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商业银行发展的策略研究
: 近几年,我国互联网金融借助电子商务和信息数据优势发展迅猛。互联网企业大举进军金融领域,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形成了直接的冲击。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互联网时代,第三方支付、网络理财、电商小贷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均受到了冲击。本文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对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 文献综述 2
(一)国内研究概况 2
(二)国外研究概况 2
三、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3
(一)商业银行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市场挑战 3
(二)商业银行受到互联网金融的业态挑战 3
(三)商业银行受到互联网金融的技术挑战 3
四、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分析 4
(一)互联网金融对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 4
1.影响机制分析 4
2.影响状况分析 4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 5
1.影响机制分析 5
2.影响状况分析 5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类业务的影响 7
1.影响机制分析 7
2.影响状况分析 7
五、结论与建议 8
(一)结论 8
(二)建议 9
1.加强数据管理 9
2.加强电子渠道建设 9
3.着力打造智慧银行 9
3.创新业务发展模式 9
3.强化风险防控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商业银行发展的策略研究
引言
引言
2012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业发展迅速,在短短的几年内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深入研究。各界加大了关注互联网金融中第三方支付、网络理财、电商小贷的力度,尤其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受到的各种影响。有人说,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受到了挑战,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还有人的观点是,在理性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带来了一定正面的影响,不仅促进了商业银行和利率市场化的转变,而且更多地是带来了变革的力量。本文从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三方面入手,详细分析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是如何发展的。
二、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概况
谢平在2012年提出互联网是现代先进科技的体现,在云计算、搜索引擎、社交网络以及移动支付的影响下,人类金融的运作方式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将会兴起,它既不隶属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方式,也不属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方式。
向松柞在2012年指出,将来金融模式的趋势是互联网金融,假如电子商务企业、互联网社区以及第三方支付可以发展金融的话,那么这种模式将会挑战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给其造成冲击。宗良在2014年指出,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的数据信息、信贷资源、资金来源以及中间业务都带来了威胁和挑战。
周小川在2013年指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给商业银行带来机遇,可以促进和刺激商业银行进行技术和管理的革新,从而给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孟庆君、王乐风和仇远文等人在2013年经过研究指出,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的关系并不简单,一方面是竞争关系,另一方面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商业银行应摒弃传统观念,加强和互联网金融的合作,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二)国外研究概况
Philip Strahan ,James Mcandrews and Franklin Allen 等人在2002年提出在金融服务的范畴和领域内,电子金融可以在很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促进信贷的发展,帮助金融脱煤以及实现银行业的兼并。Andrew Whinston, Xianjun Geng and Lihui Lin在2001年指出在电子金融的作用下,金融机构的界限不再那么分明,新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不断出现,金融业的竞争更加残酷,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金融机构要把握自己有利的竞争条件,不再受物理网络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新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国内和国外的专家和学者都比较重视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关系,对此展开了很多研究和分析。只不过他们更侧重于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如何定义互联网金融模式;二是从质的方面来分析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银行造成的冲击和银行的应对措施。例如谌鹏、巴曙松(2012)以及董亮、李博(2013)通过详细地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各种模式,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陈海强(2014)、郭田勇、孟娇(2013)以及冯娟娟(2013)等人通过细致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各种运作方式和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指出二者的优点和缺点,对银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策略进行了探索。FDC在2009年指出互联网金融弥补了传统金融行业的不足,把后者服务覆盖不到的人群也纳入了金融服务,节约了时间成本。根据现有的文献和资料来看,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实证分析几乎没有,主要研究的内容还是互联网金融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例如?Christine,ZhenWei?Qiang and Grace,Jeremy,Kenny在2013年指出互联网金融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资本问题,带动经济的发展;Jorgenson?and?Stiroh(2000)、Oliner?and?Sichel(2004)?以及Jorgoisoii(2001)等人指出互联网金融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王利锋在2010年细致地分析了第三方支付的金融模式,得出了第三方支付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
综上所述,这些专家和学者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展开分析,都有这样的观点:互联网金融可以给我国金融架构、交易效率等带来变革。传统的商业银行要把眼光放长远,适时跟上潮流的变化,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促进自己的发展。不过这些研究的不足就是没有从定量和实证的角度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所以互联网金融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的创新点就在于从定量的角度对互联网跟商业银行的关系进行研究,希望可以对二者的发展有所帮助。
三、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从2013年开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呈加快趋势,商业银行的发展势头要逊色一些,服务的“盲区”也被暴露出来,商业银行受到了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各种挑战。
(一)商业银行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市场挑战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 文献综述 2
(一)国内研究概况 2
(二)国外研究概况 2
三、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3
(一)商业银行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市场挑战 3
(二)商业银行受到互联网金融的业态挑战 3
(三)商业银行受到互联网金融的技术挑战 3
四、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分析 4
(一)互联网金融对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 4
1.影响机制分析 4
2.影响状况分析 4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 5
1.影响机制分析 5
2.影响状况分析 5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类业务的影响 7
1.影响机制分析 7
2.影响状况分析 7
五、结论与建议 8
(一)结论 8
(二)建议 9
1.加强数据管理 9
2.加强电子渠道建设 9
3.着力打造智慧银行 9
3.创新业务发展模式 9
3.强化风险防控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商业银行发展的策略研究
引言
引言
2012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业发展迅速,在短短的几年内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深入研究。各界加大了关注互联网金融中第三方支付、网络理财、电商小贷的力度,尤其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受到的各种影响。有人说,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受到了挑战,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还有人的观点是,在理性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带来了一定正面的影响,不仅促进了商业银行和利率市场化的转变,而且更多地是带来了变革的力量。本文从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三方面入手,详细分析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是如何发展的。
二、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概况
谢平在2012年提出互联网是现代先进科技的体现,在云计算、搜索引擎、社交网络以及移动支付的影响下,人类金融的运作方式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将会兴起,它既不隶属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方式,也不属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方式。
向松柞在2012年指出,将来金融模式的趋势是互联网金融,假如电子商务企业、互联网社区以及第三方支付可以发展金融的话,那么这种模式将会挑战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给其造成冲击。宗良在2014年指出,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的数据信息、信贷资源、资金来源以及中间业务都带来了威胁和挑战。
周小川在2013年指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给商业银行带来机遇,可以促进和刺激商业银行进行技术和管理的革新,从而给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孟庆君、王乐风和仇远文等人在2013年经过研究指出,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的关系并不简单,一方面是竞争关系,另一方面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商业银行应摒弃传统观念,加强和互联网金融的合作,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二)国外研究概况
Philip Strahan ,James Mcandrews and Franklin Allen 等人在2002年提出在金融服务的范畴和领域内,电子金融可以在很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促进信贷的发展,帮助金融脱煤以及实现银行业的兼并。Andrew Whinston, Xianjun Geng and Lihui Lin在2001年指出在电子金融的作用下,金融机构的界限不再那么分明,新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不断出现,金融业的竞争更加残酷,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金融机构要把握自己有利的竞争条件,不再受物理网络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新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国内和国外的专家和学者都比较重视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关系,对此展开了很多研究和分析。只不过他们更侧重于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如何定义互联网金融模式;二是从质的方面来分析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银行造成的冲击和银行的应对措施。例如谌鹏、巴曙松(2012)以及董亮、李博(2013)通过详细地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各种模式,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陈海强(2014)、郭田勇、孟娇(2013)以及冯娟娟(2013)等人通过细致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各种运作方式和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指出二者的优点和缺点,对银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策略进行了探索。FDC在2009年指出互联网金融弥补了传统金融行业的不足,把后者服务覆盖不到的人群也纳入了金融服务,节约了时间成本。根据现有的文献和资料来看,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实证分析几乎没有,主要研究的内容还是互联网金融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例如?Christine,ZhenWei?Qiang and Grace,Jeremy,Kenny在2013年指出互联网金融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资本问题,带动经济的发展;Jorgenson?and?Stiroh(2000)、Oliner?and?Sichel(2004)?以及Jorgoisoii(2001)等人指出互联网金融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王利锋在2010年细致地分析了第三方支付的金融模式,得出了第三方支付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
综上所述,这些专家和学者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展开分析,都有这样的观点:互联网金融可以给我国金融架构、交易效率等带来变革。传统的商业银行要把眼光放长远,适时跟上潮流的变化,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促进自己的发展。不过这些研究的不足就是没有从定量和实证的角度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所以互联网金融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的创新点就在于从定量的角度对互联网跟商业银行的关系进行研究,希望可以对二者的发展有所帮助。
三、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从2013年开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呈加快趋势,商业银行的发展势头要逊色一些,服务的“盲区”也被暴露出来,商业银行受到了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各种挑战。
(一)商业银行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市场挑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