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东盟八国入境中国旅游与国际贸易的互动关系研究
文章旨在以剖析日韩东盟八国入境中国旅游与进出口贸易的相关关系为基础,总结有关旅游与贸易相关关系的观点,分析、解释并加以评论,从累计值、倾向率及年均增长率的角度对2000年至2014年八国入境我国旅游和国际贸易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说明,针对静态面板数据建立包含入境旅游人次、进出口贸易总额以及国内生产总值在内的三种模型,以探求解释旅游与贸易关系的最佳方程,计算每万入境旅游人次对进出口贸易的推动强度并根据推动强度变化趋势对八国进行分类,从而探求进出口贸易与出入境旅游的深层次互动关系。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理论基础2
(一)文献回顾2
1.研究某国或一国与另一国旅游与贸易间的互动关系2
2.研究一国与多国旅游与贸易间的互动关系2
(二)理论基础3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4
(一)数据来源4
(二)研究方法5
1.描述性分析5
2.模型分析5
三、日韩及东盟8国入境中国旅游人数与国际贸易互动关系6
(一)八国与我国贸易往来发展状况6
(二)八国入境我国旅游人次发展状况7
(三)模型分析8
(四)入境旅游引起的国际贸易强度变化9
四、结论10
致谢12
参考文献12
日韩东盟八国入境中国旅游与国际贸易的互动关系研究
引言
引言:自20世纪末我国制定并实施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国策,随后又加入WTO世贸组织以来,在世界经济逐渐一体化与区域合作持续加深的背景下,中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好政治经济往来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随着国家间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中国进出口贸易实现了迅速发展,2016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已达24.33万亿元人民币。同时,中国旅游业也进入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入境旅游市场企稳回升,2015年外国入境中国旅游人数已高达13382万人次,相对于2014年,增长率超过4%,跨境旅游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7.8%,呈现迅猛增长态势。长久以来,欧美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地区的国际旅游和国际贸易通常呈现同步发展的状态,贸易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各国间的经济往来,进一步促进了国家间的交流,推动了外国入境我国旅游人数的增长,而入境旅游作为人员与资金的跨境“贸易”,对于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起到了持续的推动作用,带来新的商机与资本,无疑促进了国际贸易——商品与货物的国际“旅游”的发展。
理论基础
文献回顾
近年来,国际贸易与国际旅游作为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增长点,受到了世界各国与地区的广泛关注,一直以来,旅游与贸易之间的相关关系也是国内外专家持续钻研的重要领域。国际旅游在国内外早期研究中常被视作国际贸易或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一部分,一国或多国之间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运行规律及竞争力优势是被侧重探讨的问题,但从更为宽广的角度而言,早期研究并未能将国际贸易与国际旅游分为彼此独立的部分,也未能探讨二者的内在相关联系。随着国际经济学研究范畴的不断扩大与进步,国内外研究近年来已将国际贸易与旅游作为两个独立系统并着重探究二者间的互动推拉关系。按照所研究国家与其贸易国数量,学者分析内容可划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研究某国或一国与另一国旅游与贸易间的互动关系
约旦山Jordan Shan与威尔逊Wilson于2001年对中国的贸易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展开探究,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呈现的结果显示国际贸易的增长能够达到实现国家间互相关注度的提升,从而促进国际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两年之后,Satheesh与Russell针对国际旅游对农产品贸易的推动机制展开了探究,研究地点为美国,得出了国际旅游对跨国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这一结论。随后,Khan选址新加坡,对此地出入境旅游与国际贸易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剖析,发现出入境旅游中的商务性旅行与进口贸易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关联性。在我国,2010年,王洁洁等使用了近20年的数据建立了实证分析模型,对中日、中韩及大陆与香港出入境旅游与贸易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此领域的研究对象就此得到了丰富,他们发现旅游与贸易的相互推动关系是可以划分为不同阶段的,并且分阶段阐述二者的关系更为合理准确,旅游与贸易互动的“三阶段模型”由此产生。2011年,刘玉萍,郭郡郡按照SITC国际贸易分类体系将我国对外贸易商品划分为初级和工业产品,并依据旅游目的的不同将入境旅游分为商务旅游等不同类别,根据8年的月度调整数据,认为双向的因果关系出现在工业产品出口与入境旅游中。此后,韩亚芬和马丽君探究了中国主要客源地国际贸易与入境旅游相关关系,认为进出口贸易与跨境旅游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动关系。
研究一国与多国旅游与贸易间的互动关系
“国际旅游与国际贸易是否相关”的问题于2000年由Kulendran和Wilson率先提出,他们基于协整分析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澳大利亚与美、英、日、新西兰间旅游与贸易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究,为二者的内在联系研究领域增添了新的实证例子,两人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被研究此领域的学者广泛应用。随后,许多经济学家从多种角度阐释了旅游与贸易的相关关系并由此展开了推理论述。Khalid和AlQudair分析了伊斯兰国家之间旅游与贸易的关系,结果显示游客数量与多种贸易模式间呈现长时间均衡的态势。在中国,2008年孙根年等人以24个贸易伙伴国贸易数据为基础,对入境客流量与进出口贸易市场占有率的关系展开了剖析,认为旅游与贸易是相互联系的;刘珍珍、章锦河等人利用灰色关联度的创新方式,对我国与多个国家间国际贸易和入境旅游人次的联系进行探究的结果显示二者之间的关联度极高,说明我国国际旅游流和国际贸易流之间存在较大程度的联系,二者相互影响,并认为国际旅游流可以减缓国家间的紧张状况,进一步促进各国在政治上的相互理解,有利于世界和平,迎合“和谐世界”的宗旨,为国际贸易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而日益兴盛的国际贸易加强了国家间的人员友好往来,使得跨境壁垒不断得到削弱,便利了国际旅游活动的开展,欣欣向荣的国际贸易推动了跨境旅游业不断攀升,快速发展的出入境旅游也加深了国际进口贸易程度。此外,国内外还有一些学者有过相关研究,在Prideaux看来,国际贸易不同领域的一步步深化、国家间以及国家与地区间的出境、入境规定更加人性化和便捷化,相关法律法规的管控范围和程度一步步削弱,国际旅游活动将变得越来越便利,未来将会掀起多轮出入境旅行的热潮。Zhang&Jensen通过研究指出入境旅游是一种旅游景点及文化以本地为依托实现向外出口的“无形贸易”形式。雷平和施祖麟针对服务贸易、国际旅游以及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国际比较得出“贸易是入境旅游的发动机”这一结论。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理论基础2
(一)文献回顾2
1.研究某国或一国与另一国旅游与贸易间的互动关系2
2.研究一国与多国旅游与贸易间的互动关系2
(二)理论基础3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4
(一)数据来源4
(二)研究方法5
1.描述性分析5
2.模型分析5
三、日韩及东盟8国入境中国旅游人数与国际贸易互动关系6
(一)八国与我国贸易往来发展状况6
(二)八国入境我国旅游人次发展状况7
(三)模型分析8
(四)入境旅游引起的国际贸易强度变化9
四、结论10
致谢12
参考文献12
日韩东盟八国入境中国旅游与国际贸易的互动关系研究
引言
引言:自20世纪末我国制定并实施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国策,随后又加入WTO世贸组织以来,在世界经济逐渐一体化与区域合作持续加深的背景下,中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好政治经济往来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随着国家间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中国进出口贸易实现了迅速发展,2016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已达24.33万亿元人民币。同时,中国旅游业也进入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入境旅游市场企稳回升,2015年外国入境中国旅游人数已高达13382万人次,相对于2014年,增长率超过4%,跨境旅游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7.8%,呈现迅猛增长态势。长久以来,欧美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地区的国际旅游和国际贸易通常呈现同步发展的状态,贸易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各国间的经济往来,进一步促进了国家间的交流,推动了外国入境我国旅游人数的增长,而入境旅游作为人员与资金的跨境“贸易”,对于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起到了持续的推动作用,带来新的商机与资本,无疑促进了国际贸易——商品与货物的国际“旅游”的发展。
理论基础
文献回顾
近年来,国际贸易与国际旅游作为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增长点,受到了世界各国与地区的广泛关注,一直以来,旅游与贸易之间的相关关系也是国内外专家持续钻研的重要领域。国际旅游在国内外早期研究中常被视作国际贸易或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一部分,一国或多国之间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运行规律及竞争力优势是被侧重探讨的问题,但从更为宽广的角度而言,早期研究并未能将国际贸易与国际旅游分为彼此独立的部分,也未能探讨二者的内在相关联系。随着国际经济学研究范畴的不断扩大与进步,国内外研究近年来已将国际贸易与旅游作为两个独立系统并着重探究二者间的互动推拉关系。按照所研究国家与其贸易国数量,学者分析内容可划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研究某国或一国与另一国旅游与贸易间的互动关系
约旦山Jordan Shan与威尔逊Wilson于2001年对中国的贸易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展开探究,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呈现的结果显示国际贸易的增长能够达到实现国家间互相关注度的提升,从而促进国际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两年之后,Satheesh与Russell针对国际旅游对农产品贸易的推动机制展开了探究,研究地点为美国,得出了国际旅游对跨国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这一结论。随后,Khan选址新加坡,对此地出入境旅游与国际贸易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剖析,发现出入境旅游中的商务性旅行与进口贸易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关联性。在我国,2010年,王洁洁等使用了近20年的数据建立了实证分析模型,对中日、中韩及大陆与香港出入境旅游与贸易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此领域的研究对象就此得到了丰富,他们发现旅游与贸易的相互推动关系是可以划分为不同阶段的,并且分阶段阐述二者的关系更为合理准确,旅游与贸易互动的“三阶段模型”由此产生。2011年,刘玉萍,郭郡郡按照SITC国际贸易分类体系将我国对外贸易商品划分为初级和工业产品,并依据旅游目的的不同将入境旅游分为商务旅游等不同类别,根据8年的月度调整数据,认为双向的因果关系出现在工业产品出口与入境旅游中。此后,韩亚芬和马丽君探究了中国主要客源地国际贸易与入境旅游相关关系,认为进出口贸易与跨境旅游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动关系。
研究一国与多国旅游与贸易间的互动关系
“国际旅游与国际贸易是否相关”的问题于2000年由Kulendran和Wilson率先提出,他们基于协整分析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澳大利亚与美、英、日、新西兰间旅游与贸易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究,为二者的内在联系研究领域增添了新的实证例子,两人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被研究此领域的学者广泛应用。随后,许多经济学家从多种角度阐释了旅游与贸易的相关关系并由此展开了推理论述。Khalid和AlQudair分析了伊斯兰国家之间旅游与贸易的关系,结果显示游客数量与多种贸易模式间呈现长时间均衡的态势。在中国,2008年孙根年等人以24个贸易伙伴国贸易数据为基础,对入境客流量与进出口贸易市场占有率的关系展开了剖析,认为旅游与贸易是相互联系的;刘珍珍、章锦河等人利用灰色关联度的创新方式,对我国与多个国家间国际贸易和入境旅游人次的联系进行探究的结果显示二者之间的关联度极高,说明我国国际旅游流和国际贸易流之间存在较大程度的联系,二者相互影响,并认为国际旅游流可以减缓国家间的紧张状况,进一步促进各国在政治上的相互理解,有利于世界和平,迎合“和谐世界”的宗旨,为国际贸易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而日益兴盛的国际贸易加强了国家间的人员友好往来,使得跨境壁垒不断得到削弱,便利了国际旅游活动的开展,欣欣向荣的国际贸易推动了跨境旅游业不断攀升,快速发展的出入境旅游也加深了国际进口贸易程度。此外,国内外还有一些学者有过相关研究,在Prideaux看来,国际贸易不同领域的一步步深化、国家间以及国家与地区间的出境、入境规定更加人性化和便捷化,相关法律法规的管控范围和程度一步步削弱,国际旅游活动将变得越来越便利,未来将会掀起多轮出入境旅行的热潮。Zhang&Jensen通过研究指出入境旅游是一种旅游景点及文化以本地为依托实现向外出口的“无形贸易”形式。雷平和施祖麟针对服务贸易、国际旅游以及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国际比较得出“贸易是入境旅游的发动机”这一结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