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产品出口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 要众所周知,钢铁产业是中国的支柱型产业,在一国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钢铁产业这几年快速的发展,中国的钢铁出口贸易额也随之高速增长,但是与此同时,国际间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反倾销现象层出不穷。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后面的欧债危机都更加加剧了世界钢铁市场严峻的竞争趋势,世界各国出于对本国钢铁市场的贸易保护,开始密集对中国实行反补贴、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性措施,这对钢材企业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本文首先对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状况和出口高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次基于对中国钢铁出口遭遇反倾销的现状结合一些实例,对遭遇反倾销的原因从国外和国内企业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从政府和企业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现状
2.1倾销与反倾销的含义
2.1.1倾销的含义
2.1.2反倾销的含义及种类
2.2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的基本情况
2.3 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增长迅速的背景及其原因
第三章 中国钢铁产品出口遭遇的国际反倾销
3.1来自欧盟的反倾销
3.2来自北美的反倾销
3.3来自亚洲的反倾销
第四章 中国钢铁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
4.1外部原因
4.1.1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4.1.2中国威胁论
4.1.3世界各国对中国实施歧视性政策
4.2内部原因
4.2.1中国钢铁产业结构不合理且缺乏规模效应
4.2.2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
4.2.3国内钢铁企业面对反倾销问题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度消极
第五章 中国钢铁出口产品应对国际反倾销的对策建议
5.1中国政府的对策
5.1.1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而获得“市场经济国家”的称谓
5.1.2建立完善的反倾销预警体制
5.1.3优化钢铁产品产业结构合加快钢铁结构出口的转型
5.2中国钢铁出口产品企业的对策
5.2.1中国钢铁企业应积极应对反倾销调查
5.2.2加强产品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5.2.3大力推进钢铁企业跨国经营战略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的背景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拉动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其中净出口为中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伴随着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危机的出现,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面临的贸易纠纷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针对中国出口的钢铁产品的反倾销事件层出不穷。从1994年至今,中国已连续20几年成为全球反倾销调查的焦点所在。2008年出现在美国的金融危机,不仅给美国带来了灾难性的金融危害,而且它影响的扩散也迫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持续不前,所以未来可以预知的是:中国的出口产品受到的国际贸易保护和反倾销只增不减,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1.1.2研究意义
虽然在表面上世界钢材出口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国内钢铁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的提升,提高了中国钢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解决了世界钢铁市场的供需不足的问题。但是,钢铁产品产量和出口量的超高幅度增长,也导致了贸易摩擦的高频率的发生,而且贸易摩擦事件牵扯的国家和出口钢铁产品品种与日递增,中国的钢铁生产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现象值得观注更值得研究。
随着全球钢铁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各国为了自身国家行业的利益,纷纷采取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等措施来加以保护。现在各国在警惕着中国钢铁出口的强势势头,想利用美国欧盟对中国的反侵销经验来对付中国钢铁出口。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使得中国钢铁出口遭遇的反侵销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概述
关于反倾销问题, John Whalley(2015)指出在重商主义的西方国家已是司空见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的推进,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存在。1870年初到1900年初期,并且1970年至今,反倾销事件层出不穷,屡见不鲜,时至今日反倾销的势头即将达到另一高潮。这首当其冲的受灾国就是中国,Modelling (2014)指出截止到2013年,共有31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商品提出反倾销调查,调查事件数总计420起,涉案金额高达千亿元。在这之中欧盟占据了100多起,美国也有78起之多,两者合计占总数的50%,位列第三位的是被称为人口第一国的印度,亚洲之最。阿根廷、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对华反倾销的投诉也都超过30余起,频率之高,前所未有。对于原因,Blonigen(2001)认为,反倾销的出现以及相关措施的实施是在情理之中的,是必然趋势。它只是用来提高国内申诉行业产业竞争力的工具而已,一国之所以如此重视反倾销,是应为反倾销可以为国内政府所要扶持的产业提供有力的政治保护,而且这种庇护是不违背WTO的规则。同时Feinbeng&Beynolds(2010)认为一国实施反倾销措施更易针对曾经对本国进行反倾销的国家,即成为一种报复行为,这一观点也在美国与加拿大的反倾销战争中得到了验证。
2.中国钢铁出口概况及遭遇反倾销
Douglas lrwin(2008)提出2006至2008年这三年中国的铁、钢、钢材的产量均突破4.2亿吨,分别达到4.24亿吨、4.31亿吨和4.42亿吨。2007年进一步增长,钢材产量份额由2001年占全球总量的15%。增长到2007年的40%。但是好景不长,Kneller(2008)提到整个2008有12个国家采取了37项反倾销、反补贴等政策措施来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出口限制,涉案金额高达10亿美元之多。涉案钢铁产品种类和国家日益增多,中国钢铁企业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3.如何应对国际钢铁反经销的对策和建议
Devanlt(2000)避免反倾销最重要的是加强对进出口的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改变营销观念,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布局,加快产业有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变进度,创造新的竞争优势。Bown(2006)提出建立一个包括中央、地方政府、驻外机构和企业组织的国内反倾销应诉机制,完善国内的反倾销预警系统,这就要求各组织各部门紧密配合,相互协调,相互沟通形成有效的反倾销应诉系统。Hooggue Lee(2010)表明避免反倾销的出现,需要利用世贸组织解决争端。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反倾销机制来解决贸易争端问题。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现状
2.1倾销与反倾销的含义
2.1.1倾销的含义
2.1.2反倾销的含义及种类
2.2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的基本情况
2.3 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增长迅速的背景及其原因
第三章 中国钢铁产品出口遭遇的国际反倾销
3.1来自欧盟的反倾销
3.2来自北美的反倾销
3.3来自亚洲的反倾销
第四章 中国钢铁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
4.1外部原因
4.1.1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4.1.2中国威胁论
4.1.3世界各国对中国实施歧视性政策
4.2内部原因
4.2.1中国钢铁产业结构不合理且缺乏规模效应
4.2.2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
4.2.3国内钢铁企业面对反倾销问题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度消极
第五章 中国钢铁出口产品应对国际反倾销的对策建议
5.1中国政府的对策
5.1.1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而获得“市场经济国家”的称谓
5.1.2建立完善的反倾销预警体制
5.1.3优化钢铁产品产业结构合加快钢铁结构出口的转型
5.2中国钢铁出口产品企业的对策
5.2.1中国钢铁企业应积极应对反倾销调查
5.2.2加强产品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5.2.3大力推进钢铁企业跨国经营战略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的背景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拉动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其中净出口为中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伴随着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危机的出现,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面临的贸易纠纷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针对中国出口的钢铁产品的反倾销事件层出不穷。从1994年至今,中国已连续20几年成为全球反倾销调查的焦点所在。2008年出现在美国的金融危机,不仅给美国带来了灾难性的金融危害,而且它影响的扩散也迫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持续不前,所以未来可以预知的是:中国的出口产品受到的国际贸易保护和反倾销只增不减,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1.1.2研究意义
虽然在表面上世界钢材出口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国内钢铁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的提升,提高了中国钢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解决了世界钢铁市场的供需不足的问题。但是,钢铁产品产量和出口量的超高幅度增长,也导致了贸易摩擦的高频率的发生,而且贸易摩擦事件牵扯的国家和出口钢铁产品品种与日递增,中国的钢铁生产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现象值得观注更值得研究。
随着全球钢铁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各国为了自身国家行业的利益,纷纷采取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等措施来加以保护。现在各国在警惕着中国钢铁出口的强势势头,想利用美国欧盟对中国的反侵销经验来对付中国钢铁出口。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使得中国钢铁出口遭遇的反侵销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概述
关于反倾销问题, John Whalley(2015)指出在重商主义的西方国家已是司空见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的推进,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存在。1870年初到1900年初期,并且1970年至今,反倾销事件层出不穷,屡见不鲜,时至今日反倾销的势头即将达到另一高潮。这首当其冲的受灾国就是中国,Modelling (2014)指出截止到2013年,共有31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商品提出反倾销调查,调查事件数总计420起,涉案金额高达千亿元。在这之中欧盟占据了100多起,美国也有78起之多,两者合计占总数的50%,位列第三位的是被称为人口第一国的印度,亚洲之最。阿根廷、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对华反倾销的投诉也都超过30余起,频率之高,前所未有。对于原因,Blonigen(2001)认为,反倾销的出现以及相关措施的实施是在情理之中的,是必然趋势。它只是用来提高国内申诉行业产业竞争力的工具而已,一国之所以如此重视反倾销,是应为反倾销可以为国内政府所要扶持的产业提供有力的政治保护,而且这种庇护是不违背WTO的规则。同时Feinbeng&Beynolds(2010)认为一国实施反倾销措施更易针对曾经对本国进行反倾销的国家,即成为一种报复行为,这一观点也在美国与加拿大的反倾销战争中得到了验证。
2.中国钢铁出口概况及遭遇反倾销
Douglas lrwin(2008)提出2006至2008年这三年中国的铁、钢、钢材的产量均突破4.2亿吨,分别达到4.24亿吨、4.31亿吨和4.42亿吨。2007年进一步增长,钢材产量份额由2001年占全球总量的15%。增长到2007年的40%。但是好景不长,Kneller(2008)提到整个2008有12个国家采取了37项反倾销、反补贴等政策措施来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出口限制,涉案金额高达10亿美元之多。涉案钢铁产品种类和国家日益增多,中国钢铁企业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3.如何应对国际钢铁反经销的对策和建议
Devanlt(2000)避免反倾销最重要的是加强对进出口的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改变营销观念,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布局,加快产业有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变进度,创造新的竞争优势。Bown(2006)提出建立一个包括中央、地方政府、驻外机构和企业组织的国内反倾销应诉机制,完善国内的反倾销预警系统,这就要求各组织各部门紧密配合,相互协调,相互沟通形成有效的反倾销应诉系统。Hooggue Lee(2010)表明避免反倾销的出现,需要利用世贸组织解决争端。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反倾销机制来解决贸易争端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