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采用香港、韩国、日本、美国、新加坡这五个国家和地区2004-2013年面板数据,通过hausman检验选择随机效应模型,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对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BT对于农产品出口具有正的效应,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只有从根本上认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生机理,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加强监管,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作用,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一、导 论 2
二、文献综述 3
(一) TBT定义与分类的角度 3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4
1.消极影响 4
2.积极影响 4
(三)评述 5
三、 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 5
(一)农产品贸易总体情况 5
(二) 中国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出口状况 6
(三)农产品出口市场 7
四、 TBT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原因分析 8
(一)TBT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双重效应 8
1.TBT对于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具有负效应 8
2.TBT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具有正向影响 9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摩擦的发生机理 9
(三)小结 10
1.从外因的角度 10
2.从内因的角度 10
五、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10
(一)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11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11
1.变量的选取 11
2.数据来源 12
(三)研究假设 12
(四)估算结果和分析 12
(五)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14
(一)结论 14
(二)政策建议 14
参考文献 14
图一 6
图二 7
图3 8
技术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国际经济与贸易 陈栋
引言
一、导 论
农业作为国家的产业基础,关乎国计民生,中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增强中国农业的贸易出口能力为中国农业产业化及提高中国农业出口类公司的总体实力奠定了基础,同时农业的外贸发展有利于解决中国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尽管关税和配额限制这些贸易保护政策逐步取消,但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技术水平设置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本国的农业进行政策性保护。他们以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安全为借口,使得中国的农业出口屡遭重创。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及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牵动人心的大背景下,技术型贸易壁垒的实施看似非常正确,因此,对我国而言,首先要研究技术型贸易壁垒的作用机制,进而在此基础之上,研究怎样应对和解决。
随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逐渐广泛运用,中国农产品出口遭受到困境,为了避免在诸如此类的贸易中屡屡碰壁,弄清技术性贸易壁垒实施动因和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作用机制是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的基础,贸易壁垒影响出口的主要方面,才能采取“避重就轻”、“扬长避短”的占优策略去应对,更好的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
我国农产品出口大部分销售往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沈明其(2012)指出近年来,日本一直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合作伙伴,我国农产品对日本的出口额由2003年的56.4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91.5亿美元,同比增长62.23%。对香港、韩国、美国的出口额依次同比上升99.10%、36.29%、170.10%,出口数量增加迅速。由这些数据可见,日本市场的重要性稍有下降,美国市场的重要性有所上升。基于此,本研究选取这几个国家来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此外,本研究进一步剖析我国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应该怎么样避开或者机智地应对,使出口损失达到最小,利润达到最大化。
二、文献综述
(一) TBT定义与分类的角度
Ronald等(2000)认为,贸易壁垒就是技术性贸易措施,即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等。Donna Roberts等(2000)将其定义为一系列“社会规则”,这个定义暗示着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矫正因外部因素而导致市场失灵的作用。孙敬水(2002)认为,贸易技术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成为其他国家商品和服务自由进入该国市场的障碍。
高文书(2003)认为,所谓贸易技术壁垒,是指由于各国的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检验检疫措施等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体系不同,或水平不同,或信息不足,或不能相互协调,或歧视性制定和实施而给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他根据实施目的将贸易技术壁垒分为两类:如果进口国为实现保护国家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居民健康等合法目标,并按照WTO规则要求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而给国际贸易造成障碍时,则构成合法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如果由于贸易各方的体制性差异或经济技术水平差距而给贸易造成障碍时,则称之为客观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陈志田等(2002)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出发,将其分为安全壁垒、绿色壁垒和信息技术壁垒三大类。
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性方面,Varian(1992)和Suzanne Thornsbury(1998)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双刃性”,既具有矫正外部性“好”的一面,也具有保护国内生产者“坏”的一面。夏友富(2001)、孙敬水(2002)、高文书(2003)等对其进行了研究阐述。他们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内容上的广泛性、手段上的隐蔽性和灵活性、做法上的歧视性、实施中的争议性,被许多国家用来当作保护自身利益的“护身符”。王平、杨巍(2004)从经济学的角度,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整体地看作是一种政府干预市场的政策性行为。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1.消极影响
Henson(1998)认为,一次性初始成本和持续成本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引致出口国成本增加的两个主要方面。Gandal and Oz Shy(2001)认为,在网络时代标准化有利于兼容性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生产和消费,但对于出口国而言,标准的转化引致成本增加。王星丽(2007)认为技术性壁垒直接影响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的数量,增加了出口成本,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产品开拓新市场,导致贸易摩擦频频发生。李殿勇(2009)以临沂市农产品为例,技术性壁垒会对农产品出口产生成本提高,市场开发难度大的不利影响。许德友和梁琦(2010)也认为短期内会导致出口成本增加,出口企业经济受损或者是产品难以出口等问题。华春革(2011)认为从消极的角度而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提高了国外市场的门槛,导致产品出口成本增加,不利于竞争力的提升,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贸易技术壁垒也促进了技术贸易的标准化。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一、导 论 2
二、文献综述 3
(一) TBT定义与分类的角度 3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4
1.消极影响 4
2.积极影响 4
(三)评述 5
三、 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 5
(一)农产品贸易总体情况 5
(二) 中国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出口状况 6
(三)农产品出口市场 7
四、 TBT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原因分析 8
(一)TBT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双重效应 8
1.TBT对于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具有负效应 8
2.TBT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具有正向影响 9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摩擦的发生机理 9
(三)小结 10
1.从外因的角度 10
2.从内因的角度 10
五、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10
(一)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11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11
1.变量的选取 11
2.数据来源 12
(三)研究假设 12
(四)估算结果和分析 12
(五)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14
(一)结论 14
(二)政策建议 14
参考文献 14
图一 6
图二 7
图3 8
技术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国际经济与贸易 陈栋
引言
一、导 论
农业作为国家的产业基础,关乎国计民生,中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增强中国农业的贸易出口能力为中国农业产业化及提高中国农业出口类公司的总体实力奠定了基础,同时农业的外贸发展有利于解决中国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尽管关税和配额限制这些贸易保护政策逐步取消,但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技术水平设置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本国的农业进行政策性保护。他们以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安全为借口,使得中国的农业出口屡遭重创。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及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牵动人心的大背景下,技术型贸易壁垒的实施看似非常正确,因此,对我国而言,首先要研究技术型贸易壁垒的作用机制,进而在此基础之上,研究怎样应对和解决。
随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逐渐广泛运用,中国农产品出口遭受到困境,为了避免在诸如此类的贸易中屡屡碰壁,弄清技术性贸易壁垒实施动因和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作用机制是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的基础,贸易壁垒影响出口的主要方面,才能采取“避重就轻”、“扬长避短”的占优策略去应对,更好的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
我国农产品出口大部分销售往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沈明其(2012)指出近年来,日本一直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合作伙伴,我国农产品对日本的出口额由2003年的56.4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91.5亿美元,同比增长62.23%。对香港、韩国、美国的出口额依次同比上升99.10%、36.29%、170.10%,出口数量增加迅速。由这些数据可见,日本市场的重要性稍有下降,美国市场的重要性有所上升。基于此,本研究选取这几个国家来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此外,本研究进一步剖析我国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应该怎么样避开或者机智地应对,使出口损失达到最小,利润达到最大化。
二、文献综述
(一) TBT定义与分类的角度
Ronald等(2000)认为,贸易壁垒就是技术性贸易措施,即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等。Donna Roberts等(2000)将其定义为一系列“社会规则”,这个定义暗示着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矫正因外部因素而导致市场失灵的作用。孙敬水(2002)认为,贸易技术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成为其他国家商品和服务自由进入该国市场的障碍。
高文书(2003)认为,所谓贸易技术壁垒,是指由于各国的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检验检疫措施等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体系不同,或水平不同,或信息不足,或不能相互协调,或歧视性制定和实施而给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他根据实施目的将贸易技术壁垒分为两类:如果进口国为实现保护国家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居民健康等合法目标,并按照WTO规则要求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而给国际贸易造成障碍时,则构成合法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如果由于贸易各方的体制性差异或经济技术水平差距而给贸易造成障碍时,则称之为客观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陈志田等(2002)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出发,将其分为安全壁垒、绿色壁垒和信息技术壁垒三大类。
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性方面,Varian(1992)和Suzanne Thornsbury(1998)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双刃性”,既具有矫正外部性“好”的一面,也具有保护国内生产者“坏”的一面。夏友富(2001)、孙敬水(2002)、高文书(2003)等对其进行了研究阐述。他们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内容上的广泛性、手段上的隐蔽性和灵活性、做法上的歧视性、实施中的争议性,被许多国家用来当作保护自身利益的“护身符”。王平、杨巍(2004)从经济学的角度,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整体地看作是一种政府干预市场的政策性行为。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1.消极影响
Henson(1998)认为,一次性初始成本和持续成本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引致出口国成本增加的两个主要方面。Gandal and Oz Shy(2001)认为,在网络时代标准化有利于兼容性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生产和消费,但对于出口国而言,标准的转化引致成本增加。王星丽(2007)认为技术性壁垒直接影响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的数量,增加了出口成本,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产品开拓新市场,导致贸易摩擦频频发生。李殿勇(2009)以临沂市农产品为例,技术性壁垒会对农产品出口产生成本提高,市场开发难度大的不利影响。许德友和梁琦(2010)也认为短期内会导致出口成本增加,出口企业经济受损或者是产品难以出口等问题。华春革(2011)认为从消极的角度而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提高了国外市场的门槛,导致产品出口成本增加,不利于竞争力的提升,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贸易技术壁垒也促进了技术贸易的标准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