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附件)【字数:13202】

摘 要信贷风险一直以来都是商业银行以及整个金融行业最关注最核心的风险,同时它也是商业银行和各大金融机构及监管部门所严控和重点防范的对象。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兴起,国际产业结构在发生变化,国内的商业银行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许多来自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冲击,也因此会遭受到更多的内外部的风险。商业银行不断突出的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已经导致其经营风险不断加大,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此外,由于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的有着许多的缺陷,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出现很多不良贷款。所以想要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到一席之地,就要全面控制信贷风险并且加强其各类防范措施。本文从商业银行信贷的现状出发,分析出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信贷管理方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相关理论及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提出一些自己的优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建议,以期给我商业银行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
1.3研究总结 3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现状 4
2.1信贷业务及管理制度的概述 4
2.2贷款数额发展现状 4
2.3资本充足率 5
2.4年平均贷款利率 5
2.5不良贷款率 6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7
3.1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 7
3.2信贷管理的内控制度不完善 7
3.3信贷风险监控中存在的漏洞 7
3.4信贷风险管理的文化缺失 8
第四章 A行大庆分行信贷案例分析 9
4.1案例简述 9
4.2案例分析 10
第五章 优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建议 13
5.1塑造良好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 13
5.2健全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13
5.3建有有效的市场风险监控,识别机制 14
5.4改善外部环境,健全外部监管机制 14
结束语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可逆的大环境下,我国引进了很多国外上先进的管理理念,国内的金融市场环境在不断的完善,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也越来越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改革以及监管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重点的行业在风险管理和控制上获得了不少加强,商业银行的运行和发展在总体上是上升的。在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市场经济与国际经济在慢慢的接轨,但随之而来的国际竞争也更加剧烈。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样的发展情况下面临很大的考验,在金融活动中面临着严重的风险危机,其中信贷风险尤为突出。现代金融市场的竞争主要是是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竞争,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的较迟,还不够成熟,导致许多商业银行在进行借贷业务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面临一些风险,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加强对信贷业务的风险保障业务是大势所趋。目前,国内的商业银行可以向西方国家借鉴在信贷管理方面的各种制度和风险保障方式,在这个基础上,再以自身的发展现状作为依据,打造一个适应我国国情的信贷管理制度,防范和化解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1.1.2 研究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利率市场化的不断全面放开以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下,我国商业银行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后,其原有的盈利模式也将改变,即不再仅仅依赖于存款利率差作为其利润的主要来源。除此以外,外部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融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等各种内外因素也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积极寻求在行业中的差异化、专业化以及个性化的发展。为了促使及保障信贷风险在国内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我国当前的各银行要开始着想如何改良制度,在管理手段上进行不断创新并进行完善,使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率得以降低,银行利润不断扩大。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先进的信贷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在信贷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措施。这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加强自我保障,减少风险发生率、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以及促进工作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1.2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Jens Verner Andersen(2017)经过科学的分析研究后表示,我国银行的发展之所以同其他发达国家之间有那么大的差距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当前我国的银行实际上是为国家服务的,在金融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有待提高,所以这样一个从属于国家的主动性不强的商业银行的金融化转型势在必行。Cornett M,Strahan P(2016)认为信贷风险的存在对于发展尚未成熟的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定时炸弹,银行很可能因为信贷风险的存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当某个国家的商业银行存在过多的信贷风险时,甚至会危机该国的金融市场和经济安全。尽管银行体系的存在已经有好几百年了,但是整个金融界却十分缺少对信贷风险的研究和分析。他表示,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信贷风险主要有两种,一是逆向选择,二是由于道德原因而导致的信贷风险,Strahan P也追溯了这样的信贷风险最早出现的原因,即由于交易双方出现信息不对等的情况而产生的信贷风险。1950年以后,随着信息技术和统计学的发展,国际上对信贷风险的管理研究不断深入,开启了理论研究的新时代,并改进了整个结构框架,使信贷风险研究成为一个比较独立的成系统的研究对象,具体的研究理论有涉及到资产方面的、债务方面的以及各种预防保障风险理论等等。
1.2.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邹小红(2017)对以我国的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找出这些银行之所以存在信贷风险的原因,邹小红认为我国出现信贷风险的原因主要来自于道德原因,即涉及到的资金不能保障其质量,信用风险增加。余迪(2016)认为中国信贷行业的走势从整体上看还是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的,但是由于整个经济环境的不友好,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其他风险,主要面临的风险是整个信贷结构不够合理,短期信贷数量比较少,贷款对象过于集中,这不利于信贷行业的资金回流,也会滋生不良现象。周梦同(2017)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个人在经营信用贷款时会存在的风险系数,他表示,从我国目前的信贷风险发生的内容和频率来看,个人信贷风险已经成为主流,这表明我国还需要对个人信贷的监管。上官晓文、俞敏(2017)通过精确的数理分析以我国的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对这些银行的内部管理能力进行精准的预估,尽管2009年以来我国的整个银行体系已经普遍提高了自身的管理能力,但是实际上这样的进步远远不够。他表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存在着许多缺陷,例如发布信贷的银行过于集中、没有进行科学的预估、银行内部管理控制能力不够、信贷风险监管制度仍未建立起来等等问题。余迪(2016)以房地产行业中的信贷情况为研究对象,他在研究中发现,房地产行业实际上在各个方面都与银行贷款密不可分。这些房地产商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不惜放宽客户贷款的要求,这种行为给银行带来了更多的信贷风险,近年来商业银行人员的忠诚度逐渐下降,这也导致房地产信贷风险。马文明(2016)认为政府在管理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增加了信贷风险,这是不可避免的;而个人或企业由于自身的道德水平不够也是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之一;信贷风险还是我国金融行业发展滞后的产物。郭晓蕾(2015)认为,加强如果中央银行能够起到更加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的作用,整个国家上下的金融行业也能够受到有效地保障。另外,企业和个人也要提高自身的信用和道德水平,不做危害国家金融行业发展的事情,遵纪守法,减少银行信贷风险发生的几率。姜涵(2017)在研究中证明,银行内部的组织制度不够完善、管理力度不够、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等因素都造成信贷风险的一些影响因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6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