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休闲农业发展研究_以吉林市丰满区为例
经济管理休闲农业发展研究_以吉林市丰满区为例[20200428200335]
摘要:休闲农业是一种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上,并与旅游业相结合起来而形成的,消费人群锁定在城市居民,目的是为城市中向往农村生活的游客提供休闲场所,服务城市游客为手段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将第一产业的农业与第三产业的服务业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型农业产业。在最近几年,我国的休闲农业发展速度迅速,已经成为现代人们休闲消费的热点。本文主要以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为例研究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影响休闲农业在丰满区发展的环境因素,通过SWOT分析休闲农业的发展,找到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休闲农业;中国;吉林;发展;问题与对策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休闲农业概述2
(一)休闲农业的概念2
(二)休闲农业发展的必然性2
1.城市人对休闲农业的渴望2
2.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性3
(三)休闲农业发展现状4
1.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现状4
2.国内休闲农业发展现状4
二、吉林市休闲农业发展环境分析4
(一)经济环境5
1.吉林市经济发展水平5
2.吉林市农业发展情况5
(二)区位优势6
(三)政策环境6
(四)社会环境7
1.吉林市人口构成7
2.居民生活休闲方式7
三、吉林市丰满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7
(一)吉林市丰满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7
(二)吉林市丰满区休闲农业区域布局8
(三)吉林市丰满区休闲农业发展特点8
四、吉林市丰满区休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8
(一)吉林市丰满区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势8
(二)吉林市丰满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劣势9
(三)吉林市丰满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机会9
(四)吉林市丰满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挑战9
五、丰满区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9
(一)丰满区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10
(二)根据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10
六、结论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1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以吉林市丰满区为例
引言
因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程度高,经济发展蓬勃,所以休闲农业最先产生在这些国家。近几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除拥有产出农作物的产出性功效外,还具备为人们供应休闲、文娱、参观、游览,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等生活性功能。由于人们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人们希望可以在空闲的期间里参与到生活节律相对于城市来说较慢的乡村中来放松自己,驱除在城市生活中产生的疲惫,提高生活质量(袁定明,2006)。因此,休闲农业成为热门旅游线路,并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参加到这种时间相对较短,费用较低的新型旅游方式。游客不仅可欣赏农村风景、采摘绿色新鲜果实、体验农民生产活动的乐趣、了解农村风俗习惯,还可以住农家院、吃农家菜,享受到度假的乐趣,不但体验了乡下平常农业生活,提高了旅游的质量,更主要的是还提了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农业资源,拓展了农业的空间发展层次,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农业环境,优化了乡村的农业结构,使农村的经济得到了更快的发展(朱孟钰等,2010)。
吉林省是中国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资源基础。同时,吉林省自然条件优异,四序宜人,更是具备了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快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岗位,提高农户收入,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吉林市的丰满区更是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借助特色的民俗文化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拓展了农业发展空间,充分利用了农业资源。因此,休闲农业已然成为吉林市丰满区农民增收的新型农业产业。但是,由于休闲农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还处于探索的阶段,因此,还存在许多问题并没有解决。
一、 休闲农业概述
(一)休闲农业的概念
国内学者对休闲农业研究多年,对其最终的概念大致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概括:一类是休闲农业是农业经营形式,如冀献民(2007)和范子文(1998);一类是休闲农业是一种休闲旅游活动,如许岱民(2009)和郭焕成等(2007)。根据以往的认识和总结,现在对于休闲农业概念使用最广泛的为:休闲农业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冀献民,2007)。休闲农业的基本性质可以理解为农业资源和旅游农业产品的全面发展,并将农业、科技、艺术与农业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让游客体验到不同的旅游乐趣,使游客感觉到在其他风景名胜区体会不到的自然乐趣。(SWALES JM,2001)。通过上述对休闲农业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休闲农业是第一产(农业)与第三产业(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是在农业这个大背景下通过旅游业实现的。
(二)休闲农业发展的必然性
1.城市人对休闲农业的渴望
(1)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由于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促使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更容易产生疲劳,因此,城市居民在闲暇时更希望能够生活在节奏较慢的乡村,体验乡村生活。城市中居民的生活方式较为极端,大多数人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之中,活动空间狭小,每天所面对着一成不变的人造景观,与自然的接触越来越远。垃圾成堆、污水横流、人口密集、交通拥堵、住宅匿乏等城市问题不断地困扰着城市居民,压迫者现代人的神经。因而,各种类型的休闲活动相继产生,尤其是在周末这种短时间的假期中,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城市居民调节生活方式的热门选择之一。城市居民更加向往山清水秀、视野辽阔的乡村生活,在休闲的同时放松自己,陶冶情操。
(2)消费观念的转变 中国传统的旅游方式多是游山玩水的方式,我们大多数看到的是在黄金周这种长假中游览各地的风景名胜,而这种方式已经不在适合现代人的旅游需要。现在的人们经常是在周末,在城市周围地区体验田园生活,感受农村的淳朴民风,而不是在旅游景区走马观花式的浏览。根据相关调查在北京市将休闲农业作为周末休闲旅游首选的占到了调查人数的40.6%,将近半数人选择了这种休闲方式;在成都将这种市郊游作为第一选择的占到28.3%,而对于其他的休闲方式所占有的比率只有百分之十几或百分之几(侯元凯,2006)。
(3)农耕文化的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农耕文化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人们更加向往回到农村。因此,生活在快节奏中的城市人来说,能够重回农村,重操农业更是他们迫切的愿望。而休闲农业正是可以满足这些人的心愿,让城市人参与到农业劳动之中,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正是因为休闲农业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愿望才使得休闲农业能够不断地发展。
2.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1)拓展休闲空间的需要 每当国家法定假日时,我们会从各种渠道或多或少的听说全国旅游景区人满为患,旅游人数成“井喷”式上升。按照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游客数量次逐年增加,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1 我国国内旅游基本情况
2005 2006 2007 2009 2010 2011 2012
总人次数(亿人次) 12.12 13.94 16.10 19.02 21.03 26.41 29.57
总花费(元) 5285.86 6229.74 7770.62 10183.69 12579.77 19305.39 22706.22
人均花费(元) 436.1 446.9 482.6 535.4 598.2 731.0 767.9
数据来源:中华人们共和国旅游局
在“春节”、“十一”这两个黄金周,国内单日游客数量更是居高不下,在2012年的两个黄金周共接待国内游客6.0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2.1%,旅游收入高达3119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游客,旅游景点的数量显得尤为不足,现有的旅游景点多是名山大川,开发的旅游资源多是名胜古迹,休闲空间的不足尤为明显。因此,在距离城市更近的市郊开发休闲农业资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2)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的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到90年代中期为止,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在10%以上。9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增长速度也维持在7%~8%。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产阶级人口数量不断加大。中产阶级具有稳定的收入,能够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追求精神需要而将一部分收入用于旅游。我国人民已经从解决温饱水平上升为小康水平,消费对象也从满足生存需求的物质资料扩展到提高精神文化需求的生活资料,休闲农业正逐渐成为消费者的热门消费对象之一。
(3)信息时代的学习能力 由休闲农业的性质我们可以看出休闲农业是一种发达国家的后工业时期的休闲方式。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就目前我国发展阶段来看,我国明显是工业化和农业化混合的发展阶段。但是,当今社会是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社会,我们在与发达国家接触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到大量的国际信息。在发达国家产生的这种新型休闲活动方式值得我们去了解、接触、模仿,这也是休闲农业能够在我国存在并快速发展的又一原因。
摘要:休闲农业是一种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上,并与旅游业相结合起来而形成的,消费人群锁定在城市居民,目的是为城市中向往农村生活的游客提供休闲场所,服务城市游客为手段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将第一产业的农业与第三产业的服务业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型农业产业。在最近几年,我国的休闲农业发展速度迅速,已经成为现代人们休闲消费的热点。本文主要以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为例研究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影响休闲农业在丰满区发展的环境因素,通过SWOT分析休闲农业的发展,找到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休闲农业;中国;吉林;发展;问题与对策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休闲农业概述2
(一)休闲农业的概念2
(二)休闲农业发展的必然性2
1.城市人对休闲农业的渴望2
2.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性3
(三)休闲农业发展现状4
1.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现状4
2.国内休闲农业发展现状4
二、吉林市休闲农业发展环境分析4
(一)经济环境5
1.吉林市经济发展水平5
2.吉林市农业发展情况5
(二)区位优势6
(三)政策环境6
(四)社会环境7
1.吉林市人口构成7
2.居民生活休闲方式7
三、吉林市丰满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7
(一)吉林市丰满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7
(二)吉林市丰满区休闲农业区域布局8
(三)吉林市丰满区休闲农业发展特点8
四、吉林市丰满区休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8
(一)吉林市丰满区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势8
(二)吉林市丰满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劣势9
(三)吉林市丰满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机会9
(四)吉林市丰满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挑战9
五、丰满区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9
(一)丰满区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10
(二)根据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10
六、结论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1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以吉林市丰满区为例
引言
因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程度高,经济发展蓬勃,所以休闲农业最先产生在这些国家。近几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除拥有产出农作物的产出性功效外,还具备为人们供应休闲、文娱、参观、游览,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等生活性功能。由于人们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人们希望可以在空闲的期间里参与到生活节律相对于城市来说较慢的乡村中来放松自己,驱除在城市生活中产生的疲惫,提高生活质量(袁定明,2006)。因此,休闲农业成为热门旅游线路,并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参加到这种时间相对较短,费用较低的新型旅游方式。游客不仅可欣赏农村风景、采摘绿色新鲜果实、体验农民生产活动的乐趣、了解农村风俗习惯,还可以住农家院、吃农家菜,享受到度假的乐趣,不但体验了乡下平常农业生活,提高了旅游的质量,更主要的是还提了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农业资源,拓展了农业的空间发展层次,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农业环境,优化了乡村的农业结构,使农村的经济得到了更快的发展(朱孟钰等,2010)。
吉林省是中国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资源基础。同时,吉林省自然条件优异,四序宜人,更是具备了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快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岗位,提高农户收入,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吉林市的丰满区更是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借助特色的民俗文化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拓展了农业发展空间,充分利用了农业资源。因此,休闲农业已然成为吉林市丰满区农民增收的新型农业产业。但是,由于休闲农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还处于探索的阶段,因此,还存在许多问题并没有解决。
一、 休闲农业概述
(一)休闲农业的概念
国内学者对休闲农业研究多年,对其最终的概念大致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概括:一类是休闲农业是农业经营形式,如冀献民(2007)和范子文(1998);一类是休闲农业是一种休闲旅游活动,如许岱民(2009)和郭焕成等(2007)。根据以往的认识和总结,现在对于休闲农业概念使用最广泛的为:休闲农业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冀献民,2007)。休闲农业的基本性质可以理解为农业资源和旅游农业产品的全面发展,并将农业、科技、艺术与农业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让游客体验到不同的旅游乐趣,使游客感觉到在其他风景名胜区体会不到的自然乐趣。(SWALES JM,2001)。通过上述对休闲农业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休闲农业是第一产(农业)与第三产业(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是在农业这个大背景下通过旅游业实现的。
(二)休闲农业发展的必然性
1.城市人对休闲农业的渴望
(1)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由于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促使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更容易产生疲劳,因此,城市居民在闲暇时更希望能够生活在节奏较慢的乡村,体验乡村生活。城市中居民的生活方式较为极端,大多数人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之中,活动空间狭小,每天所面对着一成不变的人造景观,与自然的接触越来越远。垃圾成堆、污水横流、人口密集、交通拥堵、住宅匿乏等城市问题不断地困扰着城市居民,压迫者现代人的神经。因而,各种类型的休闲活动相继产生,尤其是在周末这种短时间的假期中,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城市居民调节生活方式的热门选择之一。城市居民更加向往山清水秀、视野辽阔的乡村生活,在休闲的同时放松自己,陶冶情操。
(2)消费观念的转变 中国传统的旅游方式多是游山玩水的方式,我们大多数看到的是在黄金周这种长假中游览各地的风景名胜,而这种方式已经不在适合现代人的旅游需要。现在的人们经常是在周末,在城市周围地区体验田园生活,感受农村的淳朴民风,而不是在旅游景区走马观花式的浏览。根据相关调查在北京市将休闲农业作为周末休闲旅游首选的占到了调查人数的40.6%,将近半数人选择了这种休闲方式;在成都将这种市郊游作为第一选择的占到28.3%,而对于其他的休闲方式所占有的比率只有百分之十几或百分之几(侯元凯,2006)。
(3)农耕文化的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农耕文化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人们更加向往回到农村。因此,生活在快节奏中的城市人来说,能够重回农村,重操农业更是他们迫切的愿望。而休闲农业正是可以满足这些人的心愿,让城市人参与到农业劳动之中,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正是因为休闲农业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愿望才使得休闲农业能够不断地发展。
2.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1)拓展休闲空间的需要 每当国家法定假日时,我们会从各种渠道或多或少的听说全国旅游景区人满为患,旅游人数成“井喷”式上升。按照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游客数量次逐年增加,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1 我国国内旅游基本情况
2005 2006 2007 2009 2010 2011 2012
总人次数(亿人次) 12.12 13.94 16.10 19.02 21.03 26.41 29.57
总花费(元) 5285.86 6229.74 7770.62 10183.69 12579.77 19305.39 22706.22
人均花费(元) 436.1 446.9 482.6 535.4 598.2 731.0 767.9
数据来源:中华人们共和国旅游局
在“春节”、“十一”这两个黄金周,国内单日游客数量更是居高不下,在2012年的两个黄金周共接待国内游客6.0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2.1%,旅游收入高达3119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游客,旅游景点的数量显得尤为不足,现有的旅游景点多是名山大川,开发的旅游资源多是名胜古迹,休闲空间的不足尤为明显。因此,在距离城市更近的市郊开发休闲农业资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2)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的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到90年代中期为止,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在10%以上。9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增长速度也维持在7%~8%。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产阶级人口数量不断加大。中产阶级具有稳定的收入,能够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追求精神需要而将一部分收入用于旅游。我国人民已经从解决温饱水平上升为小康水平,消费对象也从满足生存需求的物质资料扩展到提高精神文化需求的生活资料,休闲农业正逐渐成为消费者的热门消费对象之一。
(3)信息时代的学习能力 由休闲农业的性质我们可以看出休闲农业是一种发达国家的后工业时期的休闲方式。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就目前我国发展阶段来看,我国明显是工业化和农业化混合的发展阶段。但是,当今社会是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社会,我们在与发达国家接触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到大量的国际信息。在发达国家产生的这种新型休闲活动方式值得我们去了解、接触、模仿,这也是休闲农业能够在我国存在并快速发展的又一原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