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并购动因及绩效研究(附件)【字数:19876】
摘 要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互联网公司正处在规模化的阶段,并购活动可以为公司带来经济规模的扩张,给公司带来市场主导效应,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低成本实现多元化发展。本文从互联网公司并购的动因及绩效出发,在分析了互联网行业并购现状的基础上,对京东并购1号店的动因及绩效进行深入研究,从并购方京东与被并购方1号店两个角度分析出并购动因,并通过盈利能力指标和营运能力指标对比分析了京东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情况,发现其盈利指标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存在一些问题。最后从如何提高并购成功率及提升并购后的绩效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摘 要 2
目 录
ABSTRACT 3
第一章 绪论 4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5
1.2文献综述 6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7
第二章 公司并购理论 9
2.1并购相关概念 10
2.2公司并购动因理论 11
2.3并购绩效理论 12
第三章 互联网行业并购的现状分析 14
3.1我国互联网行业现状分析 14
3.2互联网行业并购动因分析 16
第四章 京东并购1号店的案例分析 19
4.1并购双方概况 19
4.2并购事件过程 19
4.3并购事件动因 20
4.4并购绩效 21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27
5.1研究结论 27
5.2对策及建议 27
结束语 30
致 谢 31
参考文献 32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自2012年以来,国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宏观政策。无论是十八大报告,还是刚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和2016年刚刚启动的“十三五”规划,国家都提出要大力发展互联网行业,在“十三五”期间,,提出要发展“互联网+双创新”。也明确提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发布的“关于加快重点行业公司并购重组的指导意见”。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需要支持龙头公司的并购,增加互联网行业的行业集中度,到2018年底前要求组建8家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大型公司培养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的大公司。国家不断提出关于大为发展互联网行业、提高行业集中度的政策,可以看出互联网公司的政策红利不断。
回顾过去20年互联网的发展,近年来互联网并购发展尤为突出。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主要以商业模式而非技术创新为驱动,这意味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相对较弱。导致同行之间激烈的竞争非常容易。从长远来看,越来越多的公司面临生存困难,难以维系。从而实现资本退出或减少“烧钱”,互联网行业的三家互联网巨头就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被合称为 BAT。
除了投资者的支持之外,一些拥有充足现金流量的大公司通过基于目前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收购来补充其缺点。进入新领域并改善其生态布局也促成了行业兼并和收购的兴起。面对巨人无所不在的威胁,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小公司通常会选择合并和热身以加强与巨头的竞争。
本文以京东一店的并购事件为研究背景,提出本次收购的动机,并对本次事件进行详细的收费研究。分析此次并购活动的表现,最后提出并购活动带来的启示,以便我国互联网公司在通过并购重组来达到其预期发展目标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和启示。
1.1.2研究意义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公司并购事件极速增多,显而易见并购的地位很高,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公司并购的目的就是扩大经济规模,为公司以后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并购的绩效就显得尤为重要。李克强总理曾提出过“大众创业、创新”、“互联网+”的号召。在各行业中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还是互联网行业,因为这个时代的发展潮流就是双创与互联网的结合。当今时代,互联网金融的繁荣和电子商务的兴起都是离不开互联网平台的。作为新兴行业的互联网行业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通过上市来融资,同时逐步并购其他公司来扩大自身的经济规模和业务市场,其中以BAT为首的互联网三巨头在并购上做的尤为突出。在近几年的并购热潮中,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互联网行业的重要性,但对于整个行业的研究还只是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至今发生了岘港多的并购事件,所以研究资料相对充足。
本文主要通过京东并购1号店的具体案例分析了互联网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的财务指标。结合具体数据分析互联网公司的并购动因及绩效。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国外对于并购也是相当有经验的。MACKENZIE, IVETA(2018)调查了欧盟各国的收购活动,确认了收购活动水平与经济表现之间的依赖关系,并认为税率是对该国收购活动水平有贡献的重要因素。Mohamadi Bolbanabad A;Mosadeghrad AM;Arab M;Majdzadeh R;(2017)认为高等教育并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精心策划和精心实施的并购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了前沿。
1.2.2国内学者研究成果
并购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途径。蔡东夏(2018)认为我国的政府和互联网公司以及个人要共同努力,在并购前消除估价风险、并购消除了并购融资和支付风险,并消除了并购后的整合风险。罗云(2017)认为成功的跨国并购是公司应有的行为,完全由公司战略驱动。而不是纯粹为了的改善经营业绩,维持股票市值。罗涵中(2017)认为并购活动对于公司而言是一项重大的行为,需要谨慎对待,注意规避风险,不能盲目的跟风投资,如果选择了不合适的并购目标,并购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应当对并购活动进行仔细的分析,进行合理并购。梁斌(2017)提出并购的成功与否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从整体战略布局来看,并购应该成为一项重要的使命。如何顺利完成并购的使命,一个完美流畅的公司整合是第一步。阮科慧(2017)认为公司并购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并购前期的经营业绩当中,更重要的是公司并购之后更长期的发展。如果整合无效,也可能导致公司的并购失败。因此,公司在完成前期并购的程序之后,应该更多地关注并购后的整合,从而提高公司并购的绩效。吴正言(2017)提出了从世界资本市场发展历程来看,改变股东地位的市场化并购只有在严格遵循市场化运作和竞争的情况下才能脱颖而出的观点。温俊伟(2017)认为并购活动能为公司提升业务能力、扩大业务规模提供助力。这并不是合并和收购后会发生的事情,而是需要在并购后有效整合资源和渠道。根据对市场合理的分析和预判对公司战略和经营管理作出及时的调整,不然的话反而会为公司带来负担,这导致营运资金短缺,影响了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业绩。张璇(2017)认为目前我国文化行业正处于变革的时期,公司需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即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进一步占领市场、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率、实现战略转型。同时,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公司可以通过兼并收购实现业务多元化,优势资源整合,业务结构优化,发挥并购协同效应。张笑川(2017)提出了完善的法律制度可以为公司的并购行为提供保障,可以促进并购活动的快速发展,并购方在法律框架里活动可以减少后顾之忧的观点。刘晓(2017)认为在当前互联网潮流浪潮下,公司必须坚持自己的理念,谨慎选择是否收购并购,并选择合适的目标,制定合适的并购战略。卢佩锋(2017)认为公司在并购前,应该做好战略规划,并尽可能使并购目标与自身的整体战略相一致,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通过跨国并购实现公司整体战略。邓宇航(2017)提出了并购是公司实现快速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这一观点。通过并购,公司短时间内获得公司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各类重要资源,实现了资源优势互补,通过充分的资源整合,获取了协同效应,对于公司实现快速成长有非常重要而现实的意义。李彦勤(2016)认为通过并购来提高市场份额,有助于公司的发展,也是社会资源优化整合的双赢。刘超然(2016)提出了互联网行业本身具有地域性,信息传递性和内部重现性的特点这一观点。互联网公司成立时间比较短、用户数量比较多、业务范围较为单一等特点要被考虑进去,并购一定要结合互联网行业的特点和趋势。孙佳辉(2016)认为需要知道公司的并购动机是什么,避免盲目跟风,充分考虑公司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认真分析市场环境的基础上,明确并购的动机,服从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苏亚民(2015)认为互联网行业体量的增大伴随着频度高、金额大、周期长的并购高潮,并购已成为互联网行业由弱变强的标签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
目 录
ABSTRACT 3
第一章 绪论 4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5
1.2文献综述 6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7
第二章 公司并购理论 9
2.1并购相关概念 10
2.2公司并购动因理论 11
2.3并购绩效理论 12
第三章 互联网行业并购的现状分析 14
3.1我国互联网行业现状分析 14
3.2互联网行业并购动因分析 16
第四章 京东并购1号店的案例分析 19
4.1并购双方概况 19
4.2并购事件过程 19
4.3并购事件动因 20
4.4并购绩效 21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27
5.1研究结论 27
5.2对策及建议 27
结束语 30
致 谢 31
参考文献 32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自2012年以来,国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宏观政策。无论是十八大报告,还是刚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和2016年刚刚启动的“十三五”规划,国家都提出要大力发展互联网行业,在“十三五”期间,,提出要发展“互联网+双创新”。也明确提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发布的“关于加快重点行业公司并购重组的指导意见”。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需要支持龙头公司的并购,增加互联网行业的行业集中度,到2018年底前要求组建8家规模超过1000亿元的大型公司培养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的大公司。国家不断提出关于大为发展互联网行业、提高行业集中度的政策,可以看出互联网公司的政策红利不断。
回顾过去20年互联网的发展,近年来互联网并购发展尤为突出。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主要以商业模式而非技术创新为驱动,这意味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相对较弱。导致同行之间激烈的竞争非常容易。从长远来看,越来越多的公司面临生存困难,难以维系。从而实现资本退出或减少“烧钱”,互联网行业的三家互联网巨头就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被合称为 BAT。
除了投资者的支持之外,一些拥有充足现金流量的大公司通过基于目前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收购来补充其缺点。进入新领域并改善其生态布局也促成了行业兼并和收购的兴起。面对巨人无所不在的威胁,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小公司通常会选择合并和热身以加强与巨头的竞争。
本文以京东一店的并购事件为研究背景,提出本次收购的动机,并对本次事件进行详细的收费研究。分析此次并购活动的表现,最后提出并购活动带来的启示,以便我国互联网公司在通过并购重组来达到其预期发展目标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和启示。
1.1.2研究意义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公司并购事件极速增多,显而易见并购的地位很高,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公司并购的目的就是扩大经济规模,为公司以后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并购的绩效就显得尤为重要。李克强总理曾提出过“大众创业、创新”、“互联网+”的号召。在各行业中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还是互联网行业,因为这个时代的发展潮流就是双创与互联网的结合。当今时代,互联网金融的繁荣和电子商务的兴起都是离不开互联网平台的。作为新兴行业的互联网行业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通过上市来融资,同时逐步并购其他公司来扩大自身的经济规模和业务市场,其中以BAT为首的互联网三巨头在并购上做的尤为突出。在近几年的并购热潮中,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互联网行业的重要性,但对于整个行业的研究还只是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至今发生了岘港多的并购事件,所以研究资料相对充足。
本文主要通过京东并购1号店的具体案例分析了互联网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的财务指标。结合具体数据分析互联网公司的并购动因及绩效。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国外对于并购也是相当有经验的。MACKENZIE, IVETA(2018)调查了欧盟各国的收购活动,确认了收购活动水平与经济表现之间的依赖关系,并认为税率是对该国收购活动水平有贡献的重要因素。Mohamadi Bolbanabad A;Mosadeghrad AM;Arab M;Majdzadeh R;(2017)认为高等教育并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精心策划和精心实施的并购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了前沿。
1.2.2国内学者研究成果
并购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途径。蔡东夏(2018)认为我国的政府和互联网公司以及个人要共同努力,在并购前消除估价风险、并购消除了并购融资和支付风险,并消除了并购后的整合风险。罗云(2017)认为成功的跨国并购是公司应有的行为,完全由公司战略驱动。而不是纯粹为了的改善经营业绩,维持股票市值。罗涵中(2017)认为并购活动对于公司而言是一项重大的行为,需要谨慎对待,注意规避风险,不能盲目的跟风投资,如果选择了不合适的并购目标,并购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应当对并购活动进行仔细的分析,进行合理并购。梁斌(2017)提出并购的成功与否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从整体战略布局来看,并购应该成为一项重要的使命。如何顺利完成并购的使命,一个完美流畅的公司整合是第一步。阮科慧(2017)认为公司并购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并购前期的经营业绩当中,更重要的是公司并购之后更长期的发展。如果整合无效,也可能导致公司的并购失败。因此,公司在完成前期并购的程序之后,应该更多地关注并购后的整合,从而提高公司并购的绩效。吴正言(2017)提出了从世界资本市场发展历程来看,改变股东地位的市场化并购只有在严格遵循市场化运作和竞争的情况下才能脱颖而出的观点。温俊伟(2017)认为并购活动能为公司提升业务能力、扩大业务规模提供助力。这并不是合并和收购后会发生的事情,而是需要在并购后有效整合资源和渠道。根据对市场合理的分析和预判对公司战略和经营管理作出及时的调整,不然的话反而会为公司带来负担,这导致营运资金短缺,影响了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业绩。张璇(2017)认为目前我国文化行业正处于变革的时期,公司需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即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进一步占领市场、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率、实现战略转型。同时,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公司可以通过兼并收购实现业务多元化,优势资源整合,业务结构优化,发挥并购协同效应。张笑川(2017)提出了完善的法律制度可以为公司的并购行为提供保障,可以促进并购活动的快速发展,并购方在法律框架里活动可以减少后顾之忧的观点。刘晓(2017)认为在当前互联网潮流浪潮下,公司必须坚持自己的理念,谨慎选择是否收购并购,并选择合适的目标,制定合适的并购战略。卢佩锋(2017)认为公司在并购前,应该做好战略规划,并尽可能使并购目标与自身的整体战略相一致,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通过跨国并购实现公司整体战略。邓宇航(2017)提出了并购是公司实现快速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这一观点。通过并购,公司短时间内获得公司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各类重要资源,实现了资源优势互补,通过充分的资源整合,获取了协同效应,对于公司实现快速成长有非常重要而现实的意义。李彦勤(2016)认为通过并购来提高市场份额,有助于公司的发展,也是社会资源优化整合的双赢。刘超然(2016)提出了互联网行业本身具有地域性,信息传递性和内部重现性的特点这一观点。互联网公司成立时间比较短、用户数量比较多、业务范围较为单一等特点要被考虑进去,并购一定要结合互联网行业的特点和趋势。孙佳辉(2016)认为需要知道公司的并购动机是什么,避免盲目跟风,充分考虑公司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认真分析市场环境的基础上,明确并购的动机,服从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苏亚民(2015)认为互联网行业体量的增大伴随着频度高、金额大、周期长的并购高潮,并购已成为互联网行业由弱变强的标签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