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尽管政治因素一直牵制着其发展,但自两岸分别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两岸贸易日益频繁。两岸农产品贸易在两岸总体贸易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因此也获得很大的进展。相较于两岸总体贸易,两岸农产品贸易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将以两岸农产品贸易合作的发展进程为基础,根据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现状格局,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目前所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探讨影响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因素,结合 ECFA实施的影响分析,进而得出两岸农产品贸易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一、引言2
二、两岸农产品贸易概况4
(一)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进程4
(二)两岸农产品贸易的现状特征与格局5
1.总量特征5
2.结构特征6
三、两岸农产品贸易面临的障碍 9
(一)政策性障碍 9
(二)经济性障碍11
(三)外部性障碍12
(四)技术性障碍12
四、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2
(一)模型说明12
(二)大陆对台湾出口农产品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13
(三)台湾对大陆出口农产品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14
(四)本部分小结15
五、ECFA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15
(一)ECFA概述15
(二)ECFA早期收获计划实施情况比较分析15
六、研究结论及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策略建议17
(一)推进两岸农业合作,增强两岸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17
(二)实施农产品出口多元化战略17
(三)统一农产品检验检疫标准17
(四)加快ECFA后续协商进程,完善ECFA框架协议17
(五)深化ECFA的实施过程,促进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18
(六)持续保持两岸良好稳定的政治环境,形成和谐发展新格局18
致谢 18参考文献 19
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引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海峡两岸交流交往的不断发展,即使受到政治因素的牵制,但自两岸分别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两岸之间加强合作,两岸经贸往来也日益频繁。两岸农产品贸易在两岸总体贸易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因此也获得很大的进展。
而在海峡两岸经济政策上,2005年8月1日起,对于台湾原产的15中水果,大陆采取零关税进口。2007年3月20起又对原产于台湾的11种蔬菜和8种水产品实施进口零关税措施。两岸在2008年以后基本实现“三通”。2010年6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的签订,为两岸经济与贸易合作提供了平台。
根据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的深入分析,提出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策略建议,不但有利于优化两岸农产品贸易结构,而且对完善政府的政策措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和格局的分析
大陆学者从总量及特征方面分析了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曾寅初(2004),陈忠毅(2004)通过分析19842002年间两岸贸易额和农产品贸易额的增长变化得出两岸贸易总体格局迅速增长,但两岸农产品贸易并没有如同两岸总体贸易一样,反而发展较为平缓。邓启明(2005)以为截至2004年两岸农产品贸易具备系列的特征: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较慢,规模较小;在两岸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优势的农产品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蒋颖(2006)研究两岸互相依赖程度并测算19992004年两岸农产品的贸易依存度,指出大陆依存于台湾农产品的程度明显大于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依存度,但可以确定的是两岸农产品贸易的依赖性在加强。林卿(2010),王荧(2010)指出两岸农产品贸易在2010年前8个月贸易种类逐步扩大。华晓红(2011),郑学党(2011)则从台湾方面为准,得出台湾从大陆进口的农产品均以原材料为主,品种较多。农耕产品在进口中比例较高,且比重持续上升;畜产品在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出口中位列第一,另外排名前四都还有林产品、水产品和农耕产品。庄佩芬(2012),蔡秋红(2012)提出两岸农产品贸易中,台湾持续逆差,然而尺子状况呈下降趋势。此外,蒋颖(2013)分析20012011年的两岸农产品贸易额提出2001年以来,两岸农产品贸易虽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但其仍然保持较小的规模;大陆则保持顺差状态,并有扩大的态势。
2、有关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障碍的分析
大陆多数学者针对加入WTO对两岸农产品贸易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加入WTO通过贸易促进、条约互惠和降低非关税壁垒等方式对两岸农产品贸易产生了促进作用(曾玉荣,2003)。蒋颖(2006)也提出影响两岸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是两岸加入WTO。此外,两岸农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生产要素差异,再加上大陆对台农产品进口的政策一直在调整,两岸农产品贸易因此受到了较大了影响。
但陈忠毅(2004)则指出加入WTO后虽能补充岛内生产的不足,但两岸农产品贸易也面临着以下不利因素:美国与台湾之间的贸易关系;台湾对大陆的限制政策;台湾农民的反应;两岸检验检疫问题。曾寅初(2004),陈忠毅(2004)指出大陆的许多农产品虽然在价格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是要出口到台湾,还要受到台湾农产品进口政策的限制。华晓红(2006)提出当前两岸存在非正常的经济贸易关系使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遭到阻碍,同时台湾农产品对大陆的贸易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大陆与东亚各国和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除此之外对于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两岸农产品的长期走私等均是现阶段两岸农产品贸易面临的问题(陈险峰,2011)。华晓红(2011),郑学党(2011)则认为农业生产力水平制约了两岸农产品贸易规模。此外,台湾对大陆农产品贸易壁垒、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激烈、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敏感性和大陆区域经济合作产生“贸易转移”效应都是现存的主要问题。杨金发(2012),郑金贵(2012),林本喜(2012)和闫葳(2014),李超(2014)都认为台湾对大陆的限制政策是当前两岸农产品贸易最为重要的制约因素。
3、在ECFA时代下对两岸农产品贸易产生的影响以及思考
自2010年9月12日起,ECFA着手施行。ECFA早期收获清单的实施在2011年1月正式开始。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是发展两岸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契机。赵玉榕(2011)通过分析ECFA对台湾农业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认为实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是全球化趋势,需要两岸共同努力。蒋含明(2012),李非(2012)基于GTAP模型研究ECFA作用于两岸经济的影响,提出两岸贸易额在建立ECFA后出现了明显增长的趋势,相较于工业产品出口额的增长,部分农产品出口额的幅度要小一点。张广南、陈坤铭和杨书菲(2012)也基于GTAP模型进行分析并提出在自由贸易协议中,农产品因受特殊保护,并且两岸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贸易量和所占比例低,所以现实中可能仅存在有限影响力。赵玉榕(2012)也认为ECFA效应已初步显现,尤其是扩大台湾农产品在大陆的销售提供了制度性的安排。练卜鸣和陈彤(2012)在对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影响的研究中提出其商机广阔。与此同时,伍士林和岑丽娟(2014)探讨到由于台湾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台湾农产品市场准入要求高、有限开放问题和大陆产农产品自身问题,大陆对台湾农产品贸易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一、引言2
二、两岸农产品贸易概况4
(一)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进程4
(二)两岸农产品贸易的现状特征与格局5
1.总量特征5
2.结构特征6
三、两岸农产品贸易面临的障碍 9
(一)政策性障碍 9
(二)经济性障碍11
(三)外部性障碍12
(四)技术性障碍12
四、两岸农产品贸易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2
(一)模型说明12
(二)大陆对台湾出口农产品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13
(三)台湾对大陆出口农产品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14
(四)本部分小结15
五、ECFA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15
(一)ECFA概述15
(二)ECFA早期收获计划实施情况比较分析15
六、研究结论及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策略建议17
(一)推进两岸农业合作,增强两岸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17
(二)实施农产品出口多元化战略17
(三)统一农产品检验检疫标准17
(四)加快ECFA后续协商进程,完善ECFA框架协议17
(五)深化ECFA的实施过程,促进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18
(六)持续保持两岸良好稳定的政治环境,形成和谐发展新格局18
致谢 18参考文献 19
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引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海峡两岸交流交往的不断发展,即使受到政治因素的牵制,但自两岸分别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两岸之间加强合作,两岸经贸往来也日益频繁。两岸农产品贸易在两岸总体贸易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因此也获得很大的进展。
而在海峡两岸经济政策上,2005年8月1日起,对于台湾原产的15中水果,大陆采取零关税进口。2007年3月20起又对原产于台湾的11种蔬菜和8种水产品实施进口零关税措施。两岸在2008年以后基本实现“三通”。2010年6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的签订,为两岸经济与贸易合作提供了平台。
根据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的深入分析,提出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策略建议,不但有利于优化两岸农产品贸易结构,而且对完善政府的政策措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1、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和格局的分析
大陆学者从总量及特征方面分析了两岸农产品贸易现状。曾寅初(2004),陈忠毅(2004)通过分析19842002年间两岸贸易额和农产品贸易额的增长变化得出两岸贸易总体格局迅速增长,但两岸农产品贸易并没有如同两岸总体贸易一样,反而发展较为平缓。邓启明(2005)以为截至2004年两岸农产品贸易具备系列的特征: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较慢,规模较小;在两岸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优势的农产品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蒋颖(2006)研究两岸互相依赖程度并测算19992004年两岸农产品的贸易依存度,指出大陆依存于台湾农产品的程度明显大于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依存度,但可以确定的是两岸农产品贸易的依赖性在加强。林卿(2010),王荧(2010)指出两岸农产品贸易在2010年前8个月贸易种类逐步扩大。华晓红(2011),郑学党(2011)则从台湾方面为准,得出台湾从大陆进口的农产品均以原材料为主,品种较多。农耕产品在进口中比例较高,且比重持续上升;畜产品在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出口中位列第一,另外排名前四都还有林产品、水产品和农耕产品。庄佩芬(2012),蔡秋红(2012)提出两岸农产品贸易中,台湾持续逆差,然而尺子状况呈下降趋势。此外,蒋颖(2013)分析20012011年的两岸农产品贸易额提出2001年以来,两岸农产品贸易虽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但其仍然保持较小的规模;大陆则保持顺差状态,并有扩大的态势。
2、有关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障碍的分析
大陆多数学者针对加入WTO对两岸农产品贸易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加入WTO通过贸易促进、条约互惠和降低非关税壁垒等方式对两岸农产品贸易产生了促进作用(曾玉荣,2003)。蒋颖(2006)也提出影响两岸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是两岸加入WTO。此外,两岸农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生产要素差异,再加上大陆对台农产品进口的政策一直在调整,两岸农产品贸易因此受到了较大了影响。
但陈忠毅(2004)则指出加入WTO后虽能补充岛内生产的不足,但两岸农产品贸易也面临着以下不利因素:美国与台湾之间的贸易关系;台湾对大陆的限制政策;台湾农民的反应;两岸检验检疫问题。曾寅初(2004),陈忠毅(2004)指出大陆的许多农产品虽然在价格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是要出口到台湾,还要受到台湾农产品进口政策的限制。华晓红(2006)提出当前两岸存在非正常的经济贸易关系使两岸农产品贸易发展遭到阻碍,同时台湾农产品对大陆的贸易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大陆与东亚各国和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除此之外对于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两岸农产品的长期走私等均是现阶段两岸农产品贸易面临的问题(陈险峰,2011)。华晓红(2011),郑学党(2011)则认为农业生产力水平制约了两岸农产品贸易规模。此外,台湾对大陆农产品贸易壁垒、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激烈、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敏感性和大陆区域经济合作产生“贸易转移”效应都是现存的主要问题。杨金发(2012),郑金贵(2012),林本喜(2012)和闫葳(2014),李超(2014)都认为台湾对大陆的限制政策是当前两岸农产品贸易最为重要的制约因素。
3、在ECFA时代下对两岸农产品贸易产生的影响以及思考
自2010年9月12日起,ECFA着手施行。ECFA早期收获清单的实施在2011年1月正式开始。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是发展两岸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契机。赵玉榕(2011)通过分析ECFA对台湾农业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认为实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是全球化趋势,需要两岸共同努力。蒋含明(2012),李非(2012)基于GTAP模型研究ECFA作用于两岸经济的影响,提出两岸贸易额在建立ECFA后出现了明显增长的趋势,相较于工业产品出口额的增长,部分农产品出口额的幅度要小一点。张广南、陈坤铭和杨书菲(2012)也基于GTAP模型进行分析并提出在自由贸易协议中,农产品因受特殊保护,并且两岸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贸易量和所占比例低,所以现实中可能仅存在有限影响力。赵玉榕(2012)也认为ECFA效应已初步显现,尤其是扩大台湾农产品在大陆的销售提供了制度性的安排。练卜鸣和陈彤(2012)在对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影响的研究中提出其商机广阔。与此同时,伍士林和岑丽娟(2014)探讨到由于台湾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台湾农产品市场准入要求高、有限开放问题和大陆产农产品自身问题,大陆对台湾农产品贸易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