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大消费行为的影响以蚂蚁花呗为例
近些年,互联网金融迅速兴起,且发展迅猛,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人们的消费观念及消费习惯的改变,更大程度地满足了他们的消费需求。新一代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蚂蚁花呗的诞生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受到大学生群体的欢迎。因此,本论文对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从蚂蚁花呗入手,结合问卷的统计结果,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探究互联网金融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各种路径和因素。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发展为大学生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然而也伴随着各类风险,导致大学生冲动消费等问题,就此对大学生使用蚂蚁花呗消费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蚂蚁花呗,大学生消费
目 录
1 引言 1
2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大学生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 1
2.1 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其分类 1
2.2 互联网金融产品介绍——以蚂蚁花呗为例 3
2.3 蚂蚁花呗影响大学生消费的路径 5
3 蚂蚁花呗对大学生消费影响分析 6
3.1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6
3.2 样本大学生的基本统计分析 7
3.3 蚂蚁花呗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13
4 对策建议 15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蚂蚁花呗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调查问卷 19
图1 蚂蚁花呗业务操作流程 4
图2 性别分布 8
图3 年级分布 9
图4 使用蚂蚁花呗频率 9
图5 月均生活费 10
图6 使用蚂蚁花呗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种类 10
图7 男、女生使用蚂蚁花呗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种类 11
图8 各年级学生分别使用蚂蚁花呗的频率 11
图9 因蚂蚁花呗而导致冲动消费情况 12
图10 对蚂蚁花呗的态度 12
图11 对蚂蚁花呗风险认知度 13
表1 样本数据概况 7
1 引言
互联网金融是以实现融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资金与信息媒介为目的,将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1]。
互联网金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萌芽较早,美国是最典型的代表,其金融体系经历了长期的变革与发展,互联网金融产品及服务已经接近成熟并逐渐趋于完善。美国于1998年底就已经推出了第三方支付工具——PayPal。
相对于那些发达国家,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萌芽是比较晚的。这起源于2003年阿里巴巴公司投资建成淘宝并推出了支付宝。由于支付宝的茁壮成长,公司于2013年3月建立了以支付宝为主体的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简称“小微金服”),这之后就进化成了“蚂蚁金服”。在2014年12月蚂蚁金服推出了蚂蚁花呗这项业务。
通过2015年和2016年双十一的影响,蚂蚁花呗开始受到了大众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对大学生们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很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并容易受其影响,因而,大学生们十分容易被蚂蚁花呗的各种独特优点所吸引。然而,有利处就会有弊端,虽然蚂蚁花呗这样的互联网信贷产品为大学生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因为我国互联网金融仍在发展变革的过程中,相关的监管制度并未健全,并存在许多的潜在问题,这需要引起大学生们的重视。
2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大学生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
随着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对年轻人的消费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群体。以下将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大学生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
2.1 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其分类
如今,互联网金融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明确的定义。简单从字面上理解,互联网金融就是将传统金融业互联网化[2]。狭义层面的互联网金融是指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完成相关的金融业务。广义层面的互联网金融不仅包含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以互联网为平台开展的相关业务,还包含了各类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从事的金融业务。
互联网金融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基于大数据,搜集汇总客户信息并对其存在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其中,各类信息的生成及传播都是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对信息的检索和排版则是利用搜索引擎,最后处理信息主要是通过云数据完成。
(2)通过点对点的方式配置金融资源。客户端在互联网上发布金融产品的相关信息,再进行信息匹配。买卖双方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交易对象,然后直接在线上与对方商讨交易事项[3]。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改善交易环境,使金融服务的涉及面得到进一步扩展。
(3)互联网金融服务“长尾化”。根据二八定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服务主要针对的是那百分之二十的大客户,而互联网金融与之相反,更注重剩下百分之八十的长尾客户。这部分客户的金融需求虽然不大且具有很明显的个性化,但互联网金融却能最大程度满足他们的需求。
可以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分为以下时段:
第一时段:2005年之前,金融业仅利用互联网工具解决技术问题[4],如改善金融机构的业务情况,那时互联网金融还未完全成形。
第二时段:2005年之后,出现了网络借贷,且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了基于互联网的资金转移,金融的互联网化由一开始仅涉及技术领域发展至业务领域[5]。央行于2011年开始对第三方支付牌照进行专业管理,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也越来越规范化。
第三时段:2012年至今,2012年起互联金融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P2P网络借贷以及众筹融资平台等被逐渐兴起,受到广泛认可。金融机构以及券商们开始尝试利用互联网拓展其业务平台,更新其业务模式,以吸引更多地客户。自此,互联网金融打开了新的篇章。
就金融业务、模式及技术支持而言,可以将互联网金融分为以下四种:
(1)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直营银行和直营保险。直营银行不同于传统银行,未设有任何营业网点,仅通过互联网、ATM机为客户们提供相应服务;直营保险则是一种依托于互联网的新兴保险销售方式[6],客户们可以在线上直接了解保险产品并选择购买。
(2)金融业务平台的互联网化。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商户或个人开展各种信贷业务,如阿里小贷和京东白条等,而客户们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还贷。
目 录
1 引言 1
2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大学生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 1
2.1 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其分类 1
2.2 互联网金融产品介绍——以蚂蚁花呗为例 3
2.3 蚂蚁花呗影响大学生消费的路径 5
3 蚂蚁花呗对大学生消费影响分析 6
3.1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6
3.2 样本大学生的基本统计分析 7
3.3 蚂蚁花呗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13
4 对策建议 15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蚂蚁花呗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调查问卷 19
图1 蚂蚁花呗业务操作流程 4
图2 性别分布 8
图3 年级分布 9
图4 使用蚂蚁花呗频率 9
图5 月均生活费 10
图6 使用蚂蚁花呗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种类 10
图7 男、女生使用蚂蚁花呗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种类 11
图8 各年级学生分别使用蚂蚁花呗的频率 11
图9 因蚂蚁花呗而导致冲动消费情况 12
图10 对蚂蚁花呗的态度 12
图11 对蚂蚁花呗风险认知度 13
表1 样本数据概况 7
1 引言
互联网金融是以实现融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资金与信息媒介为目的,将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1]。
互联网金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萌芽较早,美国是最典型的代表,其金融体系经历了长期的变革与发展,互联网金融产品及服务已经接近成熟并逐渐趋于完善。美国于1998年底就已经推出了第三方支付工具——PayPal。
相对于那些发达国家,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萌芽是比较晚的。这起源于2003年阿里巴巴公司投资建成淘宝并推出了支付宝。由于支付宝的茁壮成长,公司于2013年3月建立了以支付宝为主体的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简称“小微金服”),这之后就进化成了“蚂蚁金服”。在2014年12月蚂蚁金服推出了蚂蚁花呗这项业务。
通过2015年和2016年双十一的影响,蚂蚁花呗开始受到了大众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对大学生们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很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并容易受其影响,因而,大学生们十分容易被蚂蚁花呗的各种独特优点所吸引。然而,有利处就会有弊端,虽然蚂蚁花呗这样的互联网信贷产品为大学生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因为我国互联网金融仍在发展变革的过程中,相关的监管制度并未健全,并存在许多的潜在问题,这需要引起大学生们的重视。
2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大学生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
随着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对年轻人的消费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群体。以下将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大学生消费行为产生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
2.1 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其分类
如今,互联网金融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明确的定义。简单从字面上理解,互联网金融就是将传统金融业互联网化[2]。狭义层面的互联网金融是指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完成相关的金融业务。广义层面的互联网金融不仅包含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以互联网为平台开展的相关业务,还包含了各类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从事的金融业务。
互联网金融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基于大数据,搜集汇总客户信息并对其存在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其中,各类信息的生成及传播都是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对信息的检索和排版则是利用搜索引擎,最后处理信息主要是通过云数据完成。
(2)通过点对点的方式配置金融资源。客户端在互联网上发布金融产品的相关信息,再进行信息匹配。买卖双方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交易对象,然后直接在线上与对方商讨交易事项[3]。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改善交易环境,使金融服务的涉及面得到进一步扩展。
(3)互联网金融服务“长尾化”。根据二八定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服务主要针对的是那百分之二十的大客户,而互联网金融与之相反,更注重剩下百分之八十的长尾客户。这部分客户的金融需求虽然不大且具有很明显的个性化,但互联网金融却能最大程度满足他们的需求。
可以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分为以下时段:
第一时段:2005年之前,金融业仅利用互联网工具解决技术问题[4],如改善金融机构的业务情况,那时互联网金融还未完全成形。
第二时段:2005年之后,出现了网络借贷,且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了基于互联网的资金转移,金融的互联网化由一开始仅涉及技术领域发展至业务领域[5]。央行于2011年开始对第三方支付牌照进行专业管理,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也越来越规范化。
第三时段:2012年至今,2012年起互联金融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P2P网络借贷以及众筹融资平台等被逐渐兴起,受到广泛认可。金融机构以及券商们开始尝试利用互联网拓展其业务平台,更新其业务模式,以吸引更多地客户。自此,互联网金融打开了新的篇章。
就金融业务、模式及技术支持而言,可以将互联网金融分为以下四种:
(1)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直营银行和直营保险。直营银行不同于传统银行,未设有任何营业网点,仅通过互联网、ATM机为客户们提供相应服务;直营保险则是一种依托于互联网的新兴保险销售方式[6],客户们可以在线上直接了解保险产品并选择购买。
(2)金融业务平台的互联网化。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商户或个人开展各种信贷业务,如阿里小贷和京东白条等,而客户们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还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