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研究以河北、山东、江苏省为例

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多元线性回归法,测试中国整体及河北、山东、江苏三省1995-2012年期间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发现,中国大部分地区农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农机投入在劳动力短缺地区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而且农业机械化水平越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具体到省时发现,河北省依旧可以继续依靠加大肥药投入保证产出;山东省需要机械化结构改革提升维持高农业产出;江苏省更需要注重机械化投入提高土地生产率和解决劳动力不足。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Keywords 1
引言 2
(一)问题提出 2
(二)相关文献综述 3
1、描述农业机械化水平 3
2、测算机械化对农业产出的贡献和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 3
一、 理论框架、研究假设及研究方法 5
(一)研究框架 5
(二)研究假设 5
(三)研究方法 5
二、 数据与描述性分析 6
(一)目标省市的选择和国内农机化水平的基本情况 6
(二)数据来源 7
1、农业产值(Y): 7
2、农业机械投入(X1): 8
3、农业劳动力投入(X2): 8
4、土地投入(X3): 8
5、其他中间物质投入(X4): 8
(三) 相关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8
三、 测算贡献率 9
四、 主要结论 10
五、 提高农机贡献率的政策建议 11
(一)提高农机化综合水平 11
(二)提高农机利用效率 12
(三)加大农机扶持政策 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国内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研究
——以河北、山东、江苏省为例
经管实验111班学生 彭乙申
引言
引言
(一)问题提出
随着“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今后农业劳动力会继续加速向二、三产业转移,越来越多的青壮年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以至于农村出现劳动力短缺和劳动成本增加。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家近年来对农业进行大规模资本投入维持高农业产出。而农业机械投入作为资本投入之一,既能够有效替代劳动力,又能提高农业生产率,还与“新型职业农民”战略相呼应,所以中国农业转型期间必然会经历农业大规模深层次的机械化。

数据来源:根据各年鉴整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68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