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对贸易的影响分析

上海自贸区对贸易的影响分析[20200101192057]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3年9月29日起,在上海设立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园区。该实验区的成立,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新的试验田,在这里将实施金融制度、贸易服务、外商投资和税收政策等多项改革措施,并将大力推动上海市转口贸易、离岸业务的发展。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认识上海自贸区和传统自由贸易区的区别,阐述上海自贸区的概念及具体政策措施。其次,再引申出我国建立上海自贸区的背景和必要性。主要从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我国钢铁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接下来,探讨上海自贸区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其它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对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上海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钢铁贸易
目 录
1 引言1
2 上海自贸园区的概述及现状1
2.1 上海自贸区和传统自由贸易区的区别1
2.2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历程2
2.3 上海自贸区的格局3
2.4 上海自贸区的特点3
2.5上海自贸区的功能4
3 上海自贸区对我国贸易的影响5
3.1静态效应6
3.2 动态效应7
4 上海自贸区建设对我国钢铁贸易的影响8 4.1 将促进钢铁新产品出口8 4.2发展平台经济,形成贸易倍增效应9 4.3推动上海钢贸业转型升级9 5 上海自贸区的前景预测及建议11 5.1上海自贸区的前景预测11 5.2 上海自贸区的建议11 结论14
致谢15
参考文献16
表1 上海自贸区方案的形成过程2
1 引言
中国加入WTO后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贸易国,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加上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危机,各国正在积极应对。我国主动设立自由贸易园区,推动我国贸易的发展。上海是全国的金融中心和经济中心,将其率先进行改革作为试点,是非常必要的。设立自贸区主要任务是要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上海自由贸易园区的建立,将对我国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1]鉴于国内的深圳前海、国外东盟自由贸易区、美自由贸易的建设的经验来看,自由贸易区的关税政策和国际法规对推动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推动对外贸易将会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2 上海自贸区的概述及现状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园区(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简称上海自贸区,是设于上海市的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它与传统的自由贸易区有差很大的区别。
2.1 上海自贸区和传统自由贸易区的区别
上海自由贸易自区:是根据本国法律法规在本国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这种方式属一国(或地区)境内关外的贸易行为,即某一国(或地区)在其辖区内划出一块地盘作为市场对外做买卖(贸易),对该地盘的买卖活动不过多的插手干预、且对外运入的货物不收或优惠过路费(关税)。
传统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缩写FTA):是根据多个国家之间协议设立的包括协议国(地区)在内的区域经济贸易团体。指多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体 )之间做买卖生意(贸易),为改善买卖市场,彼此给予各种优惠政策;至于怎样做买卖,不是某一国说了算,而是在国际协议的基础上多国合作伙伴一起商议制定游戏规则,按多国共同制定的规则进.
与国际上传统自由贸易区(FTA)不同的是,传统自由贸易区是多个国家一起参与,贸易规则多国共同制定;而上海自贸区是一国在自己的国家范围内设立一个区域,自己地盘自己做主,贸易规则自己制定。
2.2 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历程
最早在2003年,陈良宇 担任中共上海市委 书记时就曾有过发展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意向和规划。但是,2006年陈良宇被革职查办,2007年俞正声 接任上海市委书记,在此之后从2007年至2012年,上海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减缓,许多发展优势也趋于减弱。2009年,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承担上海浦东新区战略发展研究的重大课题。其中,最重要的分课为“上海浦东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研究”于2010年1月20日完成评审,并得到高度评价。随后相关报告被呈送国务院,这份报告被认为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方案雏形。2012年底中共十八大 之后,韩正 当选为上海市委书记并力促上海的改革发展。
表格一:上海自由贸易园区方案形成过程
时间 会议名称或出处 相关提法或表述
2012年12月21日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37次会议 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该条例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首次提出要在上海“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贸易园区”。
2013年2月28日 上海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 颁布《临港“双特”30条实施政策》,旨在探索和实施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体制,以调动区域发展的积极性,增强区域发展的自主性。
2013年3月份 李克强在上海召开座谈会 会上指出,“我们要用开放扩大内需,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为上海乃至中国带来发展红利,是中国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试验田”。
2013年4月18日 上海市商务委 办公室主任邓福胜向媒体证实,上海正在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制定《上海自由 贸易园区建设总体方案》 。
2013年5月14日 上海市商务委 上海自贸区项目获得国家层面立项
2013年5月下旬 上海市商务委 浦东自由贸易区试点方案经由上海市政府讨论并肯定后, 上报中央相关部门, 进入会签阶段。
2013年7月3 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 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草案)
2013年8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网站发布消息称,“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千米。” 8月25日,上海市出台42条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上海要结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要求,争取先行先试,使国家金融改革、创新有关部署在上海最先落地。8月26日,为解决有关法律规定在上海自贸区内的实施问题,据26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相关决定草案,《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文物保护法》这4部法律的有关规定,拟在上海自贸区范围内暂停实施,时间为3年。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为自贸区揭牌,上海市市长杨雄和商务部部长高虎城 出席并进行了发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59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