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贸易壁垒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以纺织服装业为例
我国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冲击了他们国内的相关产业,导致其国内工人失业率上升,社会秩序不稳定。因此,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利益,保护本国市场,制定了一些强制的、高标准的规则来限制我国产品的出口。其中以蓝色贸易壁垒最为显著,其严重限制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本文首先介绍蓝色贸易壁垒的一些特征、理论,以及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现状,再以具体的案例和相关的贸易数据来分析,蓝色贸易壁垒给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带来的影响。然后从中找出我国纺织服装产品遭遇蓝色贸易壁垒的原因,最后从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策略,以冲破蓝色贸易壁垒的束缚,实现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全面发展。关键词 蓝色贸易壁垒,劳动密集型产品,纺织服装
目 录
1 引言1
2 蓝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及理论基础1
2.1 蓝色贸易壁垒的定义、特征及产生原因1
2.2 蓝色贸易壁垒的理论基础3
3 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4
3.1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现状4
3.2 蓝色贸易壁垒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6
4 以纺织服装出口为例分析蓝色贸易壁垒的影响8
4.1 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情况9
4.2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遭受的蓝色贸易壁垒的现状10
4.3 我国纺织服装产品遭受蓝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13
5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应对蓝色贸易壁垒的策略分析14
5.1 宏观层面(政府)14
5.2 微观层面(企业)15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20
图1 需求曲线分析图6
图2 供给曲线分析图7
图3 长期价格曲线分析图8
图4 2014年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地区的分布图10
表1 2014~2015年中国主要出口商品数量、金额及增速表5
表2 近几年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总额及所占比重9
表3 2014年我国纺织行业遭遇国外贸易救济的统计12
1 引言
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扩大,关税壁垒与传统非关税壁垒的作用正逐渐走向消亡。同时,发展中国家的世界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与发达国家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近些年,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出现失业率居高不下、非技术性工人的工资故步自封的现象,所以他们借助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水平、教育文化的差异,将基于WTO规则的蓝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手段。由于这种贸易保护手段看似合理合法化,但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对发展中国家的外贸产生了很大影响。
我国既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贸易大国,出口的产品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低廉且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的主要优势,但也成了蓝色贸易壁垒的主要针对对象,许多国内企业因未达到进口国的劳工标准就被迫取消订单。而且我国的经济增长离不开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大量出口,所以蓝色贸易壁垒的推行将使我国产品的出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的出口有着极大的影响,要想在国际贸易中越过蓝色贸易壁垒这个障碍,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决策与强有力的措施,这样减少其带来的影响。因此,本课题以纺织产品出口为例,对于它遭遇蓝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及原因展开分析,从政府与企业两层面提出了面对蓝色贸易壁垒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我国外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蓝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蓝色贸易壁垒的定义、特征及产生原因
2.1.1 蓝色贸易壁垒的定义、特征
蓝色贸易壁垒又称为“社会壁垒”,是指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以保护劳动者劳工权益以及生存环境为由而实行的贸易保护手段。它的核心是社会责任标准SA8000标准,主要涉及了社会保障、劳工标准、劳工权益、工时与工资等方面,SA8000标准强调企业除了以盈利为目的外,更要承担起保护劳工人权的社会责任[1]。尽管蓝色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是也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发达国家就利用蓝色贸易壁垒对进出口产品制定严格的劳工标准,以保护劳工权益为借口对一些商品的进口进行压制,这虽然看似是种贸易保护手段,但它是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强有力限制。
蓝色贸易壁垒具有以下三点特征:表面上的合法性,形式上的隐蔽性和实质上的歧视性。
首先,蓝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劳工权益为原由,提高劳工环境为主旨,表面上引用了《国际劳工组织公约》、《世界人权宣言》等相关理念与内容,所以它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合法性。而发达国家恰恰利用这一概念的合理性,主张制订统一的劳工标准,完全不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差距,因此称它是表面上的合法性[2]。
其次,蓝色贸易壁垒里所涉及到的有关劳工标准的规定多种多样而且时常变换,一些发达国家的国际公约都对进口方施压,要求他们进行SA8000等相关认证。如果那些企业没有获得认证,发达国家就对他们及产品进行贸易限制,制定高额关税、抑制产品的进口,甚至还借助非政府组织等一些民间舆论力量,以反倾销为理由进行制裁,因此又说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3]。
再者,蓝色贸易壁垒在表面上看似是为了公平竞争,但实际上是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的歧视手段。发达国家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才推行的劳工标准,因为他们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明显不同,两者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差甚远,所以,实质上是利用抑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来达到保护本国的市场的目的。这样不仅使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或产品的出口受到打击,还给那些企业冠上缺失社会责任感的名号,最终导致企业的国际名誉和产品的品牌都大打折扣,并在消费者心目中造成不良影响[4]。
2.1.2 蓝色贸易壁垒的产生原因
首先是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竞争失衡产生的,是为了适应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需要。相比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人口数目是很少的,但他们拥有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国家的发展遵循着比较优势原则,通常他们生产出来的高科技产品会销往世界各地,然后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相对低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但近些年,一些发展中国家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在国际市场中赚取了很大优势,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涌入发达国家,致使发达国家国内的一些纺织服装、玩具等行业的工人出现失业率上升或工资下降的局面[5]。随着失业率的上升,不得不引起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他们以发展中国家的劳工利益为由实行贸易保护措施,想利用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出口,来改善眼前贸易竞争失衡的局面,蓝色贸易壁垒由此产生。
目 录
1 引言1
2 蓝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及理论基础1
2.1 蓝色贸易壁垒的定义、特征及产生原因1
2.2 蓝色贸易壁垒的理论基础3
3 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4
3.1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现状4
3.2 蓝色贸易壁垒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6
4 以纺织服装出口为例分析蓝色贸易壁垒的影响8
4.1 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情况9
4.2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遭受的蓝色贸易壁垒的现状10
4.3 我国纺织服装产品遭受蓝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13
5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应对蓝色贸易壁垒的策略分析14
5.1 宏观层面(政府)14
5.2 微观层面(企业)15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20
图1 需求曲线分析图6
图2 供给曲线分析图7
图3 长期价格曲线分析图8
图4 2014年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地区的分布图10
表1 2014~2015年中国主要出口商品数量、金额及增速表5
表2 近几年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总额及所占比重9
表3 2014年我国纺织行业遭遇国外贸易救济的统计12
1 引言
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扩大,关税壁垒与传统非关税壁垒的作用正逐渐走向消亡。同时,发展中国家的世界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与发达国家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近些年,由于一些发达国家出现失业率居高不下、非技术性工人的工资故步自封的现象,所以他们借助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水平、教育文化的差异,将基于WTO规则的蓝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手段。由于这种贸易保护手段看似合理合法化,但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对发展中国家的外贸产生了很大影响。
我国既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贸易大国,出口的产品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低廉且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的主要优势,但也成了蓝色贸易壁垒的主要针对对象,许多国内企业因未达到进口国的劳工标准就被迫取消订单。而且我国的经济增长离不开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大量出口,所以蓝色贸易壁垒的推行将使我国产品的出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的出口有着极大的影响,要想在国际贸易中越过蓝色贸易壁垒这个障碍,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决策与强有力的措施,这样减少其带来的影响。因此,本课题以纺织产品出口为例,对于它遭遇蓝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及原因展开分析,从政府与企业两层面提出了面对蓝色贸易壁垒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我国外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蓝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蓝色贸易壁垒的定义、特征及产生原因
2.1.1 蓝色贸易壁垒的定义、特征
蓝色贸易壁垒又称为“社会壁垒”,是指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以保护劳动者劳工权益以及生存环境为由而实行的贸易保护手段。它的核心是社会责任标准SA8000标准,主要涉及了社会保障、劳工标准、劳工权益、工时与工资等方面,SA8000标准强调企业除了以盈利为目的外,更要承担起保护劳工人权的社会责任[1]。尽管蓝色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是也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发达国家就利用蓝色贸易壁垒对进出口产品制定严格的劳工标准,以保护劳工权益为借口对一些商品的进口进行压制,这虽然看似是种贸易保护手段,但它是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强有力限制。
蓝色贸易壁垒具有以下三点特征:表面上的合法性,形式上的隐蔽性和实质上的歧视性。
首先,蓝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劳工权益为原由,提高劳工环境为主旨,表面上引用了《国际劳工组织公约》、《世界人权宣言》等相关理念与内容,所以它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合法性。而发达国家恰恰利用这一概念的合理性,主张制订统一的劳工标准,完全不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差距,因此称它是表面上的合法性[2]。
其次,蓝色贸易壁垒里所涉及到的有关劳工标准的规定多种多样而且时常变换,一些发达国家的国际公约都对进口方施压,要求他们进行SA8000等相关认证。如果那些企业没有获得认证,发达国家就对他们及产品进行贸易限制,制定高额关税、抑制产品的进口,甚至还借助非政府组织等一些民间舆论力量,以反倾销为理由进行制裁,因此又说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3]。
再者,蓝色贸易壁垒在表面上看似是为了公平竞争,但实际上是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的歧视手段。发达国家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才推行的劳工标准,因为他们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明显不同,两者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差甚远,所以,实质上是利用抑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来达到保护本国的市场的目的。这样不仅使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或产品的出口受到打击,还给那些企业冠上缺失社会责任感的名号,最终导致企业的国际名誉和产品的品牌都大打折扣,并在消费者心目中造成不良影响[4]。
2.1.2 蓝色贸易壁垒的产生原因
首先是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竞争失衡产生的,是为了适应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需要。相比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人口数目是很少的,但他们拥有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国家的发展遵循着比较优势原则,通常他们生产出来的高科技产品会销往世界各地,然后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相对低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但近些年,一些发展中国家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在国际市场中赚取了很大优势,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涌入发达国家,致使发达国家国内的一些纺织服装、玩具等行业的工人出现失业率上升或工资下降的局面[5]。随着失业率的上升,不得不引起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他们以发展中国家的劳工利益为由实行贸易保护措施,想利用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出口,来改善眼前贸易竞争失衡的局面,蓝色贸易壁垒由此产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