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中小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 录
1 引言1
2 我国民营中小出口企业对外发展的概述1
2.1 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1
2.2 我国民营中小出口企业的发展现状2
3 我国民营中小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4
3.1 国际及国内宏观环境的限制4
3.2 民营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9
4 我国民营中小出口企业发展的对策11
4.1 拓宽销售渠道11
4.2 加强技术创新 12
4.3 加强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 12
4.4 改变经营理念及市场定位 13
4.5 提高民营中小出口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17
图1 我国中小企业出口贸易企业结构2
图2 国际反倾销调查案件统计7
图3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曲线图7
图4 不同注册类型中小企业的人员学历构成10
1 引言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第二大贸易国,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程度高达49.3%。不可否认,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一直是出口、投资、消费。2013年我国贸易出口总额为2210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出口总额的12%,出口贸易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出口企业中,民营中小出口企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国,民营中小出口企业不仅数量多,而且经营方式灵活,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增加出口额、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等方面均具有独特而关键的作用;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必然会有数量巨大、规模不等、行业各异的民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中小出口企业加入到国际贸易的行列当中,并最终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力军。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直至2012年,世界经济仍未从危机中复苏,然而随着欧债危机的愈演愈烈和美国经济的持续疲软,以及国内经济增速的显著放缓,我国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开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因此,如何能够转危为安,帮助民营中小出口企业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无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2 我国民营中小出口企业对外发展的概述
2.1 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是众多不同类型企业的一个综合称谓,它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涉及到经济的各个方面,从现代的科技创新企业到传统制造业,从以国内为主要市场的企业到以经营出口为主的企业等,处处都可以看到中小企业的身影。中小企业是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机,是社会竞争和推动力的源泉,是国家产业不断进步的发动机。
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中小企业是指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2003年2月19日由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了《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了最新的企业划分标准。根据该规定,统计上工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为: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在40000万元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其中,中型企业必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1]。本文中有关对民营中小出口企业的界定也是基于上述规定。
2.2 我国民营中小出口企业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国有外贸企业一统天下,但在1978年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同时国家出台多项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出口的政策后,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进入了急速的扩张期,并在出口中的地位越发显著,逐渐形成了一批以出口为主要支撑的民营中小企业,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民营中小出口企业。出口型民营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我国丰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庞大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出口贸易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的,虽然大型外贸企业凭借其庞大的营销网络在对外出口中占据有利地位,但出口型民营中小企业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目前我国民营中小出口企业的主要特点包括:
(1)民营中小企业是中小出口企业的主力军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中非公有私营经济占很大比重,而民营企业是中小企业出口的主力军。2000年,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比重为5.3%,2005年比重达到19.6%,2010年比重达到30.5%,民营中小企业的出口成为我国优势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在从事外贸经营的中小企业中,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分别为47%、20%和14%,民营企业几乎占一半(如图1)。
图1 我国中小企业出口贸易企业结构
全国工商联11日在京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营企业出口显著增加,全国民营中小企业出口总额为6357.6亿美元,同比增长33.3%;据海关总署统计,2012年,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出口总额7699.1亿美元,同比增长21.1%;2013年,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出口额为91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9.1%[3]。从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最近几年出口不景气的背景下,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出口依然十分强健,呈现出坚韧的生命力。
(2) 民营中小企业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我国企业出口中,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了很大的比重。2008年,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为41.82%,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为53.61%,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为5.45%。2009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为40.33%,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为54.28%,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为5.39%[4]。但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主要是由一些大型企业生产制造的,民营中小企业在这一方面的竞争水平是比较弱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重一直都比较大,1993-2000年间,比重一直都在50%以上,这是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出口集中的产业。2000年以后,出口比例略有下降,但是基本都在40%以上,而且从出口总额的角度上看,出口额的增长仍然比较快。2009年,我国出口商品占比重最大的三类商品分别为机械及运输设备;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轻纺产品、杂项制品。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出口商品中,除机械及运输设备外,大多数出口产品都是中小企业加工制造的[5]。
(3) 民营中小出口企业呈集群化发展
众多民营中小企业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形成企业集聚的根本动因,是为了获取单个企业所不具备的市场优势,形成市场自发型成长模式,这种模式在以家庭工业为基础而形成的民营中小企业集群中较为多见,尤其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民营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尤为明显,代表地区有广东、浙江、福建等。其中,浙江省的产业集群如温州鹿城区的皮鞋中小企业集群,共有中小企业 4327 家,年产皮鞋 6.7 亿双;而广东省产业集群则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每个集群、专业镇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且具有了相当的产业地位,如佛山陶瓷、潮州的洁具、东莞的电子等[6]。
1 引言1
2 我国民营中小出口企业对外发展的概述1
2.1 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1
2.2 我国民营中小出口企业的发展现状2
3 我国民营中小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4
3.1 国际及国内宏观环境的限制4
3.2 民营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9
4 我国民营中小出口企业发展的对策11
4.1 拓宽销售渠道11
4.2 加强技术创新 12
4.3 加强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 12
4.4 改变经营理念及市场定位 13
4.5 提高民营中小出口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17
图1 我国中小企业出口贸易企业结构2
图2 国际反倾销调查案件统计7
图3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曲线图7
图4 不同注册类型中小企业的人员学历构成10
1 引言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第二大贸易国,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程度高达49.3%。不可否认,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一直是出口、投资、消费。2013年我国贸易出口总额为2210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出口总额的12%,出口贸易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出口企业中,民营中小出口企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国,民营中小出口企业不仅数量多,而且经营方式灵活,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增加出口额、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等方面均具有独特而关键的作用;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必然会有数量巨大、规模不等、行业各异的民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中小出口企业加入到国际贸易的行列当中,并最终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力军。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直至2012年,世界经济仍未从危机中复苏,然而随着欧债危机的愈演愈烈和美国经济的持续疲软,以及国内经济增速的显著放缓,我国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开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因此,如何能够转危为安,帮助民营中小出口企业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无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2 我国民营中小出口企业对外发展的概述
2.1 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是众多不同类型企业的一个综合称谓,它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涉及到经济的各个方面,从现代的科技创新企业到传统制造业,从以国内为主要市场的企业到以经营出口为主的企业等,处处都可以看到中小企业的身影。中小企业是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机,是社会竞争和推动力的源泉,是国家产业不断进步的发动机。
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中小企业是指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2003年2月19日由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了《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了最新的企业划分标准。根据该规定,统计上工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为: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在40000万元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其中,中型企业必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1]。本文中有关对民营中小出口企业的界定也是基于上述规定。
2.2 我国民营中小出口企业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国有外贸企业一统天下,但在1978年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同时国家出台多项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出口的政策后,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进入了急速的扩张期,并在出口中的地位越发显著,逐渐形成了一批以出口为主要支撑的民营中小企业,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民营中小出口企业。出口型民营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我国丰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庞大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出口贸易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的,虽然大型外贸企业凭借其庞大的营销网络在对外出口中占据有利地位,但出口型民营中小企业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目前我国民营中小出口企业的主要特点包括:
(1)民营中小企业是中小出口企业的主力军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中非公有私营经济占很大比重,而民营企业是中小企业出口的主力军。2000年,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比重为5.3%,2005年比重达到19.6%,2010年比重达到30.5%,民营中小企业的出口成为我国优势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在从事外贸经营的中小企业中,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分别为47%、20%和14%,民营企业几乎占一半(如图1)。
图1 我国中小企业出口贸易企业结构
全国工商联11日在京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营企业出口显著增加,全国民营中小企业出口总额为6357.6亿美元,同比增长33.3%;据海关总署统计,2012年,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出口总额7699.1亿美元,同比增长21.1%;2013年,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出口额为9167.7亿美元
(2) 民营中小企业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我国企业出口中,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了很大的比重。2008年,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为41.82%,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为53.61%,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为5.45%。2009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为40.33%,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为54.28%,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为5.39%[4]。但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主要是由一些大型企业生产制造的,民营中小企业在这一方面的竞争水平是比较弱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重一直都比较大,1993-2000年间,比重一直都在50%以上,这是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出口集中的产业。2000年以后,出口比例略有下降,但是基本都在40%以上,而且从出口总额的角度上看,出口额的增长仍然比较快。2009年,我国出口商品占比重最大的三类商品分别为机械及运输设备;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轻纺产品、杂项制品。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出口商品中,除机械及运输设备外,大多数出口产品都是中小企业加工制造的[5]。
(3) 民营中小出口企业呈集群化发展
众多民营中小企业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形成企业集聚的根本动因,是为了获取单个企业所不具备的市场优势,形成市场自发型成长模式,这种模式在以家庭工业为基础而形成的民营中小企业集群中较为多见,尤其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民营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尤为明显,代表地区有广东、浙江、福建等。其中,浙江省的产业集群如温州鹿城区的皮鞋中小企业集群,共有中小企业 4327 家,年产皮鞋 6.7 亿双;而广东省产业集群则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每个集群、专业镇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且具有了相当的产业地位,如佛山陶瓷、潮州的洁具、东莞的电子等[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