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以蚂蚁金融为例
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促进金融业步入新型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不断渗透传统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服务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该行业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不过其未来发展带有不确定性。国内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有关专家学者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著作相对较少,研究也还不够深入。本研究以互联网金融的特性为研究基础,将蚂蚁金融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发展情况展开研究探讨,并根据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从而推动互联网金融服务行业更好更快发展。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文献综述 1
(一)国外研究现状 1
1.关于互联网金融起源的研究 1
2.关于互联网金融借贷的研究 1
3.关于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的研究 2
(二)国内研究现状 2
1.互联网金融的涵义 2
2.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 2
3.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 2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2
二、蚂蚁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3
(一)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简介 3
(二)支付宝的互联网结算功能 4
(三)余额宝的存款功能 6
(四)蚂蚁微贷的贷款功能 10
三、蚂蚁金融发展的主要问题 12
(一)盈利模式尚且不稳定,有待于进一步创新 12
(二)风险掌控能力相较于传统金融机构还有不足 13
(三)信用体系完善度有限,共享机制不全 13
(四)行业竞争激烈,自身角色定位尚不明确 13
(五)互联网金融监管标准不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13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14
(一)稳定盈利模式,加强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 14
(二)加强新型互联网技术运用,优化风险管控手段 14
(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征信系统建设 14
(四)加强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实现融合发展 14
(五)监管机构提升监管效率,互联网金融企业加强行业自律 15
五、结论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以蚂蚁金融为例
引言
引言
作为行业的领军者和代表企业,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又名“蚂蚁金融”,其在发展的初期就广泛地被人们关注。成立伊始,便始终致力于为个人和小微企业服务。至今,蚂蚁金融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广泛的业务范围与庞大的客户群。因此,其互联网金融模式颇受业内外关注。为此,本研究将以蚂蚁金融为例,针对蚂蚁金融的业务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通过对支付宝、余额宝,再到蚂蚁微贷的探讨,分析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继而给出改善策略。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蚂蚁金融,乃至同类型互联网企业,或是拟涉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主要有如下研究成果:一是探讨互联网金融的起源;二是探讨互联网金融借贷;三是研究互联网第三方支付。
1.关于互联网金融起源的研究
Robert(1995)指出,经济发展之后,不论是社会财富,还是个人收入均持续膨胀,大众的金融服务需求因此而被激发,从而促使金融机构更为积极地采取措施拓展渠道,以满足大众新的消费需求,于是,便会持续地进行业务创新,互联网金融便诞生于此背景之下。Merton、Bodie(1993)指出,能否最大程度地控制信贷风险,主要的决定因素在于各类信息搜集、甄别与处理有效与否。可以说,现代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Merton、Bodie(1993)的研究。
2.关于互联网金融借贷的研究
3.关于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的研究
Dan J. Kim (2005) 针对其内容展开研究,主要涵盖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第二个方面是与eBay公司展开支付合作。Dan J. Kim (2005)认为,网上交易的顺利完成,关键在于第三方机构的辅助交易,除了银行之外,这些第三方机构还主要包括信用卡授权机构与消费者保护机构。Sheng(2011)指出,近年来,各种类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迅速发展,交易笔数与规模连年创新,传统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垄断局面已被打破。Wang(2011)认为,依托互联网而存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其发展模式更灵活,同时具有较高的市场灵敏度,伴随其支付功能的日益创新与完善,其发展空间无疑将更广阔。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型金融形式的研究历时不长,研究成果相对有限,其主要研究方向是:
1.互联网金融的涵义
谢平(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就是第三种的融资方式,是独立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之外存在的,而资源配置率的提高是其存在基础。刘英(2013)指出,互联网金融跟原有金融有所不同。在“二八定律”的基础上提出,传统金融将高收入人群和大型公司作为其主要发展客户,但互联网金融则在长尾理论的前提下,作为普惠制金融的形式而存在,它汇聚了很多传统金融并不看好的低端客户与零散资金,其巨大的效益来自于积少成多。
2.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的商业银行的发展日益严峻,其对于传统商业银行的挑战是全方位的。邱峰(2013)指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了网络理财规模,同时使商业银行被迫流失了代理费收入与结算手续费,致其盈利水平降低。吕建志(2014)指出,银行业大面积使用互联网技术后,其运营成本降低显著,而利润空间更高。依托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商业银行对客户信息的分析更为深入透彻,促进其对客户潜在消费习惯进行深入挖掘,对客户信用水平与风险偏好掌握更准确,从而使商业银行自身风险定价与风险管理效率获得提高。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文献综述 1
(一)国外研究现状 1
1.关于互联网金融起源的研究 1
2.关于互联网金融借贷的研究 1
3.关于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的研究 2
(二)国内研究现状 2
1.互联网金融的涵义 2
2.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 2
3.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 2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2
二、蚂蚁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3
(一)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简介 3
(二)支付宝的互联网结算功能 4
(三)余额宝的存款功能 6
(四)蚂蚁微贷的贷款功能 10
三、蚂蚁金融发展的主要问题 12
(一)盈利模式尚且不稳定,有待于进一步创新 12
(二)风险掌控能力相较于传统金融机构还有不足 13
(三)信用体系完善度有限,共享机制不全 13
(四)行业竞争激烈,自身角色定位尚不明确 13
(五)互联网金融监管标准不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13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14
(一)稳定盈利模式,加强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 14
(二)加强新型互联网技术运用,优化风险管控手段 14
(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征信系统建设 14
(四)加强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实现融合发展 14
(五)监管机构提升监管效率,互联网金融企业加强行业自律 15
五、结论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以蚂蚁金融为例
引言
引言
作为行业的领军者和代表企业,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又名“蚂蚁金融”,其在发展的初期就广泛地被人们关注。成立伊始,便始终致力于为个人和小微企业服务。至今,蚂蚁金融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广泛的业务范围与庞大的客户群。因此,其互联网金融模式颇受业内外关注。为此,本研究将以蚂蚁金融为例,针对蚂蚁金融的业务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通过对支付宝、余额宝,再到蚂蚁微贷的探讨,分析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继而给出改善策略。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蚂蚁金融,乃至同类型互联网企业,或是拟涉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主要有如下研究成果:一是探讨互联网金融的起源;二是探讨互联网金融借贷;三是研究互联网第三方支付。
1.关于互联网金融起源的研究
Robert(1995)指出,经济发展之后,不论是社会财富,还是个人收入均持续膨胀,大众的金融服务需求因此而被激发,从而促使金融机构更为积极地采取措施拓展渠道,以满足大众新的消费需求,于是,便会持续地进行业务创新,互联网金融便诞生于此背景之下。Merton、Bodie(1993)指出,能否最大程度地控制信贷风险,主要的决定因素在于各类信息搜集、甄别与处理有效与否。可以说,现代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Merton、Bodie(1993)的研究。
2.关于互联网金融借贷的研究
3.关于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的研究
Dan J. Kim (2005) 针对其内容展开研究,主要涵盖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第二个方面是与eBay公司展开支付合作。Dan J. Kim (2005)认为,网上交易的顺利完成,关键在于第三方机构的辅助交易,除了银行之外,这些第三方机构还主要包括信用卡授权机构与消费者保护机构。Sheng(2011)指出,近年来,各种类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迅速发展,交易笔数与规模连年创新,传统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垄断局面已被打破。Wang(2011)认为,依托互联网而存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其发展模式更灵活,同时具有较高的市场灵敏度,伴随其支付功能的日益创新与完善,其发展空间无疑将更广阔。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型金融形式的研究历时不长,研究成果相对有限,其主要研究方向是:
1.互联网金融的涵义
谢平(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就是第三种的融资方式,是独立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之外存在的,而资源配置率的提高是其存在基础。刘英(2013)指出,互联网金融跟原有金融有所不同。在“二八定律”的基础上提出,传统金融将高收入人群和大型公司作为其主要发展客户,但互联网金融则在长尾理论的前提下,作为普惠制金融的形式而存在,它汇聚了很多传统金融并不看好的低端客户与零散资金,其巨大的效益来自于积少成多。
2.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的商业银行的发展日益严峻,其对于传统商业银行的挑战是全方位的。邱峰(2013)指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了网络理财规模,同时使商业银行被迫流失了代理费收入与结算手续费,致其盈利水平降低。吕建志(2014)指出,银行业大面积使用互联网技术后,其运营成本降低显著,而利润空间更高。依托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商业银行对客户信息的分析更为深入透彻,促进其对客户潜在消费习惯进行深入挖掘,对客户信用水平与风险偏好掌握更准确,从而使商业银行自身风险定价与风险管理效率获得提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