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开州区柑橘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摘 要开州区是重庆市柑橘生产的优势地区,年平均产量达到20万吨,柑橘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开州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柑橘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并带动了关联产业的发展。研究开州区的柑橘产业发展,探索产业发展的规律,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发展当地特色农业。开州区柑橘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自然条件优越,产区集中;种植规模快速发展,产量稳步上升;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民积极性高;针对于开州区柑橘产业存在品种结构的大部分果园无人看管;品种不优,市场前景不乐观;镇、村、社监管力度不够;一些业主无信心,老百姓怨气大等问题,提出了解除合同,谋求新的出路,引进有实力的业主,品种必须改良,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的对策。
目 录
1 绪论 7
1.1 研究背景 7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7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8
1.3.1国外的研究现状 8
1.3.2国内研究现状 8
1.4 主要研究方法 9
1.5研究的主要内容 9
2开州区柑橘产业发展现状及条件 10
2.1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10
2.1.1我国柑橘产业发展 10
2.1.2重庆市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11
2.1.3 开州区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11
2.2 开州区柑橘产业发展的优势 11
2.2.1 柑橘种植规模与产量稳步上升 12
2.2.2 开州区政府的全力支持 13
2.2.3 自然条件优越 13
2.2.4 产业化组织程度有所提高 13
3开州区柑橘产业存在的问题 14
3.1部分柑橘果园缺乏管理 14
3.2柑橘品种不优良 14
3.3柑橘果园业主欠缺信心 15
3.4政府监管力度不够 15
4开州区柑橘产业发展的对策 16
4.1 引进有实力的柑橘果园管理者 16
4.2改良柑橘品种 16
4.3加大政策补助力度及宣传教育 16
4.4政府部门提高监管力度 1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世界上有146个国家与地区种植柑橘,中国是世界上柑橘栽培的主要国家之之一。全球柑橘产量在2016年已经达到1.38亿吨,全球新鲜柑橘直接出售和各种柑橘制作的成品销售额一共为286亿美元,而柑橘产业也成功的成为了三大国际贸易农产品之一。由于我国地理环境优势,十分适合种植柑橘,我国很多省市都有种植柑橘,但种植地主要分布在浙江、四川、广东、江西、广西、湖北、福建、湖南、江西等省市。 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柑橘产量为3600万吨,占世界柑橘产量的26%,浙江、四川等9个省份的柑橘产量占全国柑橘产量的94.15%,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94%,国内各省市的群众种植柑橘的热情很高,柑橘的种植面积不断上升,产量也随之增长。
重庆市拥有种植柑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1世纪以来柑橘产业在重庆迅速发展。2017年全市柑橘种植面积为311万亩,产量达279万吨,产值高达220亿元,相比于2016年的产值及种植面积,涨幅分别为4.28%、4.29%。在“十三五”期间重庆将主动把农业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大对农业结构不合的调整,精心打造重庆特有的柑橘品牌;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将着力建造成中国最大的晚熟柑橘基地和橙汁加工基地。此外重庆市开州区的政府部门提出了“三年整体转型、五年提速发展”总目标,制定了进一步加快柑橘产业发展的意见,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1]。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开州区素有“柑橘之乡”之称,目前在长沙镇、厚坝镇、临江等乡镇大力种植柑橘[3],而在1950年以前,开州区的柑橘种植面积比较少,柑橘品种主要是红橘、广柑。随着改革开放后,开州区的各个乡镇才开始大力种植柑橘,尤其是长沙镇在全镇各个乡村都呼吁种植柑橘。此后,在开州区的农业生产中,柑橘产业占有大部分的比例,随着柑橘种植规模和产量的提高,相关农户的经济收入也随之上升。同时增加了农药、化肥等相关用品的用量,部分柑橘的售卖是将其作为礼盒进行销售,这也无形中拉动了对礼盒纸箱、胶带等需求,所以柑橘产业的发展能极大的拉动开州区的经济增长,提高政府和农民的收入。2000年后开州区柑橘种植逐渐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柑橘成熟期都集中于11、12月份,柑橘品种相对单一;生产方式较落后,果农科学素质较低,果园基础设施薄弱,管理不科学,各农户都散卖柑橘等问题普遍存在。传统的柑橘生产与销售方式无法达到全国柑橘发展的标准,因此对开州区柑橘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找出其柑橘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为指定开州区柑橘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国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农业方面的学者,通过分析相关国家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研究了国外柑橘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以及相关国家对柑橘产业带动国内经济增长的看法。
巴西柑橘学者MargareteBoteon(2013)认为,对于巴西的柑橘生产商以及占国际橘子汁市场80%的份额的巴西果汁产业来说,其形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他提出要增加产量必须在各个生产环节有良好的成本控制和劳动力优化配置,私营单位的介入和技术创新是柑橘栽培行业不断进步的源泉[2]。Jones RA(2015)在其文章中发现了发达国家对于柑橘商品化处理的成功因素,他们成功的关键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需求动因、技术进步和相关设施的配置、专业刷生产和规模化加工、完整的产业链和主体间的协调运作以及健全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3]。TeikoMJ(2014)提出柑橘类果树,通常是指柑橘属、枳属及其亲缘杂交种,其品种类型有数千个之多,而且柑橘也是人类最早进行全球性水果生产与贸易的大宗水果之一,在人类经济史和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4]。
1.3.2国内研究现状
耿学燕在2013年6月《重庆柑橘产业竞争力研究》一文中表明,我国是柑橘的发源地之一,重庆市将依靠特有的地理优势环境,把柑橘产业逐渐发展为市内农产品发展的优势产业,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并在中国柑橘的优势区域发展中占有重要作用,全市共有38个区、县种植柑橘,随着柑橘产业的发展促使了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重庆与粤、闽相比,柑橘产业发展在价格、人力成本、政府支持等方面存在优势,在市场成本、产值、等存在劣势[5]。徐丽娟在2014年6月6日《云浮市柑橘产业发展研究》一文中认为对于柑橘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了多于的劳动力,研究柑橘产业发展,探索产业发展规律来更好地指导发展当地特色农业[6]。夏先秋在2016年8月10日的《重庆市开州区柑橘产业发展的探讨》一文中提出,开州区的政府部门虽然全力支持柑橘的种植与柑橘品种的更新换代,并且开州区内建立了大量的优质柑橘生产基地,市场内也出现了开州区大部分知名的柑橘品牌,不过群众单独管理果树与售卖柑橘的方式基本没有变化。以至于其柑橘一直无法打开大城市市场,导致收入无法提高,他建议,政府、合作社必须作为一个桥梁建立起“电商”,提高果农收入[7]。沈兆敏在2013年《我国及主产省市区柑橘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一文中表明虽然我国柑橘品种结构有所调整、平均柑橘产量连年增加以及商品果率高。但是与世界主产柑橘的其他国家相比差距仍不小,主要表现在柑橘产区种植柑橘的效益相差大,不少果农种果出现卖果难、效益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是种植面积过大,管理参差不齐所致[8]。
目 录
1 绪论 7
1.1 研究背景 7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7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8
1.3.1国外的研究现状 8
1.3.2国内研究现状 8
1.4 主要研究方法 9
1.5研究的主要内容 9
2开州区柑橘产业发展现状及条件 10
2.1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10
2.1.1我国柑橘产业发展 10
2.1.2重庆市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11
2.1.3 开州区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11
2.2 开州区柑橘产业发展的优势 11
2.2.1 柑橘种植规模与产量稳步上升 12
2.2.2 开州区政府的全力支持 13
2.2.3 自然条件优越 13
2.2.4 产业化组织程度有所提高 13
3开州区柑橘产业存在的问题 14
3.1部分柑橘果园缺乏管理 14
3.2柑橘品种不优良 14
3.3柑橘果园业主欠缺信心 15
3.4政府监管力度不够 15
4开州区柑橘产业发展的对策 16
4.1 引进有实力的柑橘果园管理者 16
4.2改良柑橘品种 16
4.3加大政策补助力度及宣传教育 16
4.4政府部门提高监管力度 1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世界上有146个国家与地区种植柑橘,中国是世界上柑橘栽培的主要国家之之一。全球柑橘产量在2016年已经达到1.38亿吨,全球新鲜柑橘直接出售和各种柑橘制作的成品销售额一共为286亿美元,而柑橘产业也成功的成为了三大国际贸易农产品之一。由于我国地理环境优势,十分适合种植柑橘,我国很多省市都有种植柑橘,但种植地主要分布在浙江、四川、广东、江西、广西、湖北、福建、湖南、江西等省市。 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柑橘产量为3600万吨,占世界柑橘产量的26%,浙江、四川等9个省份的柑橘产量占全国柑橘产量的94.15%,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94%,国内各省市的群众种植柑橘的热情很高,柑橘的种植面积不断上升,产量也随之增长。
重庆市拥有种植柑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1世纪以来柑橘产业在重庆迅速发展。2017年全市柑橘种植面积为311万亩,产量达279万吨,产值高达220亿元,相比于2016年的产值及种植面积,涨幅分别为4.28%、4.29%。在“十三五”期间重庆将主动把农业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大对农业结构不合的调整,精心打造重庆特有的柑橘品牌;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将着力建造成中国最大的晚熟柑橘基地和橙汁加工基地。此外重庆市开州区的政府部门提出了“三年整体转型、五年提速发展”总目标,制定了进一步加快柑橘产业发展的意见,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1]。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开州区素有“柑橘之乡”之称,目前在长沙镇、厚坝镇、临江等乡镇大力种植柑橘[3],而在1950年以前,开州区的柑橘种植面积比较少,柑橘品种主要是红橘、广柑。随着改革开放后,开州区的各个乡镇才开始大力种植柑橘,尤其是长沙镇在全镇各个乡村都呼吁种植柑橘。此后,在开州区的农业生产中,柑橘产业占有大部分的比例,随着柑橘种植规模和产量的提高,相关农户的经济收入也随之上升。同时增加了农药、化肥等相关用品的用量,部分柑橘的售卖是将其作为礼盒进行销售,这也无形中拉动了对礼盒纸箱、胶带等需求,所以柑橘产业的发展能极大的拉动开州区的经济增长,提高政府和农民的收入。2000年后开州区柑橘种植逐渐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柑橘成熟期都集中于11、12月份,柑橘品种相对单一;生产方式较落后,果农科学素质较低,果园基础设施薄弱,管理不科学,各农户都散卖柑橘等问题普遍存在。传统的柑橘生产与销售方式无法达到全国柑橘发展的标准,因此对开州区柑橘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找出其柑橘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为指定开州区柑橘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国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农业方面的学者,通过分析相关国家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研究了国外柑橘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以及相关国家对柑橘产业带动国内经济增长的看法。
巴西柑橘学者MargareteBoteon(2013)认为,对于巴西的柑橘生产商以及占国际橘子汁市场80%的份额的巴西果汁产业来说,其形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他提出要增加产量必须在各个生产环节有良好的成本控制和劳动力优化配置,私营单位的介入和技术创新是柑橘栽培行业不断进步的源泉[2]。Jones RA(2015)在其文章中发现了发达国家对于柑橘商品化处理的成功因素,他们成功的关键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需求动因、技术进步和相关设施的配置、专业刷生产和规模化加工、完整的产业链和主体间的协调运作以及健全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3]。TeikoMJ(2014)提出柑橘类果树,通常是指柑橘属、枳属及其亲缘杂交种,其品种类型有数千个之多,而且柑橘也是人类最早进行全球性水果生产与贸易的大宗水果之一,在人类经济史和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4]。
1.3.2国内研究现状
耿学燕在2013年6月《重庆柑橘产业竞争力研究》一文中表明,我国是柑橘的发源地之一,重庆市将依靠特有的地理优势环境,把柑橘产业逐渐发展为市内农产品发展的优势产业,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并在中国柑橘的优势区域发展中占有重要作用,全市共有38个区、县种植柑橘,随着柑橘产业的发展促使了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重庆与粤、闽相比,柑橘产业发展在价格、人力成本、政府支持等方面存在优势,在市场成本、产值、等存在劣势[5]。徐丽娟在2014年6月6日《云浮市柑橘产业发展研究》一文中认为对于柑橘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了多于的劳动力,研究柑橘产业发展,探索产业发展规律来更好地指导发展当地特色农业[6]。夏先秋在2016年8月10日的《重庆市开州区柑橘产业发展的探讨》一文中提出,开州区的政府部门虽然全力支持柑橘的种植与柑橘品种的更新换代,并且开州区内建立了大量的优质柑橘生产基地,市场内也出现了开州区大部分知名的柑橘品牌,不过群众单独管理果树与售卖柑橘的方式基本没有变化。以至于其柑橘一直无法打开大城市市场,导致收入无法提高,他建议,政府、合作社必须作为一个桥梁建立起“电商”,提高果农收入[7]。沈兆敏在2013年《我国及主产省市区柑橘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一文中表明虽然我国柑橘品种结构有所调整、平均柑橘产量连年增加以及商品果率高。但是与世界主产柑橘的其他国家相比差距仍不小,主要表现在柑橘产区种植柑橘的效益相差大,不少果农种果出现卖果难、效益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是种植面积过大,管理参差不齐所致[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