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研究(附件)【字数:12443】

摘 要伴随全球农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持续改革,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已渐渐变成我国和别的金砖国家重要的经贸合作内容。因此探究我国和别的金砖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搜集了2000—2016间我国和别的金砖国家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数据,利用G-L以及GHM指数去解析农产品贸易的结构以及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从产品差异、规模经济、需求偏好、外商直接投资等多角度对我国与金砖国家间农产品贸易的不平衡发展现状作出分析,并提出优化贸易比重和规模、扩大经贸发展规模、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推动农业科学技术革新以及引导农业领域的直接投资等相关的对策以及建议。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2文献综述 1
1.2.1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 1
1.2.2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2
1.2.3中国与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研究 2
1.3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相关理论 3
1.3.1产品差异性理论 3
1.3.2规模经济理论 4
1.3.3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4
1.3.4外商直接投资理论 5
第二章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现状 6
2.1金砖各国农产品贸易的总体态势分析 6
2.2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的双边贸易分析 7
2.2.1总体趋势分析 7
2.2.2现状分析 8
2.3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双边贸易的产品结构分析 9
第三章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分析 12
3.1 GL 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 12
3.2 GHM 指数测算分析 16
第四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18
4.1研究结论 18
4.2对策建议 18
4.2.1提高人均收入水平 18
4.2.2优化贸易比重和规模 18
4.2.3扩大经贸发展规模 19
4.2.4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革新 1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5引导农业领域的直接投资 19
致 谢 20
参考文献 21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金砖四国”这一词是Goldman Sachs的吉姆奥尼尔在2001第一次提出来的,特别指代新兴市场投资代表,包括中、巴、俄、印这四个国家。由于2010南非共和国的进入,改名叫“金砖国家”。金砖国家渐渐变成国际中最主要的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的经济政治局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经过2008的全世界金融危机后,金砖国家经济的迅猛恢复使得全世界的经济也随之恢复。由于金砖国家基本上都是一些非发达的国家,因此农业在这些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里面就是作为主力军的扮演者。以农业经济基础为发展方向,除了能够为国家增多就业岗位以及就业机会以外,还能够减少国家中的饥饿以及贫穷的人群。另外还可以激发农业生产对商业服务的需要,以此能够提升各个国家乡镇非农人口的收入占比。农产品进入到进出口贸易的其中一个优点就是可以让每一个国家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科学分工,因此能够实现规模经济的专业化生产。另外,进出口贸易给每一个国家的群众带去了非常多的货物选择,在很大的情况中给予了生产技术以及国际资本的运转刺激。所以,在进出口贸易这个大舞台中,各个国家积极的去参与全球市场会对非发达国家的粮食安全造成积极的影响。
金砖国家尽管只占了全球27%的国土面积,然而其人口总数却占到将近43%,差不多是全世界人口数目的二分之一。因此主力发展农业商品贸易会对金砖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非常有利的作用。中国现在的人口总数大约是13.8亿,是全球排名第二大的经济体,从国内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之后,人口的总数只会是增多而不会减少,因此农产品的供需矛盾肯定会变成国内尤其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民生问题,我们应该合理利用农业商品的进出口贸易寻找外部资源去解决这一个矛盾。
1.2文献综述
1.2.1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
Grubel and Lloyd(1975)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始创者,他解释了同质性商品的产业内贸易现象。而且其相关商品差别以及规模经济的探究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作出了极大的功劳。Falvey(1981)在HO理论框架里面增加了商品品质的垂直差别,形成了新的HO模型去诠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Krugman(1985)变化了垄断竞争模型里面的假定前置要求,把封闭状况里面的解析增大到开放状况里面,诠释商品的水平差异以及规模经济是使得产业内贸易产生的首要因素,以此来解释水平型产业内贸易。Linder(1961)提出了需求偏好相同理论,从消费者需求的方向去诠释为什么会发生进出口贸易,觉得消费者需求偏好是一个国家生产以及贸易的根源,而一个国家GDP是决定这个国家消费人员需要偏好的重要要素。
1.2.2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国外有关农业商品产业内贸易实证探究是十分少的,很多都是有关工业制造业方面的探究。Grubel and Lloyd(1975)是最早探究农业商品产业内贸易的,利用探究地理坐标以及季节性要素,结果显示,这两者会对农业商品产业内贸易产生关键性影响。Quasmi and Fausti(2001)在测量19901995美、加以及墨和贸易同伴的农业商品产业内贸易水准,察觉美利坚合众国农业商品贸易的变化很慢,而且农业商品产业内贸易明显增多。S.Rasekhi使用GL以及FF测量指数方法观察到伊朗农业商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不是很大,然而一直在不断地增加当中,这代表了伊朗的农产品贸易基本由他的原始资源禀赋以及生产科技水准决定的。
国内的学者主要探究我国和其贸易伙伴农业商品产业内贸易水准和构造。王珍和李维(2004),王晶(2008)利用指数测量发现国内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位于很低的水准。李非,吴凤娇(2010)利用指数测量台湾大陆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之后发现,尽管每一年都在增多但是依旧位于很低的水准。高金田,刘冬(2012)觉得中国和非洲农业商品大体产业内贸易水准每一年都在提升的态势是很显著的,而且基本的表现方式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刘雪娇等(2015)认为我国和越南双方的农业商品产业内贸易十分显著,在这里面占据很大比值就是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1.2.3中国与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研究
长此以来有关金砖国家的经贸问题的探究是可谓是历史悠久,而针对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探究基本聚焦在下面两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3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