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影响研究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而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本文研究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为例,运用1995-2015年间,相关的金融机构以及各产业的相关数据,设定相关变量,进行计量经济学分析。综合分析后,得出相应结论金融发展主要作用于资金分配,进而作用于其他生产要素的分配,通过资金形成机制、导向机制、信用催化机制改变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最后提出对策,包括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完善监管体系,加快资本市场结构调整等。关键词 产业结构,金融发展,调整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 2
2.1 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 2
2.2 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 4
3 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4
3.1 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的机理分析 4
3.2 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 6
3.3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9
4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10
4.1 江苏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分析 10
4.2 江苏产业结构变动中的金融因素 12
4.3 金融支持与产业结构变动的相关性分析 15
5 金融支持产业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18
结 论 20
致 谢 21
参 考 文 献 22
图1 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流程图 9
图2 江苏省各个产业生产总值图 11
图3 江苏省各个产业所占比重图 11
图4 江苏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图 15
图5 产业结构调整变动趋势图 16
图6 金融发展变动趋势图 16
表1 钱纳里模式下GDP的三次产业构成 12
表2 江苏省历年金融机构存贷款 13
表3 分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年末余额 13
表4 江苏证券市场基本情况 14
表5 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影响程度的单位根检验 16
表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ISR与金融发展的Johansen协整检验 17
表7 ISU与金融发展的Johansen协整检验 17
表8 ISR ISU与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17
1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球发生巨大变化的环境中,包括经济的全球化,技术的日益变更。全球经济体系发生巨大变化,各个国家在全球化中所担当的角色也快速变换,整个国际市场买卖双方博弈不断,买方拥有愈来愈大的选择权。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足够膨大,然而经济结构尚不稳固,存在诸多不足。在这诸多结构问题之中,当属产业结构问题最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之处有许多方面,如生产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等多方面,具体表现为:所生产的物品不能及时跟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产业分散强,集聚效果不好,缺乏相应的优化组合,只顾及扩张企业的规模,而忽略了效率,造成低产出,高能耗的现状,产业技术缺乏相关的投资主体以及科技主体,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造成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因素很多。市场灵敏度不高,无法根据供求关系作出及时的调整;相关制度不完善,无法保证优势产业继续稳健发展;技术水平不高,高新技术产业缺乏核心技术的维系,无法长久进行下去。在这之中最为关键性的因素便是金融因素的制约。如果要立刻解决当前产业结构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充分利用金融机制,激发产业活力。如果没有金融的相关支持,产业调整便无法稳步进行。但是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尚不完善,相关制度法规亦未健全,金融中介机构以及资金融资渠道还不够规范。所以在此背景下,探讨如何利用金融手段来调整产业结构,要求迫切并且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已经从产业间比例调整阶段逐渐过渡到产业结构调整阶段,我国所处于的高级工业化阶段则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并在向全世界的扩大开放,加强沟通中,提高产业升级的能力,以及实现产业结构的飞跃。加快密集型方向转变,加快资本劳动型的转变,发挥技术在产业中的集聚作用[1]。但纵观整个世界,构成我国产业结构的两大因素,不管是产值水平还是就业水平,都处于较低水平,即生产技术未依据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相应变化,滞后性太强。高技术含量产品供给量较少,无法适应外部市场的大规模的需求,同时,低水平的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的高级化需求。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无论是行业,产品,市场,生产方式,经营形态的转型,还是企业的并购,重组,破产等等,都需要稳健的资本运转及推动。因此采取合适的金融政策对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很重要。金融政策所涵盖的高水平的储蓄和投资的功能在经济各方面都有所体现,具体表现为增加资本的存量,改善投资结构,提高资本和劳动生产力。这种作用于产业经济中的特殊的资源配置手段,其效果是显著的,对于整个产业结构的变动及金融秩序的建立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由于我国长期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模式为重数量,轻技术,粗放型经济特点突出,传统的产业结构改革在利用金融政策手段时,经常只是注意到了资金的供给数量,而忽视了资金的供给质量,这便是普遍的资金饥饿症,其期盼政策方面的照顾,但相应的约束机制尚不完善而欲望却又膨大,市场原有的竞争机制被无情摧毁,在这种情况下,资金的流向和获取大多是由寡头之间的博弈决定的,而并非市场机制下正常的运行。由于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不存在,市场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一些资源的浪费,资金的大规模投入并没有获得理想化的效果,使得物价上升,通货膨胀严重。这种坚持资金增量分配的政策,使得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的资金结构的歪曲,资金配置方向发生偏离。一方面重复投资建设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收益率低,投资热情锐减,而投资浩大,产业投入下降,由此经济发展面临高原效应,导致通货膨胀严重,经济倒退。于是在经过采用紧缩基础货币的政策以及削减财政支出,加大财政收入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后,最终让经济平稳下来了,但是在此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尚未探究,即经济背后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还一直存在,并一直威胁着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而导致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重要因素是投资结构的不合理,投资的目标产业不能正确反映市场的实际需求,或者是资金的流向不能随市场的需求状况作出灵活反应,以及投资的结构和市场的真实结构存在错位和差异,这些都使得经济增长质量和增长效益的衰退。因此有效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需要选择合适的金融政策,而此政策能推动金融体系的完善,放松当前严密的金融环境。在此基础上增强供给能力,改善供给结构,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其目标是:保证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控制货币供给量,发挥金融政策配置资源的能力,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将落后产业以及衰退产业淘汰,保留技术先进型产业,使之适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目标,拉动经济增长,并进入下一个巅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89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