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
(三)主要研究内容 2
二、山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3
(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总体状况 3
(二)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状况 4
三、 山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7
(一)出口产品附加价值低 7
(二)出口主体对外资依赖程度高 7
(三)产品结构不合理 7
(四)科技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7
(五)贸易摩擦不断 8
四、制约山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的原因 8
(一)产品出口依赖加工贸易,附加值低 8
(二)有竞争力的内资企业较少,过度依赖外资企业 8
(三)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弱,导致出口产品结构不均衡 9
(四)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困难,R&D投入不足 9
(五)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贸易摩擦增多 9
五、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发展对策 10
(一)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 10
(二)培育有竞争力的内资企业,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10
(三)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大科研成果转化率 10
(四)加大科技研发(R&D)投入,培养和引进高新技术人才 10
(五)完善市场多元化战略,优化贸易环境 11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因其高智力、高收益、高渗透性的特点,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工业化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来扶持和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虽起步较晚,但产品出口发展快速,特别是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逐步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201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高达6038.7亿美元,较2001年的460亿美元增长了近13倍,其外贸态势良好。近年来,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成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渗透性的特点,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工业化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来扶持和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虽起步较晚,但产品出口发展快速,特别是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逐步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201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高达6038.7亿美元,较2001年的460亿美元增长了近13倍,其外贸态势良好。近年来,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促进山东外贸可持续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山东省要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打造高价值产业链,努力推动我省外贸出口结构的转变,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2.研究意义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度较高的产业,必将成为各国未来外贸发展的重点发展战略目标。虽然山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可观,但与发达省份相比,其产业实力仍较弱,存在诸如出口产品结构单一,创新人才短缺,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科研投入不足等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山东省高新产品出口的现实情况,找出影响其发展的问题及主要原因,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这对山东省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拉动山东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Mac Dougan(2014)认为出口贸易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革新,掌握高新技术产品所含的高端技术将为一国的外贸出口带来巨大贸易收益,提高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Anthony Tam(2015)通过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分析了中国的技术贸易,认为中国在技术贸易领域有巨大潜力,其中培养科研、管理人才是增强技术贸易的重要举措。
Mowery&Nelson(2016)通过分析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指出企业的R&D投入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国内研究综述
李大为(2015)和冯丹(2013)认为,我国一些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满足于做外国企业的加工厂,缺乏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和创新意识,科研投入明显不足,这些都不利于内资企业的长足发展。
王青春、郑成娟(2014)通过实证分析,指出R&D企业投入和政府投入与高息技术产品出口都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企业投入资金的效果优于政府投入效果。
韩可维、施勇明(2016)认为,国外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新产品的出口,内资出口企业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角,应积极应对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建立战略同盟。
(三)主要研究内容
1.论文结构
研究方案设计
文献回顾 数据整理
山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山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状况 山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制约山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原因
结论与政策建议
2.高新技术产品概念界定
1986年,我国颁布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这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这一概念最早出现的地方。《863计划》将高技术划分为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技术7个领域[2]。在2006年,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共同组织编制了《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该目录包括电子信息、现代交通、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境保护、地球空间与海洋、核应用技术、农业共11个领域[3]。
本文主要是针对山东省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90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