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背景下的区域经贸合作

摘 要立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分析美国加入并主导TPP的政治和经济动因,基于TPP12个成员国及各主要区域经贸合作组织概况,探讨TPP对主要区域经贸合作组织(APEC、EU、NAFTA、东亚)的影响。利用贸易引力模型,选取1998-2014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TPP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当国家GDP每增加1%,其对外贸易额将会增加0.56%,当国家人口增长1%时,其对外国际贸易额将增长5.24%,运输成本每增加1%,其对外贸易将会减少16.82%,如果中国不加入TPP,其对外贸易将会减少0.18%。在此基础上,对TPP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框架和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4
2.1区域经济一体化 4
2.2主要区域经贸合作组织概况 6
第三章 美国参与并主导TPP的战略意图 8
3.1TPP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历程 8
3.2TPP协议的主要内容 8
3.3美国加入TPP的政治动因 10
3.4美国加入TPP的经济动因 11
第四章 TPP对区域经贸合作的影响 13
4.1TPP及各区域经贸合作组织的经济概况 13
4.2TPP对区域经贸合作的影响 14
第五章 TPP对中国的影响及实证分析 18
5.1理论分析 18
5.2实证分析 19
第六章 对TPP发展前景的预测及中国的应对之策 23
6.1对TPP发展前景的预测 23
6.2中国关于TPP的应对之策 24
结束语 26
致 谢 27
参考文献 28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P4),最早是由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并于2005年签署经贸合作协议,这份协议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各成员国之间在对外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等方面可以更加方便、密切的合作,其主要特点就是消减或消除所有涉及到的商品、服务贸易和投资等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
2008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将会加入TPP谈判,同时也希望澳大利亚和秘鲁等国家加入到TPP的谈判中去。2009年11月,美国正式加入TPP谈判,并成功通过TPP的现有协议,同时提出了扩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的计划。美国在TPP协议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第一经济国的地位,推行提议,从而开始主导着TPP的进程,并将协定改名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2015年10月15日,TPP12个国家成功结束TPP谈判,达成TPP贸易协定。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美国、日本和其他10个国家的GDP总额已经达到24.91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经济的40%,已有近18000种类别的商品就TPP降低或减免关税。
TPP与以往所有的自由贸易协定不同,它覆盖的范围更加广泛,不仅涵盖了关税、技术贸易壁垒等经济贸易方面,还涉及到投资、知识产权等多方面。国内对TPP的关注程度明显不够。实际上这是近年来国际贸易格局乃至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尤其对中国来说。关于中国没有参与到TPP中,许多学者的观点不一,有的认为中国经济将走下滑路,已经被世界自由贸易体系排除在外,现处于被动状态;也有部分认为美国主导TPP并且扶持印度经济,为的就是将中国孤立出来,印度在一段时间内也会加入到TPP中,这对中国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那么为了应对TPP所带来的风险,中国是不是应该寄希望于双边自贸协定?这些问题都关乎到未来中国与他国的经贸合作。到底TPP背景下,对中国经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区域经贸合作如何展开、怎样展开都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话题。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内研究中,从TPP发展以来对其的研究不断深入。在加入和推行TPP的动因上,翁鸣(2015)从农产品贸易的角度,分析了美国推行TPP的战略动因,美国一直以来提倡高质量的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而最先成立的TPSEP在客观上要求出口农产品,这就决定了其成员国之间无需强调农产品之间的高关税,而且最先的TPSEP的四个成员国中不存在以大量财政补贴为支撑的农业支持政策,而这些恰恰是符合美国的贸易理念的。刘国斌、赵霞(2014)认为日本主要是基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才加入TPP,但是TPP要求日本改变其现行的农业政策,实现农业贸易的自由化,由于日本农业发展主要依靠农业的保护政策,所以对日本的农业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赵伟宁、杨鲁慧(2014)认为韩国加入TPP谈判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日本正式成为了TPP的谈判国,其主要原因是为了增强韩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而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参与规则制定并且增强本国在经济上的竞争力。
在TPP的经济效应分析上,左宗文、姚新超(2015)运用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和出口产品相似度,从中国和TPP成员国输美纺织品服装业角度,定量分析了中国与TPP国家的出口竞争情况,运用GTAP模型和CGE模型检验了中国和TPP成员国的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的贸易流量,结果显示中国和TPP成员国在布和服装上竞争力较强,TPP成员国对美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将会增加,中国对美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将会减少,其中越南是最大的受益国。陈菁、李彦杰、陈传波(2015)研究了TPP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运用GTAP模型研究得出如果TPP正式成立,而中国不在其中,那么对我国的贸易将产生巨大影响。周睿(2014)运用GTAP模型研究了中国加入TPP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如果加入TPP其总产出将会下降,进出口贸易总额将大幅上升,中国加入TPP使得美日韩及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贸易都有所改善,对于中国是否应该加入TPP,他认为从长期来看中国加入TPP是必然的,但短期内中国对于不能加入TPP而带来的影响应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在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上,吴频、王忻、方琢(2015)认为TPP有利于推动其他贸易协定的谈判,将会影响国际经贸协定的制定和重塑,中国应从大局和长远利益角度出发,维护中美贸易关系,在中长期内实现与TPP的相互融合,但是目前,为了应对TPP可能带来的影响,应加强对TPP的研究,加快商签自贸协定。白树强、郭明英、程健(2015)研究了TPP对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影响,他们认为虽然中国在纺织服装产业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随着国际环境的日趋变化,肯定会对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带来影响,因此他们认为中国应大力推动与TPP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减少TPP带来的贸易转移效应,中国应加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以积极态度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而在国外的研究当中,除了对美国推动TPP发展的战略意图进行分析外,Eugenio Briales GomesTarragona(2015)主要从法律及监管改革方面分析TPP如何促进商业的发展。Tiffany Mathiason等(2013)从TPP对气候变化、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Sharon Friel等(2013)是从对人们的营养健康角度谈对TPP对其的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38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