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附件)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文化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它在推动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民俗文化产业又是整个文化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民俗文化在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容易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基地,并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本文想通过近几年甘肃省庆阳市所举办的“中国庆阳香包艺术节”对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带动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予以探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提出有利于庆阳市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目 录
1 绪论 V
1.1 选题的背景 1
1.2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2.1选题的目的 1
1.2.2选题的意义 1
1.3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3.1国外研究现状 2
1.3.2国内研究现状 2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3
2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5
2.1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历史渊源及香包特征 5
2.1.1 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历史渊源 5
2.1.2 香包的特征 5
2.2 庆阳香包文化产业现状 6
2.2.1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 6
2.2.2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对庆阳整体社会经济的影响 7
3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 9
3.1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优势 10
3.1.1、产业发展效益明显 10
3.1.2、产业构成特色鲜明 10
3.1.3、产品创新亮点增多 10
3.1.4、生产加工精益求精 10
3.1.5、品牌推广效果良好 11
3.2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劣势 11
3.2.1、香包文化产业人才的严重缺失 11
3.2.2、缺乏对民间文化艺术市场的有序管理,产品质量尚需提高 11
3.2.3、文化产业意识滞后,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度不够 12
3.3庆阳香包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民俗文化产业的机遇 12
3.4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挑战 12
4庆阳市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13
4.1 人才利用,实施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工程 13
4.2 产业创新,打造知名文化品牌 14
4.3 完善政府职能加快庆阳市香包文化产业发展 14
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8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产业,在当今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已渗入到全球进程的诸多方面。
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在近几年得到纵深推进和快速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方面做出了重要部署。
作为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再加我国上新时期“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的部署和实施。虽然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处于全国较为落后的地位,但拥有多远民族文化和丰富地域文化资源的甘肃省在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无疑具有的天然优势,甘肃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在此背景下,我通过对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状况的梳理分析,把握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认清区域内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最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庆阳市香包民俗文化产业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期对庆阳市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有所助益。
1.2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1选题的目的
甘肃庆阳香包作为民俗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仔细分析普遍存在于当前香包民俗文化产业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1.2.2选题的意义
近年来香包产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在发展香包民俗文化产业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予以破解。本文通过对庆阳香包 民俗文化产业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后,对如何提高庆阳香包文化产业的品牌知名度,如何形成产业规模将香包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并在原有香包民俗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加入大众喜闻的一些元素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为庆阳香包民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1.3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国外研究现状
JANA(2010)等人对中国手工刺绣有兴趣,提高其质量,支持创造性和创新性以适应现代人审美观。认为中国企业一直致力于开拓欧美市场,而欧美市场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成长空间不大,也许在中东和非洲的中高端市场上,中国手工艺企业会寻找到更多商机。
关于民俗手工艺品出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美国密执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英国伦敦商学院教授汉默(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两位学者认为识别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至少有三条标准:①是否可以为企业进入广阔而多样的市场提供潜在的机会;②是否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明显的最终产品方面的溢出;③是否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
Yuan (2014)认为,中国民俗文化产品可以作为一种衍生产业的发展。旅游纪念品,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占旅游购物中相当大的比例并作为旅游业收入的重要来源。
1.3.2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文化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他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的增长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甘肃省庆阳是是中华民族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之一,民俗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香包民俗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国内有关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
闫仁轶(2014)认为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和大力发展,庆阳市香包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自从2002年开始,庆阳市提出了以“民间民俗文化为切入点,全力打造庆阳文化品牌,走特色产业的的发展路子,实现小香包、大产业、大效益”的发展思路。政府连续举办的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和中国庆阳农耕文化 节,为庆阳市的香包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李自强(2015)认为近年来,香包市场不断扩大。香包刺绣已初步形成产业,发展形势喜人,前景广阔,成为庆阳市经济增长的强劲的一极。
综上所述,如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种种原因香包产业发展缓慢,知名度不高,进而不能充分发展起来,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是香包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79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