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地区层面的面板数据的研究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的进步积极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技术创新则是科技进步重要表现。“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以来,我国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科研能力不断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也随之逐渐增强。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技术创新仍主要来自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扩散,其中跨国公司FDI产生的技术扩散是最重要的进步源泉。本文在广泛借鉴学界研究成果之后,从我国吸收利用FDI的现状及技术创新现状出发,研究分析了FDI对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及因素,得出FDI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结论。实证分析方面,本文使用技术创新产出模型,选择我国29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且将29省市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分别进行实证分析。就全国范围而言,FDI对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在东中西部之间,FDI的技术溢出存在东部最强,西部其次,中部最弱的现象。最后,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实证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绪论2
(一)选题意义及背景2
(二) FDI与技术创新研究综述2
(三)研究内容3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3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3
二、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4
(一)相关概念4
(二)外商直接投资理论4
(三)FDI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因素5
三、我国FDI与技术创新现状分析5
(一)我国利用FDI现状5
(二)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9
四、FDI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10
(一)模型建立 10
(二) 指标选取 10
(三)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与回归11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13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FDI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孙海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引言
一、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以来,我国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科研能力不断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也随之逐渐增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仍远远落后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仍是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扩散,其中跨国公司的FDI是技术溢出的主要方式。
FDI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无论是从吸收FDI,还是从产品出口来看,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极为重要的,其技术创新能力也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中具有代表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入世以后,我国对FDI很长时间以来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模式,大量外资引入无疑对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一些诸如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之类新问题开始发展并不断凸显且引发了学术界对此较大的争议。但有些学者则认为FDI 与技术创新并不冲突。因此,本文选取利用外资以及技术创新都具有产业代表性的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试图解释FDI 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这种关系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
文献综述
1、FDI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
根据世界投资报告(UNCTAD,2001)的分类,从理论上,FDI 的技术溢出分为水平溢出和垂直溢出两类。吴沙沙(2007)认为示范与模仿、竞争效应、关联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和R&D当地化是FDI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影响作用机制的主要实现方式。邱雨可、赵涛(2013)得出结论,示范效应对FDI的技术溢出作用最为显著。李磊(2008)利用19992003年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技术水平差别不大的竞争性行业中,内外资企业间的竞争有助于外资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外资企业技术水平明显高于内资企业的示范模仿行业中,FDI产生了显著的技术溢出正效应。邓羽寒(2016)则认为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人力资本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综合国内外学者FDI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发现,对FDI对东道国技术创新影响机制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和统一,但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正是本文试图实证的最主要问题。
2、FDI 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FDI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
Mcdougall(1960)在对外商投资和东道国福利进行大量研究,首次将技术外溢作为一个重要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为以后学者研究路线提供了基础。FDI的技术溢出效用的存在已经获得普遍的认可,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却有很多不同。
(1)支持正向技术溢出
Globerman(1979)对加拿大1972年制造业截面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存在正向技术溢出的结论。Blomstrom和Persson(1983)用相同的方法对墨西哥制造业截面数据实证分析得出了相同的结果,支持了正向技术溢出的存在。Javorcik(2004)对立陶宛的研究得出同样的结论。随着中国的FDI流量不断增加,国内学者对技术溢出的研究业不断加深。何斌峰(2013)基于地区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FDI和技术引进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陈丽珍、刘金焕(2013)从技术创新过程角度选取20052013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分析,结论表明了FDI明确促进了内资的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实力。王飞蓉、丁仲芳、耿明星、胡祝琳(2015)基于浙江工业行业的研究,用33个工业行业的数据验证了FDI后向关联创新溢出现象的存在并验证为正向技术溢出。田泽永、江可申、江宏(2009)利用19992006年江苏省分行业面板数据分析,得出相同的结论。郁婷婷(2013)、李雁峰(2014)等众多学者都曾得出正向技术溢出的理论成果。
(2)不支持正向技术溢出
Haskel(2002)对英国制造业的研究,Kokko(1994)对乌拉圭的研究,都表明FDI不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国内方面,王飞(2003)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倾向与技术内部转移,保证其垄断地位,FDI对我国技术创新并没有明显的作用。王志鹏、李子奈(2004)以及黄静波、付建(2004)的研究结果与王飞研究结果趋于一致。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绪论2
(一)选题意义及背景2
(二) FDI与技术创新研究综述2
(三)研究内容3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3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3
二、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4
(一)相关概念4
(二)外商直接投资理论4
(三)FDI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因素5
三、我国FDI与技术创新现状分析5
(一)我国利用FDI现状5
(二)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9
四、FDI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10
(一)模型建立 10
(二) 指标选取 10
(三)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与回归11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13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FDI技术溢出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孙海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引言
一、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以来,我国研发投入不断增加,科研能力不断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也随之逐渐增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仍远远落后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仍是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扩散,其中跨国公司的FDI是技术溢出的主要方式。
FDI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无论是从吸收FDI,还是从产品出口来看,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极为重要的,其技术创新能力也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中具有代表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入世以后,我国对FDI很长时间以来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模式,大量外资引入无疑对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一些诸如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之类新问题开始发展并不断凸显且引发了学术界对此较大的争议。但有些学者则认为FDI 与技术创新并不冲突。因此,本文选取利用外资以及技术创新都具有产业代表性的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试图解释FDI 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这种关系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
文献综述
1、FDI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
根据世界投资报告(UNCTAD,2001)的分类,从理论上,FDI 的技术溢出分为水平溢出和垂直溢出两类。吴沙沙(2007)认为示范与模仿、竞争效应、关联效应、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和R&D当地化是FDI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影响作用机制的主要实现方式。邱雨可、赵涛(2013)得出结论,示范效应对FDI的技术溢出作用最为显著。李磊(2008)利用19992003年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技术水平差别不大的竞争性行业中,内外资企业间的竞争有助于外资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外资企业技术水平明显高于内资企业的示范模仿行业中,FDI产生了显著的技术溢出正效应。邓羽寒(2016)则认为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人力资本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综合国内外学者FDI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发现,对FDI对东道国技术创新影响机制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和统一,但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正是本文试图实证的最主要问题。
2、FDI 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FDI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
Mcdougall(1960)在对外商投资和东道国福利进行大量研究,首次将技术外溢作为一个重要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为以后学者研究路线提供了基础。FDI的技术溢出效用的存在已经获得普遍的认可,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却有很多不同。
(1)支持正向技术溢出
Globerman(1979)对加拿大1972年制造业截面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存在正向技术溢出的结论。Blomstrom和Persson(1983)用相同的方法对墨西哥制造业截面数据实证分析得出了相同的结果,支持了正向技术溢出的存在。Javorcik(2004)对立陶宛的研究得出同样的结论。随着中国的FDI流量不断增加,国内学者对技术溢出的研究业不断加深。何斌峰(2013)基于地区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FDI和技术引进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陈丽珍、刘金焕(2013)从技术创新过程角度选取20052013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分析,结论表明了FDI明确促进了内资的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实力。王飞蓉、丁仲芳、耿明星、胡祝琳(2015)基于浙江工业行业的研究,用33个工业行业的数据验证了FDI后向关联创新溢出现象的存在并验证为正向技术溢出。田泽永、江可申、江宏(2009)利用19992006年江苏省分行业面板数据分析,得出相同的结论。郁婷婷(2013)、李雁峰(2014)等众多学者都曾得出正向技术溢出的理论成果。
(2)不支持正向技术溢出
Haskel(2002)对英国制造业的研究,Kokko(1994)对乌拉圭的研究,都表明FDI不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国内方面,王飞(2003)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倾向与技术内部转移,保证其垄断地位,FDI对我国技术创新并没有明显的作用。王志鹏、李子奈(2004)以及黄静波、付建(2004)的研究结果与王飞研究结果趋于一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