓慢,从各商业银行年报公布数据来看,2010年上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4.22%,较2009年同期提高了1.02个百分点,但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仍有较大差距[6]。
近年来,国内关于中间业务的相关研究都是从借鉴国外经验、产品创新、技术人才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开展的,然而对于在利率市场化这个背景之下如何发展中间业务的研究成果不多。本文以16家上市商业银行十二个季度的中间业务的收入以及占比等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描述性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以西方国家中间业务的发展经验和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特点为参考,从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和发展措施两个角度提出利率市场化趋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相关建议。
三、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概况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1.中间业务构成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代理人或中间人的身份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佣金、赚取差价的行为,商业银行在其中间接的承担市场风险 [10]。依据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由支付结算类、银行卡业务、代理类、担保类、承诺类、理财类、托管类、电子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和交易类等十类业务组成。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2
二、文献综述2
三、利率市场化趋势下中间业务发展概况3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3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面临的挑战5
四、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绩效实证分析5
(一)变量选取与研究假设 5
(二)模型设定6
(三)面板数据描述性分析6
(四)商业银行绩效回归分析7
五、利率市场化趋势下中间业务发展措施10
(一)重视中间业务发展,改善商业银行盈利结构10
(二)创新产品种类,促进中间业务多元化发展10
(三)完善制度规范,有效控制和规避风险11
(五)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中间业务产品服务水平11
六、结论与展望11
(一)研究结论11
(二)研究展望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2
利率市场化趋势下中间业务发展与商业银行绩效的研究
——基于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
引言
引言
2012年6月8日,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这是我国首次打开存款利率的上浮管制;2013 年 7 月 20 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4年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预测存款利率管制将于两年内放开,表明我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银行利息收入的增速将逐步减缓,这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带来了挑战,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随着传统存贷利差收入的逐渐减少,商业银行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在金融创新和客户需求多元化的推动下,中间业务因拥有低成本、低风险、收益稳定等特点而成为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商业银行新的赢利增长点,能有效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通过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发展中间业务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改善经营模式和规避风险。而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处于尚不成熟的阶段,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般在 20%左右,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将迎来更大的挑战。
本文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背景,剖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特点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并通过中间业务发展与商业银行绩效的实证分析,从数据上证实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二、文献综述
2015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我国也正式进入了“准利率市场化时代”,面对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挑战,商业银行需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改善盈利结构,提高经营绩效。目前我国的利率形成机制存在着很多问题,霍楠(2007)认为,我国利率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僵化,减弱了市场的引导作用;商业银行内部资金往来与市场利率缺乏联动,资金得不到有效配置;长期的利率管制弱化了金融调控,不利于金融服务的改善 [2]。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福莱(Fry)[17]和盖尔博(Gelb)[18]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利率市场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也支持逐渐放开金融市场管制。同时,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所隐藏的风险,王曙光(2003)认为,利率市场化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但利率市场化所隐含的风险却一直没有较好的披露,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种长期的动态变迁的过程,因此我们要重视和研究利率市场化本身所隐藏的风险与成本 [1]。谢晓雪(2012)认为,利率市场化不利于商业银行定价风险的管理,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初期,会出现短期利率高于中长期利率的情况 [3]。张礼卿(2005)认为,利率市场化下名义利率的变动,将增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国家更有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危机,同时利率的上升会抑制一国经济金融的发展 [4]。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在逐步推进,彭兴韵(2003)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渐进式开展,因为一旦决策失误,还有矫错的余地,央行可以通过渐进式改革逐步找到均衡利率的范围,有利于改革的进一步推进[5]。
近两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很快,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巴曙松和严敏(2013)提到,目前,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占比普遍在40%左右,一些大型商业银行比如瑞士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重更是达到60%70%。而从国内上市银行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不高且发展缓慢,从各商业银行年报公布数据来看,2010年上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4.22%,较2009年同期提高了1.02个百分点,但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仍有较大差距[6]。
近年来,国内关于中间业务的相关研究都是从借鉴国外经验、产品创新、技术人才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开展的,然而对于在利率市场化这个背景之下如何发展中间业务的研究成果不多。本文以16家上市商业银行十二个季度的中间业务的收入以及占比等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描述性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以西方国家中间业务的发展经验和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特点为参考,从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和发展措施两个角度提出利率市场化趋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相关建议。
三、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概况
(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1.中间业务构成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代理人或中间人的身份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佣金、赚取差价的行为,商业银行在其中间接的承担市场风险 [10]。依据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由支付结算类、银行卡业务、代理类、担保类、承诺类、理财类、托管类、电子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和交易类等十类业务组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