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高效率地使用资金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是社会发展的不可逆转的趋势。现阶段我国已经完成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市场、再贴现市场、外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但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还没有完成,存贷款市场利率市场化将从根本上改变利率的决定方式,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及利息差收入产生重大影响,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和经营情况也会发生变化。本文以光大银行为例,介绍了利率市场化的内容,从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着手,分析了利率市场化会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并针对不良影响提出了解决措施,为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提供参考意见。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第2章 利率市场化综述 2
2.1 利率市场化简介 2
2.2 我国利率市场化现状 2
2.3 光大银行利率市场化简介 2
第3章 利率市场化相关理论 4
3.1 金融抑制理论 4
3.2 金融深化理论 5
第4章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6
4.1 利率市场化将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 6
4.2 利率市场化将推动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 6
4.3 利率市场化会促使商业银行竞争更加激烈 7
4.4 利率市场化最终将增加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7
4.5 利率市场化将增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9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措施 10
5.1 建立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10
5.2 进一步拓宽业务范围 11
5.3 实行差异化经营 12
5.4 利用金融产品管理利率风险 13
5.5 加快金融市场建设 13
参考文献 14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资本流动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模的不断扩大,如何高效地配置资金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各国放松了对利率的监管,推行利率市场化。我国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随供求关系变动。这种通过供求关系调节资源配置是最有效的。利率作为资金的使用价格同样遵循这一规律。现阶段我国实行浮动利率制度,但决定利率水平的是中国人民银行,本质上仍然是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计划经济模式。利率是最重要的宏观政策变量之一,由政府控制往往不能随市场供求形式的变化而调整,这样不仅会漠视市场信号,而且在需要调整时,会因为延误时机而难以达到预期目的,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全面建立。意识到利率管制的危害后,我国政府决定实行利率市场化,把利率水平交由市场决定,使之维持在均衡利率附近,此时资金的利用效率最高,经济增长最快。
利率市场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我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上的最重要的参与者,长期以来得益于我国居高不下的存贷款利率差,实现了大量的利率差收入,资产得到了快速增长,但也因此对存贷利率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存贷款利率一旦市场化了,存贷款利率都将受资金供求的影响,利率波动将变成常态,我国商业银行将持续面临利率风险,利息差收入会受到严重影响。
1.2 研究意义
201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并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设为存款基准利率的1.5倍。利率市场化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参与者,其经营状况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为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风险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创新,这为利率市场化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本文以利率市场化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基础上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旨在为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风险提供指导意见,回应商业银行的需要,同时也对利率市场化相关理论的完善具有补充作用,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第2章 利率市场化综述
2.1 利率市场化简介
利率就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1]利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利率通常由国家控制,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工具之一。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2]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利率市场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利率市场化包括对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市场、再贴现市场、外币市场和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狭义的利率市场化特指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本文研究的是狭义的利率市场化,即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
利率和利率市场化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对象,而利率市场化是利率随着资金供求关系变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2.2 我国利率市场化现状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开始于1996年,从那时起中国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从行政调控方向市场化调控方向转变。
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特别是货币市场利率放开得比较快,先后完成了对银行同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市场、再贴现市场、外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但对商业银行影响最大的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还没有实现。目前我国存贷款市场实行利率浮动制度。2015年5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存款利率上浮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并下调了贷款利率。我国对存贷款市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脚步正在加快。
2.3 光大银行利率市场化简介
中国光大银行成立于1992年8月,是中国光大集团下属子公司之一,是直属国务院的部级公司,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3]总部设在北京,是经国务院批复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金融企业,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存贷款市场利率市场化已经开始实行,但光大银行整体经营情况良好,具体表现如下:
业务规模平稳增长,结构调整力度加大。2014年末,光大银行总资产27370.1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3.33%,负债总额2557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06%,存款总额1785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22%,贷款总额12994.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42亿元。各项指标严格控制在监管要求内。零售贷款在贷款和垫款总额中占35.28%,比上年增长1.72%,贷款结构调整显著。
营业收入持续增加,收入结构不断优化。2014年末,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85.31亿元,比上年增长20.25%,净利润289.28亿元,比上年增长8.13%,实现手续费和佣金收入191.57亿元,比上年增长28.12%,成为营业收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占营业收入的24.39%,光大银行的收入结构有所优化,见表2.1。
表2.1 光大银行营业收入表(单位:百万元)
项目
2014年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第2章 利率市场化综述 2
2.1 利率市场化简介 2
2.2 我国利率市场化现状 2
2.3 光大银行利率市场化简介 2
第3章 利率市场化相关理论 4
3.1 金融抑制理论 4
3.2 金融深化理论 5
第4章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6
4.1 利率市场化将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 6
4.2 利率市场化将推动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 6
4.3 利率市场化会促使商业银行竞争更加激烈 7
4.4 利率市场化最终将增加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7
4.5 利率市场化将增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9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措施 10
5.1 建立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10
5.2 进一步拓宽业务范围 11
5.3 实行差异化经营 12
5.4 利用金融产品管理利率风险 13
5.5 加快金融市场建设 13
参考文献 14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资本流动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模的不断扩大,如何高效地配置资金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各国放松了对利率的监管,推行利率市场化。我国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随供求关系变动。这种通过供求关系调节资源配置是最有效的。利率作为资金的使用价格同样遵循这一规律。现阶段我国实行浮动利率制度,但决定利率水平的是中国人民银行,本质上仍然是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计划经济模式。利率是最重要的宏观政策变量之一,由政府控制往往不能随市场供求形式的变化而调整,这样不仅会漠视市场信号,而且在需要调整时,会因为延误时机而难以达到预期目的,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全面建立。意识到利率管制的危害后,我国政府决定实行利率市场化,把利率水平交由市场决定,使之维持在均衡利率附近,此时资金的利用效率最高,经济增长最快。
利率市场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我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上的最重要的参与者,长期以来得益于我国居高不下的存贷款利率差,实现了大量的利率差收入,资产得到了快速增长,但也因此对存贷利率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存贷款利率一旦市场化了,存贷款利率都将受资金供求的影响,利率波动将变成常态,我国商业银行将持续面临利率风险,利息差收入会受到严重影响。
1.2 研究意义
201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并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设为存款基准利率的1.5倍。利率市场化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参与者,其经营状况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为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风险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创新,这为利率市场化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本文以利率市场化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基础上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旨在为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风险提供指导意见,回应商业银行的需要,同时也对利率市场化相关理论的完善具有补充作用,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第2章 利率市场化综述
2.1 利率市场化简介
利率就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1]利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利率通常由国家控制,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工具之一。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2]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利率市场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利率市场化包括对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市场、再贴现市场、外币市场和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狭义的利率市场化特指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本文研究的是狭义的利率市场化,即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
利率和利率市场化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对象,而利率市场化是利率随着资金供求关系变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2.2 我国利率市场化现状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开始于1996年,从那时起中国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从行政调控方向市场化调控方向转变。
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特别是货币市场利率放开得比较快,先后完成了对银行同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市场、再贴现市场、外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但对商业银行影响最大的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还没有实现。目前我国存贷款市场实行利率浮动制度。2015年5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存款利率上浮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并下调了贷款利率。我国对存贷款市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脚步正在加快。
2.3 光大银行利率市场化简介
中国光大银行成立于1992年8月,是中国光大集团下属子公司之一,是直属国务院的部级公司,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3]总部设在北京,是经国务院批复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金融企业,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存贷款市场利率市场化已经开始实行,但光大银行整体经营情况良好,具体表现如下:
业务规模平稳增长,结构调整力度加大。2014年末,光大银行总资产27370.1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3.33%,负债总额2557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06%,存款总额1785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22%,贷款总额12994.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42亿元。各项指标严格控制在监管要求内。零售贷款在贷款和垫款总额中占35.28%,比上年增长1.72%,贷款结构调整显著。
营业收入持续增加,收入结构不断优化。2014年末,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85.31亿元,比上年增长20.25%,净利润289.28亿元,比上年增长8.13%,实现手续费和佣金收入191.57亿元,比上年增长28.12%,成为营业收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占营业收入的24.39%,光大银行的收入结构有所优化,见表2.1。
表2.1 光大银行营业收入表(单位:百万元)
项目
2014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621.html