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反倾销对出口的影响及对策(附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与日俱增,目前美国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我国也成为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与第二大出口对象国,随着中美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以及我国对美贸易盈余的累积,使得美国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实施越来越严厉的贸易保护,在我国遭受到的反倾销诉讼中,美国发起的反倾销申诉在相关涉案产品金额上及在涉案数量上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美国反倾销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具有相当大的学术意义。本文梳理近年来中美贸易现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美国反倾销的原因,进而论证美国反倾销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为保护出口企业合法权益,寻求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和转型升级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
目 录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二、 文献综述 1
(一)国内文献综述 1
(二)国外文献综述 2
三、 美国对我国反倾销现状及原因 3
(一) 美国对我国反倾销的现状 3
(二) 美国对我国反倾销的原因 6
四、 美国反倾销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7
(一) 美国反倾销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 7
(二) 美国反倾销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 9
五、 我国出口应对美国反倾销的对策 10
(一) 从政府的角度 10
(二) 从企业的角度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中美贸易往来,美国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随着越来越多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两国间的贸易摩擦早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根据数据统计,我国连续2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其中美国对我国的反倾销控诉更是此消彼长,在美国提出的倾销诉讼中,20%以上为我国。
在这20%的反倾销诉讼中,显然中国的光伏企业成为了反倾销的焦点。从2014年美国商务部认定我国出口的晶体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到2016年9月,为了保护美国本土的钢铁业,其再次认定我国出口至美国的不锈钢薄板和带材存在倾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面对这一系列的倾销认定,我国许多企业选择缴纳高额的保证金,而非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利益。
(二)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就中美两国的贸易往来而言,美国已然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而我国也成为了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但是中美双边贸易的迅速发展除了有利方面,也带来了不利影响,我国对美贸易盈余的累积,使得美国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实施越来越严厉的贸易保护。产品出口所赚取的出口额对我国的对外贸易额增长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所以在出口的同时,我国出口企业及相关部门也应了解国际贸易规则和进口国的市场准入规则,避免被告倾销及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的事件发生,同时也可在反倾销事件发生时寻求正确的方法解决。
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谢建国、章素珍研究了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受反倾销的影响,其结果显示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确实受到了反倾销调查的严重负面影响,其中裁定倾销并确定后的第一年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最大,即使在随后年份里这种影响得到了缓和, 但是这种负面影响仍然不可小觑。
洪丽明、潘宇超研究了我国出口贸易应对欧美反倾销措施的对策,提出应对国外反倾销我国企业应该积极应诉,同时更应通过多样化出口市场、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措施,确保我国在日益激烈的贸易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钱强、高凛研究了反倾销对我国光伏企业出口发展的影响,通过建立引力模型分析论证,得出反倾销成为影响我国光伏企业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
王云龙、孙韶华、高攀研究了美国“301”调查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再次明确国际贸易形势对中国出口产品要求愈加严格,面对反倾销控诉,中国企业必须积极应对,在WTO框架下合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任娇研究了美国“301”调查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影响,半导体或成为被调查的首要目标,因此建议在半导体等被控倾销的焦点领域做好预警,从而有所准备的应对美国的贸易调查。
王耀华、彭剑波研究了美国对华钢铁产业进行反倾销的特点、原因与应对,得出结论: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十分频繁,钢铁产业成为重灾区,且对于钢铁产业的产品调查多为低端产品,我国钢铁产业需要制定多元化的出口战略、细分钢铁产品市场,来积极应对反倾销调查。
王海霞探究了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所产生的贸易效应,她认为我国要想摆脱频繁的贸易控诉,我国的出口企业就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出口产品的创新升级,同时政府应加强引导预警机制,我国出口应扩大国际市场,实现市场的多元化,调整国别结构。
徐杨研究了遭受美国“双反”调查并宣布中方胜利的案例,并在案例分析中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应对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具体对策,对我国轮胎出口竞争力的增强有很大的帮助。
谢娜从是否受到反倾销控诉的角度来研究美国反倾销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不论我国是否受到反倾销控诉,都会受到美国反倾销的影响,同时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及联系更加密切,相互影响也更加明显。
张明杰、李婷研究了美国味精“双反”调查对中国的影响,并且整体介绍了美国味精实施“双反”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所要走的法律程序,从而提出了我国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的措施,帮助我国出口企业有效应对反倾调查,维护合法权益。
(二)国外文献综述
Minsoo Lee、 Donghyun Park、Antonio Saravia研究了所有的反倾销调查由美国对中国发起的1998和2006之间的影响。发现,反倾销措施引起的体积和从中国进口值的降低以及在美国市场的商品价格上涨。然而,批判的是,他们发现这些影响是短暂的,在反倾销决定后的大约2年内消失了。
Chunding Li分析了反倾销措施对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影响。实证分析中采用了行业年面板数据和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发达国家采取的反倾销措施的压力下有所提高,机制和激励技术进步而伤害了技术效率。这些结果表明,中国应该更加重视技术创新。
Chunding Li、Jing Wang、John Whalley探讨了潜在的影响和可能的中国大型贸易交易的其他主要国家。使用13国家的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考虑贸易成本来研究关税和非关税削减效应。仿真结果表明,中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将为中国的最高福利的结果。
Zhisong Chen、Shonglee lvan Su试图在理论上和数值上对多个光伏供应链系统中的业务动态进行研究,以获得更好的洞察力,并为政府和企业提出适当的产业政策和业务战略方向。该研究以三个供应链博弈理论模型模拟当代光伏供应链,考察古诺竞争下多个光伏供应链的均衡条件。理论供应链模型的数值和灵敏度分析为供应链成员在纯集中、纯分散和混合多供应链系统中的经济决策创造了若干有价值的发现。定量分析结果为当代供应链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主张“企业竞争的世界已经改变为供应链而不是企业”。提出了若干公共和商业政策方向。建议光伏供应链成员应找到有效的手段,形成伙伴关系,建立他们的供应链,最有可能增强他们在当前市场的竞争力。对于政府而言,光伏供应链的供需双方都有机会调整或鼓励光伏产业向更健康的产业结构迈进。
目 录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二、 文献综述 1
(一)国内文献综述 1
(二)国外文献综述 2
三、 美国对我国反倾销现状及原因 3
(一) 美国对我国反倾销的现状 3
(二) 美国对我国反倾销的原因 6
四、 美国反倾销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7
(一) 美国反倾销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 7
(二) 美国反倾销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 9
五、 我国出口应对美国反倾销的对策 10
(一) 从政府的角度 10
(二) 从企业的角度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中美贸易往来,美国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随着越来越多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两国间的贸易摩擦早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根据数据统计,我国连续2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其中美国对我国的反倾销控诉更是此消彼长,在美国提出的倾销诉讼中,20%以上为我国。
在这20%的反倾销诉讼中,显然中国的光伏企业成为了反倾销的焦点。从2014年美国商务部认定我国出口的晶体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到2016年9月,为了保护美国本土的钢铁业,其再次认定我国出口至美国的不锈钢薄板和带材存在倾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面对这一系列的倾销认定,我国许多企业选择缴纳高额的保证金,而非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利益。
(二)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就中美两国的贸易往来而言,美国已然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而我国也成为了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但是中美双边贸易的迅速发展除了有利方面,也带来了不利影响,我国对美贸易盈余的累积,使得美国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实施越来越严厉的贸易保护。产品出口所赚取的出口额对我国的对外贸易额增长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所以在出口的同时,我国出口企业及相关部门也应了解国际贸易规则和进口国的市场准入规则,避免被告倾销及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的事件发生,同时也可在反倾销事件发生时寻求正确的方法解决。
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谢建国、章素珍研究了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受反倾销的影响,其结果显示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确实受到了反倾销调查的严重负面影响,其中裁定倾销并确定后的第一年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影响最大,即使在随后年份里这种影响得到了缓和, 但是这种负面影响仍然不可小觑。
洪丽明、潘宇超研究了我国出口贸易应对欧美反倾销措施的对策,提出应对国外反倾销我国企业应该积极应诉,同时更应通过多样化出口市场、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措施,确保我国在日益激烈的贸易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钱强、高凛研究了反倾销对我国光伏企业出口发展的影响,通过建立引力模型分析论证,得出反倾销成为影响我国光伏企业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
王云龙、孙韶华、高攀研究了美国“301”调查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再次明确国际贸易形势对中国出口产品要求愈加严格,面对反倾销控诉,中国企业必须积极应对,在WTO框架下合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任娇研究了美国“301”调查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影响,半导体或成为被调查的首要目标,因此建议在半导体等被控倾销的焦点领域做好预警,从而有所准备的应对美国的贸易调查。
王耀华、彭剑波研究了美国对华钢铁产业进行反倾销的特点、原因与应对,得出结论: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十分频繁,钢铁产业成为重灾区,且对于钢铁产业的产品调查多为低端产品,我国钢铁产业需要制定多元化的出口战略、细分钢铁产品市场,来积极应对反倾销调查。
王海霞探究了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所产生的贸易效应,她认为我国要想摆脱频繁的贸易控诉,我国的出口企业就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出口产品的创新升级,同时政府应加强引导预警机制,我国出口应扩大国际市场,实现市场的多元化,调整国别结构。
徐杨研究了遭受美国“双反”调查并宣布中方胜利的案例,并在案例分析中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应对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具体对策,对我国轮胎出口竞争力的增强有很大的帮助。
谢娜从是否受到反倾销控诉的角度来研究美国反倾销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不论我国是否受到反倾销控诉,都会受到美国反倾销的影响,同时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及联系更加密切,相互影响也更加明显。
张明杰、李婷研究了美国味精“双反”调查对中国的影响,并且整体介绍了美国味精实施“双反”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所要走的法律程序,从而提出了我国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的措施,帮助我国出口企业有效应对反倾调查,维护合法权益。
(二)国外文献综述
Minsoo Lee、 Donghyun Park、Antonio Saravia研究了所有的反倾销调查由美国对中国发起的1998和2006之间的影响。发现,反倾销措施引起的体积和从中国进口值的降低以及在美国市场的商品价格上涨。然而,批判的是,他们发现这些影响是短暂的,在反倾销决定后的大约2年内消失了。
Chunding Li分析了反倾销措施对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影响。实证分析中采用了行业年面板数据和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发达国家采取的反倾销措施的压力下有所提高,机制和激励技术进步而伤害了技术效率。这些结果表明,中国应该更加重视技术创新。
Chunding Li、Jing Wang、John Whalley探讨了潜在的影响和可能的中国大型贸易交易的其他主要国家。使用13国家的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考虑贸易成本来研究关税和非关税削减效应。仿真结果表明,中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将为中国的最高福利的结果。
Zhisong Chen、Shonglee lvan Su试图在理论上和数值上对多个光伏供应链系统中的业务动态进行研究,以获得更好的洞察力,并为政府和企业提出适当的产业政策和业务战略方向。该研究以三个供应链博弈理论模型模拟当代光伏供应链,考察古诺竞争下多个光伏供应链的均衡条件。理论供应链模型的数值和灵敏度分析为供应链成员在纯集中、纯分散和混合多供应链系统中的经济决策创造了若干有价值的发现。定量分析结果为当代供应链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主张“企业竞争的世界已经改变为供应链而不是企业”。提出了若干公共和商业政策方向。建议光伏供应链成员应找到有效的手段,形成伙伴关系,建立他们的供应链,最有可能增强他们在当前市场的竞争力。对于政府而言,光伏供应链的供需双方都有机会调整或鼓励光伏产业向更健康的产业结构迈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