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及政策研究(附件)
摘 要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迅速地向城市转移,这些转移的劳动力多为年轻人,就给农村滞留了大量的老年人。而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形势下,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现今,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法,对彬县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经济生活现状、身体健康状况、就医现状、心理状况、精神需求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彬县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着生活水平低,日常照料不足、收入来源少,经济负担重、身体素质差,医疗保障缺乏、心理压力大,缺乏精神慰藉等问题,从而提出了增强自给自足的能力,丰富精神生活、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功能、发展社区养老体系、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议。希望对空巢老人改善生活、改善养老条件提供一定的帮助,也为全面构建小康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彬县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 3
2.1生活状况 3
2.1.1 生活现状 3
2.1.2经济生活现状 4
2.2身体健康状况 5
2.2.1身体健康现状 5
2.2.2就医现状 5
2.3心理状况及精神需求 6
2.3.1心理现状 6
2.3.2精神现状 7
3农村空巢老人所面临的困境及成因 8
3.1 生活水平低,日常照料不足 8
3.2 收入来源少,经济负担重 9
3.3身体素质差,医疗保障缺乏 10
3.4心理压力大,缺乏精神慰藉 11
4 应对措施 12
4.1增强自给自足的能力,丰富精神生活 12
4.2 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功能 12
4.3发展社区养老体系 13
4.4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 13
5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1绪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自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迅速地向城市转移,这些转移的劳动力多为年轻人,就给农村滞留了大量的老年人[1]。而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形势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在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家庭模式日趋小型化的同时,有关“空巢老人”的报道也频频见于报端,作为一个日益庞大的社会群体,“空巢老人”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据初步推算,目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近5000万,“空巢老人”现象已经相当普遍。然而,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直都在倡导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空巢老人是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对陕西省彬县农村各地空巢老人的走访探究,有利于我们了解到当地空巢老人的发展状况,提高自身对农村空巢老人的重视程度。
通过对彬县空巢老人的发展现状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分析出两者之间的关联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为改善当地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方面的知识。同时,把我们深入基层,在访谈及调研中了解到的空巢老人方面的难题反映到县政府,为当地空巢老人的发展付出我们应该付出的力量。我们还会走进空巢老人的生活,深入了解他们在生活上以及精神上的难题,并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将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反映给相关部门,使得空巢老人的问题能尽可能的得到及时的解决。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空巢老人问题。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普遍存在这一现状。学术界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经济状况和心理状况与精神需求方面的观点不一。大多数学者对劳动力乡城迁移给农村空巢老人带来的影响持悲观态度,认为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对农村养老体系构成严峻挑战。该问题的研究,对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目前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研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反思。
第一:空巢老人问题研究目前还出一种非主流状态,这种非主流化倾向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对农村老年人的政策关注。
第二:理论研究有待提升,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于一些描述性分析,缺少全面、系统的以证据为基础的经验研究,而且理论上有进一步提炼的空间。
第三:系统性的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机制研究略显单薄。
空巢老人的问题的研究未来的研究方向一定是向全面化、可行化、具体化等更加完整的去研究。
2彬县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十分深厚的国家,传统的家族生活方式导致空巢家庭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其他国家要晚很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导致现在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这种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目前十分需要国家以及社会给予生活以及精神方面的关注,家庭方面也应当尽可能的对老人有更多的关怀[2]。本文对陕西省彬县的一部分空巢老人进行了家访调查,将从空巢老人家庭的生活现状、经济现状、身体现状、心理现状等五个方面来分析彬县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本章节的数据图表均来源于本文的调查研究。
2.1生活状况
2.1.1 生活现状
农村的大部分空巢老人都是与配偶居住或者独自一人居住,因此他们日常的生活缺人照料,这是空巢老人面对的一大问题。
图2.1 生活照顾现状调查
根据我们对彬县农村老人进行的调查结果分析,从上图1可以发现,这些老年人中有21.6%的老人是由配偶来照顾的,26.2%的老人由其子女照顾其生活起居,还有12.3%的老人是没有亲人照顾,仅仅依靠亲戚邻居的帮助生活的,另外1.5%的空巢老人依靠保姆照料,以及还有4.6.%的老人是靠着社区组织的帮助生活的,占比例最多的是无人照顾的空巢老人,达到了空巢老人总数的33.8%。这些无人照顾的空巢老人只能依靠自己生活,他们的子女大多在外打工,或者已经成立家庭独立生活,在配偶健在的情况下,两个老人还可以互相扶持照顾日常生活。对于那些老伴已经不在了,子女又没有陪在自己身边照顾的空巢老人来说,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他们最普遍和最难解决的问题[3]。而且,对于那些有亲戚邻居、社区组织或者保姆照顾的空巢老人来说,这种短时间的照料有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并不能确保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虽然在空巢老人中,有一部分身体十分健康的老人,没有子女和老伴的陪伴也可以独立生活,能够很好的照顾自己,但这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很多身体有疾病的空巢老人,生活自理都十分困难,最基本的起床、洗漱以及吃饭也许都会成为难题。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彬县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 3
2.1生活状况 3
2.1.1 生活现状 3
2.1.2经济生活现状 4
2.2身体健康状况 5
2.2.1身体健康现状 5
2.2.2就医现状 5
2.3心理状况及精神需求 6
2.3.1心理现状 6
2.3.2精神现状 7
3农村空巢老人所面临的困境及成因 8
3.1 生活水平低,日常照料不足 8
3.2 收入来源少,经济负担重 9
3.3身体素质差,医疗保障缺乏 10
3.4心理压力大,缺乏精神慰藉 11
4 应对措施 12
4.1增强自给自足的能力,丰富精神生活 12
4.2 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功能 12
4.3发展社区养老体系 13
4.4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 13
5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1绪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自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迅速地向城市转移,这些转移的劳动力多为年轻人,就给农村滞留了大量的老年人[1]。而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形势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在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家庭模式日趋小型化的同时,有关“空巢老人”的报道也频频见于报端,作为一个日益庞大的社会群体,“空巢老人”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据初步推算,目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近5000万,“空巢老人”现象已经相当普遍。然而,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直都在倡导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空巢老人是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对陕西省彬县农村各地空巢老人的走访探究,有利于我们了解到当地空巢老人的发展状况,提高自身对农村空巢老人的重视程度。
通过对彬县空巢老人的发展现状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分析出两者之间的关联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为改善当地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方面的知识。同时,把我们深入基层,在访谈及调研中了解到的空巢老人方面的难题反映到县政府,为当地空巢老人的发展付出我们应该付出的力量。我们还会走进空巢老人的生活,深入了解他们在生活上以及精神上的难题,并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将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反映给相关部门,使得空巢老人的问题能尽可能的得到及时的解决。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空巢老人问题。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普遍存在这一现状。学术界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经济状况和心理状况与精神需求方面的观点不一。大多数学者对劳动力乡城迁移给农村空巢老人带来的影响持悲观态度,认为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对农村养老体系构成严峻挑战。该问题的研究,对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目前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研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反思。
第一:空巢老人问题研究目前还出一种非主流状态,这种非主流化倾向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对农村老年人的政策关注。
第二:理论研究有待提升,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于一些描述性分析,缺少全面、系统的以证据为基础的经验研究,而且理论上有进一步提炼的空间。
第三:系统性的农村空巢老人社会支持机制研究略显单薄。
空巢老人的问题的研究未来的研究方向一定是向全面化、可行化、具体化等更加完整的去研究。
2彬县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十分深厚的国家,传统的家族生活方式导致空巢家庭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其他国家要晚很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导致现在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这种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目前十分需要国家以及社会给予生活以及精神方面的关注,家庭方面也应当尽可能的对老人有更多的关怀[2]。本文对陕西省彬县的一部分空巢老人进行了家访调查,将从空巢老人家庭的生活现状、经济现状、身体现状、心理现状等五个方面来分析彬县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本章节的数据图表均来源于本文的调查研究。
2.1生活状况
2.1.1 生活现状
农村的大部分空巢老人都是与配偶居住或者独自一人居住,因此他们日常的生活缺人照料,这是空巢老人面对的一大问题。
图2.1 生活照顾现状调查
根据我们对彬县农村老人进行的调查结果分析,从上图1可以发现,这些老年人中有21.6%的老人是由配偶来照顾的,26.2%的老人由其子女照顾其生活起居,还有12.3%的老人是没有亲人照顾,仅仅依靠亲戚邻居的帮助生活的,另外1.5%的空巢老人依靠保姆照料,以及还有4.6.%的老人是靠着社区组织的帮助生活的,占比例最多的是无人照顾的空巢老人,达到了空巢老人总数的33.8%。这些无人照顾的空巢老人只能依靠自己生活,他们的子女大多在外打工,或者已经成立家庭独立生活,在配偶健在的情况下,两个老人还可以互相扶持照顾日常生活。对于那些老伴已经不在了,子女又没有陪在自己身边照顾的空巢老人来说,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他们最普遍和最难解决的问题[3]。而且,对于那些有亲戚邻居、社区组织或者保姆照顾的空巢老人来说,这种短时间的照料有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并不能确保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虽然在空巢老人中,有一部分身体十分健康的老人,没有子女和老伴的陪伴也可以独立生活,能够很好的照顾自己,但这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很多身体有疾病的空巢老人,生活自理都十分困难,最基本的起床、洗漱以及吃饭也许都会成为难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