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相继出现吸引了大众的视线,占据了一部分市场,传统金融模式因此受到影响。商业银行作为我国传统金融模式的代表,必然会受到一定冲击。本文从客观的视角厘清互联网金融的实质,分析比较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探讨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对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以及净利润受互联网金融影响做描述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商业银行在此背景下的发展与转型提供一定的建议与参考。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一)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的定义2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2
(三)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以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3
三、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本情况3
(一)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理论3
1.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3
2.金融功能理论4
3.长尾理论4
4.金融中介理论4
5.平台经济理论4
(二)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5
1.第三方支付5
2.P2P网络借贷5
3.众筹融资6
4.互联网货币基金6
四、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6
(一)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劣势比较7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影响的描述性分析8
1.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产生的影响8
2.对商业银行利润项产生的影响8
3.对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地位产生的影响9
4.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产生的影响9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利润影响的定量分析9
1.数据收集与整理9
2.情景假设分析10
3.2015年各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交易分流率比较13
五、商业银行应对策略14
(一)重视客户体验,重建业务流程14
(二)改变经营理念,创新金融产品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
(三)加强数据积累,提升科技应用水平15
(四)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加强竞争合作,实现互利共赢15
致谢15
参考文献16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2013和2014年是我国互联网金融井喷的两年,和国外对比来看,我国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惊人,2013年6月,余额宝进入公众视线,上线首日就完成5000万货币基金申购的惊人业绩。同年10月,百度金融理财上线,数小时后就有超过12万户用户购买,销售额破10亿。而从2014年春节的微信红包上线获得两亿用户开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步伐在短短几个月里迈得极快,移动支付突飞猛进,众筹规模高速增长,上市公司涉足P2P,改变了传统货币金融理论框架,互联网金融一次又一次的刺激着公众的神经。与此同时,在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社会融资从传统的直接间接融资方式延伸至互联网融资,并向传统银行业提出了挑战,大众对传统金融产生了新的认知,也成为了新型合作模式产生的催化剂。互联网金融的快速成长必然会对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影响,互联网公司通过高新技术和平台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降低其交易成本,第三方支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银行手续费的收入,推出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超过商业银行传统理财产品,无形之中从客户和业务方面都给商业银行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商业银行的地位、经营模式、盈利方式和融资格局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在如今互联网金融势如破竹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从客观的视角探讨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可以看到有利和不利的双重影响,这对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后续的合作和发展也是有意义的。既然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希望可以厘清互联网金融的实质和其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具体影响,同时为商业银行在此背景下的发展与转型提供一定的建议与参考。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在互联网金融兴起的三年以来,对这一定义业内有很多差别性的解读。李博和董亮(2013)[1]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有机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和兴起很有可能引发金融机构的重大变革,代表了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谢平和邹传伟(2012)[2]指出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将对传统的金融模式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可能出现和直接间接融资都不相同的第三种融资模式,即称之为“互联网金融模式”。袁博、李永刚和张逸龙(2013)[3]从狭义的角度认为互联网金融包含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P2P 网络小额信贷模式、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据的金融服务平台模式、众筹模式等一系列的网络销售模式。
国外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比较早,所以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也有所不同他们并没有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而是电子金融(Electronic Finance)作为替代。Franklin Allen,James Mcandrews and Philip Strahan (2002)[4]认为电子金融是“充分运用电子通讯技术及运算方法来为金融市场提供服务”。Ming Fan, Jan Stallaert and Andrew B. Whinston (2000) [5]则认为如果我们关注交易的过程,就不难从其中发现网上交易只是用网络作为一个媒介,将线下交易所需要的场所搬到了虚拟的线上,实际上它并没有提高市场的整体效率水平。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模式有着各自的特点。龚明华(2014)[6]提出互联网金融的特点有1.普惠性,降低门槛甚至零门槛,更注重于发展“草根客户”。2.数字化,运用云计算等技术提高效率。3.便利化,降低客户的成本,交易方式便捷。刘澜飙(2013)[7]则认为1.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2.资源配置自主性高3.包含独有的风险特征。王曙光和张春霞(2014)[8]认为我国现行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由四大类:支付平台型、融资平台型、理财平台型和服务平台型。谭天文和陆楠(2013)[9]指出互联网金融的特点见下表2.1
表2.1互联网金融特点
介入方
直接是需求方和融资者,金融中介模糊化
操作平台
虚拟便捷
信息处理
分析处理效率和储存稳定性高
支付方式
快捷便宜安全,利于金融行业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71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